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有懸浮顆粒,原因就出在這裡....!!

齊天大聖| 2016-11-30| 檢舉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小編:魚缸里不清澈,有白色懸浮顆粒應該怎麼辦?其實這倒把小編給難住了,因為也曾經被懸浮顆粒所困擾過,且沒什麼特別有效的辦法去改善,只能儘可能去避免。

那麼,下面使用排除法進行更準確的闡述。

≠ 硝化崩潰

現在很多網上的朋友回覆說:懸浮顆粒是硝化系統崩潰,或硝化系統沒有建立好導致的。

可以很明確的說,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硝化系統崩潰了之後,缸內會出現生化渾濁,類似於「帝都霧霾」一樣的感覺,而非懸浮顆粒。

再者,有懸浮顆粒不證明水質不好,也不證明硝化系統沒有建立。小編以前的很多缸,都存在懸浮顆粒的現象,但是魚的狀態足以證明水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懸浮顆粒只是影響觀賞性而已,但硝化系統崩潰會導致水質短時間變差,所以二者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硝化系統崩潰的水質

≠ 物理過濾不足

也有很多朋友說,是物理過濾不夠導致的。

其實自己試過就知道了,即便你使用全棉過濾,使用再密的過濾棉(包括套絲襪等),也是無法消除懸浮顆粒的。

有這種想法的朋友,都是想當然,以為可以,其實則不然。

小編之前在開缸的帖子中有相關的描述,再細的過濾棉也無法過濾掉微塵級的顆粒,而這些顆粒聚合形成懸浮顆粒。

而小編的處理方式就是,在第一格底濾倉組成毛刷陣,製造沉澱區,從而過濾掉微塵級的粉塵及顆粒。

使用幾次,空氣缸效果還是不錯的

養水20天的側面效果圖

≠ 油膜

還有一種,懸浮顆粒說是油膜的說法。

其實油膜是水中含有少量有機物油脂,溶於水中後浮出水面,也有說法是「水太肥了」。

而懸浮顆粒,一般是在缸里存在,而非水面一層。

水面油膜一般可以使用爆氧、油膜口、油膜器等方式處理,而懸浮顆粒通過上述方式均無法改善。

水面上是油膜,水中是懸浮顆粒

≠ 可吸附物

懸浮顆粒雖然是一種實際存在的物質,但是使用吸附性濾材卻無法吸附它們。

如使用常見的活性炭,小編之前也是嘗試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不知道最近流行的「磁力寶」「蛋白棉」等吸附性濾材,對懸浮顆粒有沒有效果,嘗試過的朋友可以將使用效果與更多社區的朋友們分享一下經驗。

代表性吸附濾材:果殼活性炭

到底怎麼產生的?

前面也說了,懸浮顆粒其實是一些微塵級的粉塵和顆粒堆積而形成,而這些主要是因為食物殘渣、糞便殘渣、粉塵等的混合物。

這些懸浮顆粒,不浮在水面,不沉在缸底,一直懸浮在缸的可視區域內,嚴重影響觀賞性。

既然知道了它的主要成分,那麼我們就一一擊破。

食物殘渣:少喂食,儘量減少殘渣的產生,在魚缸中增加工具魚,如三間鼠等食殘渣的魚。

糞便殘渣:合理設計缸內水循環,增加乾濕分離,使得糞便脫離水面。

粉塵:魚缸增加蓋子,防止空氣中的粉塵進入魚缸中。

上面小編給出的建議只能減緩,不能消除;最有效的辦法也就是使用毛刷形成沉澱區。

補充

還有一種是滴流過濾產生的特有的懸浮顆粒,是由於滴流空氣負壓所致,滿缸的粉塵狀微顆粒,不是霧霾。

問題還是出在兩個地方:下水口跟滴濾集水槽那裡密閉空氣流通不太好。

直通下水口:切記不進水下

滴濾集水槽:集水槽四個角墊上膠墊,使空氣可以進入集水槽,從而空氣負壓減小,可解決粉塵狀微顆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3576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