名片,古代稱之為名刺,是向對方快速推銷自己的方式,更是商業交往的第一個標準官式動作。而從商業大佬們的名片變遷史當中,我們還能窺見一個個創業者奮鬥的艱辛歷程和曾經的英雄夢想。五一假期,京東劉強東在自己的頭條號秀了一波回憶殺,曬出了自己早年創業的名片,感嘆曾經被騙子騙光所有錢。江湖我東哥從當年默默無聞的線下連鎖店到如今的國內第二大電商,從鄉村青年到名校高材生,從平凡青年到商界大佬的傳奇經歷讓網友們不吝溢美之詞。
而如今已經是聯合國高級官員的劉強東的老對手馬雲同志幾張不同時期的名片更是讓人回憶起馬雲創業時代的崢嶸歲月。
海博翻譯社,可以說是馬雲創立的第一家公司,於1994年1月成立。「海博」是英文hope(希望)的音譯,馬雲解釋為「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不過當時的翻譯市場並不成熟,成立初期生意慘澹,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最艱難的時候,馬雲將原本就小的辦公室分出一半出租給別人當書店,還增加了販賣鮮花和小禮品等零售小生意,以此補貼翻譯社的運營費用。為了降低成本,馬雲還多次帶人前往廣州、義烏等地進貨。即使當時海博翻譯社的運營情況著實堪憂,有幾個與馬雲一起創業的朋友中途退出了,但馬雲一直堅持著。他英語班的學生還一起幫他到百貨大樓門口發傳單、拉橫幅、做宣傳。一直到1996年,海博翻譯社終於轉虧為盈,外租的半間辦公室也重新收了回來。
底色為紫色的名片確實不多,也許象徵著紫氣東來這一好徵兆。(這是當年馬雲的名片,現在都被曝光了肯定早就換號了)。
1995年4月,無意在西雅圖接觸到網際網路的馬雲,回國後和妻子朋友湊錢創辦中國黃頁。後來被官方收購,馬雲也第二次從政,據說職位不低
後來馬雲因為不喜歡體制內的生活而離職,從北京回到杭州創辦阿里巴巴。
最後一張名片,材質透明,有英文名,有繁體字,不僅有阿里巴巴,還有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兩大股東:軟銀、雅虎的職位。
下一個名片估計會把聯合國高級官員助理秘書長、大自然保護協會會長、生命突破科學基金會會員等令中國人無比驕傲的身份寫上吧。
OICQ馬化騰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不僅鵝長的企鵝跟現在有所不同,這張名片上還赫然寫著「OICQ」,並不是大家熟悉的「QQ」。其實,OICQ是模仿ICQ來的,是國際的一個聊天工具,是I seek you(我尋找你)的意思,OICQ在ICQ前加了一個字母O,意為opening I seek you,意思是「開放的ICQ」。後來被指侵權,於是馬化騰就把OICQ改了名字叫QQ,就是現在我們用的QQ。機智如小馬哥啊。這張名片雖然沒有手機號,但亮點當然是馬化騰10001的QQ號了。
李彥宏科技感十足的百度風
沒錯羅賓就是李彥宏的英文名
博士張朝陽
當時公司還是搜狐的前身「愛特信公司」,1996年下半年,拿到第一筆17萬美金的天使投資後,張朝陽要做網際網路,但張朝陽自己也沒有想好。張朝陽的公司起名叫網際網路技術公司(Internet Technology Company),英文縮寫是ITC,去工商局申請的時候,工商局要求中文名一定要按ITC的中文諧音翻譯,最後落實到愛特信這三個字。雖然名片上基本信息普普通通,但印在名字之後的博士稱謂仍讓人眼前一亮,從中可以看出張總當年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當年清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才生,更是博士,可以說是含金量十足。
創辦搜狐後,老張的名片刪掉了博士稱呼。
教授許家印
相比於張朝陽,恆大許家印更為直接,名字後面直接加教授,其實,恆大公司內部人士都知道,許家印最喜歡的稱呼就是教授;據說他的另一張名片上赫然印著的頭銜是其母校武漢科技大學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滿滿的學者情懷。
小米雷軍
排版跟字體都十分注意細節,小米logo幾乎占了名片的半壁江山。logo單獨印在顯眼的位置。簡潔而不單調一如雷布斯其人
3721周鴻禕
這張名片還是周鴻禕第一次創辦3721公司時使用的,過於極端的競爭手段使得當時3721被稱為我國流氓軟體之父,但後來3721被雅虎併購,直到2006年,周鴻禕因與馬雲等人意見不合而離職創辦奇虎之後,才有了今天的360安全衛士。
專家客服,巨人史玉柱
性情率真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在名片上的稱呼真是從心所欲
大道無形李嘉誠
霸氣側漏扎克伯格
名片上大大的寫著「I』m CEO, Bitch」(「賤人!我是總裁!」)。其實扎克如此扎心的名片是有典故的,那個時候他崇拜喬布斯是個公開的秘密。那時(05 年底)公司總共就兩個設計師,扎克開會的時候經常猶如喬布斯附體一樣表現得激情四溢和咄咄逼人,也正是在那其中的一次會議上,從扎克口中嘣出了這麼幾個字「I』m CEO, Bitch」。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位行為藝術家的名片:
出訪美國時這張英文名片。真是亞洲人看了會流淚,地球人看了會沉默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4974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