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晴天、雨天對垂釣的區別
一般,只要是晴天,除夏天中午和冬天的早晨、夜晚外,其它時間都較適合釣魚。
陰天或小雨的天氣,除冬季的早晨和夜晚外,其他時間也都適宜釣魚。夏天陣雨之後也有利於釣魚。但大雨和暴雨之後,含有大量泥沙的渾水流入,是不適合釣魚的。
2.一年四季對釣魚的影響
一般春天和秋天是釣魚的旺季,冬季是釣魚的淡季。
剛入春,天氣變暖,水溫逐漸上升,度過冬天的魚都開始覓食,但魚大多在中午暖和、深水的地方活動,所以此時有利於在深水中釣深水魚。
夏季雷雨過後,風平浪靜的清晨和傍晚是釣魚的好時機。但在盛夏,日光強,水溫高,同時水中的餌料充足,又是幼魚發育時期,此時難釣大魚,以早晚釣為好,中午在樹萌下或深水區垂釣。
秋天水溫上涼下暖,魚都跑到深水區,此時宜釣深水中的魚,但到中午水溫升高,魚游到上面覓食,此時也有利於釣魚。秋天氣候穩定,魚肥且食量大,此時大魚容易上鉤,所以常常釣到大魚。
冬季水冷,魚群很少活動,一般都潛入水深的地方休眠過冬,特別是雨雪或寒潮來臨時,更很少有魚類活動。在暖和的中午,水溫比較高,仍會有少量的魚游到向陽深水處覓食或曬太陽。
3.風向、風速對垂釣的影響
除了冬天外,在一般情況下,刮3級以下的東北風、東風、東南風,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有利於釣魚。
而刮南風或西南風就不行了,但在夏天的早晨或黑夜,冬天的中午還是可以釣魚的。刮西風、北風的天氣,一般也不行,只有在夏天雨後,才可能有所收穫。
另外不論什麼風向,只要風力達到5級以上,都釣不到魚了。
4.溫度對垂釣的影響
魚類的生長、發育、繁殖都受到水溫的影響,魚的體溫也隨著水溫的變化而改變。
一般淡水魚適宜的水溫在12~20℃之間,當水溫降到5℃以下或超過30℃時,超出了適宜生存的範圍,便很難釣到魚了。
5.水中氧氣對垂釣的影響
與釣魚直接有關的是水中氧氣量的變化狀況,而水中氧氣量的變化又直接受到氣溫、水溫、氣壓、光照、風力、風向等的影響。
一般來講,在江河等動水水體,氧氣豐富。在池塘水庫等靜水水體,水越深,氧氣越不足。在風和日麗光照充足時氧氣豐富,在流水口、進水口、風口、綠色水草邊、氧氣充足。
6.月光對垂釣的影響
經驗表明,月亮的形狀和亮度,對釣魚活動有不同的影響。
上弦月至滿月,月光亮度逐漸增強,大多數魚類活動頻繁,攝食活躍,但多集中在前半夜;後半夜因月光黯淡,魚類活動減少,清晨再次活躍。滿月至下弦月,月光亮度逐漸減弱,魚類活動仍較活躍,但多集中在後半夜,清晨則活動減少,進行間歇性休息。根據上述原理,釣魚時應選擇上弦月前後或下弦月前後當日(白天)較有把握,或雖處於滿月前後,但夜間屬陰天、風天、多雲天,則次日白天釣魚較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4268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