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良好的養龜場應具備的功能

1、防逃設施

龜善攀援、易逃,養龜場必須有良好的防逃設施。養龜池防逃牆的高低,按池內養龜個體的大小決定,一般30厘米高即可。防逃牆的頂部一定要出檐。出檐的寬度以向池內伸出10-15厘米為宜。

如果防逃牆四壁光滑。垂直高出龜的活動場地30厘米,也可不出檐,但在池子四角,龜容易逃跑的地方,鑲嵌一塊三角水泥板或將池角砌成鈍角。

養龜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也應安裝防逃裝置。一般可使進水口上面的池壁垂直高於池塘水面30厘米,同時將進水槽口伸入池內20厘米,以防龜在進水時逃跑。

養龜池排水時,可在出水管上套上防逃筒。防逃筒用鋼管焊成,根據龜的大小鑽上若干個排水孔,使用時套在排水閘上並安裝竹攔塞或魚網。

2、餌料台

餌料台是供龜「四定」覓食的地方。一般設在龜池的兩長邊。其材料可用3米x0.5米的水泥預製板或杉木板搭設。按30°的坡度一端浸沒在水下10~15厘米,另一端露出水面。飼料投放在水面與水下交界的地方。飼料台上方最好設遮陽棚架,防止日曬雨淋引起飼料變質。

3、排灌系統

一個良好的養龜場,不但要有優質、豐富的水源,而且要有完善的排灌系統。因龜喜潔怕髒,投餵的是高蛋白飼料,極易污染水質,所以經常要換水。其排灌系統,可按「高進、低排、排灌分家」的模式設置。排灌渠道(管道)儘量截彎取直,做到水流暢通無阻。

排灌渠道的大小,根據龜場的用水量設置。排水渠要考慮到防洪時的排水需要。水源充足、水位高的龜場可實行自然排灌。不能實行自然排灌,可建泵站。有的龜場建高壓水塔,把水源抽到水塔後,再用管道分流到各龜池。總之,排灌系統是養龜場不可缺少的設施,應因地制宜於以配套。

4、休息及曬背場所

龜是水陸兩棲的變溫動物。性喜溫暖,風雨天居於水中。溫暖無風的晴天,龜感到安全時,便爬到岸邊曬太陽,俗稱:「曬背」。有時水面溫度高於水底溫度時,龜也常浮在靜靜的水面上曬背。

這種曬背習性,尤其在稚幼龜階段更為突出。一般每天需進行2-3小時的曬背。曬背有助於提高體溫,加強體內血液循環和加快吸收,並能起到殺菌潔膚的作用,使體外寄生蟲無法生存,還可促使皮膚增厚和變硬。因此,在建造龜池時一定要預留休息及曬背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3592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