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習武-學武要學哪種

前面幾章都是講道與打坐,今天和大家聊聊武術,沒有看過前面的文章的朋友,可以先把前面 看了,再看今天的,好了,進入今天的正題:

練武分兩種

1,一種是打人,接受傳承的練法兒。

那個真得找個師父,大下苦功,一心一意學,練才行。並且,沒有什麼體會,體會之類的東西全是故事,情節編出來的,真正練功,枯燥,無味,累!這樣練出來的,是真正的殺器級功夫,隨便 動動手就會出人命的功夫!

2,第二種是我現在教大家的這種,練養生。

功夫上,對身體起一個調理作用就好了。讓自已健康一些,不致於走幾層樓梯就氣喘吁吁,爆發力強一些,起衝突的時候,不致於瞬間落下風。然後,精氣神飽滿一些,做工,學習,做事,能有一個飽滿,良好的精氣神,這樣就挺好啦。

兩者間的區別是這樣的。前者以武為工具,以武為生,就是打人,殺人之類。後者,學一門,強身健體的方法,強健下身體而已,養生保健的功能!

我講的武會著重於後面這一種。

前面那種,領真正傳承的,這個是真要跟師父睡的,才能得真傳!

沒錯,跟師父睡!別想歪了,跟師父睡,不是那個啥的。跟師父一起,行坐立臥,衣食起居,照顧師父的一切,包括吃飯、喝茶,洗臉,洗腳什麼的都要照顧。真是這規矩,想真傳的,真要照顧的無微不至,才能得到真傳。

現在,倒不一定要跟師父睡了。至少也要跟師父生活一段時間,然後一切聽從師父的指揮。這樣,才能真正把那個傳承給學上身。

很多東西,講故事是一回事兒,真操作又不是那麼個事兒。

拿習武,站樁,練拳來說吧。真不能有什麼感想,有什麼想法

功夫不到自然迷,什麼都要下足功夫,練到了,才能豁然開朗。

講到練武,不得不提到給弟子算命這麼一件事兒。一般學學而已,這樣的人,不用算。但真正論到學真功夫,拿傳承衣缽,說句實在的,真就得算。當然了,家傳的這個除外。

現在呢,開始講的就是功夫,武術,講的全是簡單,養生的東西。不是傳承,不是讓人成為武林高手的功夫,只是一些簡單的養生法子,練了,不能去挑戰散打運動員,那樣的話會吃大虧的,別怪我沒有提醒啦。

開篇時候我也有講過吧?活在世間,任何東西,它都有一個度。習武也是一樣,把握了這個度,知道自已的本身的喜歡,忌諱。自然就清楚,該學幾分,該學哪種,該持著一顆什麼樣的心來學。

武道精神是什麼

武術的修煉到了最後如果得出結論是「自己能打」而非「人不是這樣戰鬥的」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每當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會引發無休止的口水戰。好像都是害怕什麼一樣。

隱而不提,一些能夠傳遞,真正古華夏民族精神的那些東西。

茶道,到現在,成了茶藝表演。再無人,煮一壺,講一講,一瓢一飲中的道韻。再無人,從茶道中的道韻,領會,融合,貫通很多東西,再將這些東西融入平常生活中。

武道,到了現在也是一樣,成為了武術都一樣,擁有的是嚴肅的味道。

認的就是一個理兒,打倒,打,打,打!

不能打,別提武術!好像是那麼回事!

古人先驅的道的哲學精神呢?

武道精神呢?

現實生活中,學了形意,八卦,等拳的很多人,雖然他們不會打,但擁有了良好的身體,並且學會了處理自已的生活,工作,此外,最為重要的是很多人因此而開了智。

開了智,學東西很快,做什麼,稍下點心思,就能像模像樣兒,腦子也不像是以前那麼迷糊了。

另外,這裡沒有什麼大仙兒,即便有,也不要碰神神鬼鬼的東西。

武道,就是道,是一個可以開人智慧的好東西,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希望能給你帶去一些有用的東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3681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