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教我最多的,往往是那些我最討厭的人

醉小飛| 2017-01-11| 檢舉

所謂的「我要活得很快樂」,在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之前,會很輕易流於形式,變成了對自己的放縱。

暴食貪吃,拖延懶惰,消費無節制,整個就是一活生生的「七宗罪」。而能夠慢慢消解這些的東西,往往需要些時間才會出現在你生活里。

學不會耐心地接受和等待,生活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充滿負能量的漩渦。

而且你必須承認,很多時候,當你接受了生活的「真相」,很多痛苦和煩惱也就沒那麼巨大了。

2

工作的本質是

一個利益交換

工作這件事兒講究的是一個契約精神。你賣力,公司給錢,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當然要是你出了力沒拿到錢,或是人家給足了錢你偷懶不幹活,這就有違公平交易的原則,是長久不了的。

很多小盆友們一投身工作就轉化了個模式,跟吃了多大虧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按照某前輩原話,說實在的,你們創造的那點剩餘價值……還不說有沒有呢,就算有的話,也就是個呵呵。

所以工作這事,如果無可避免的話,態度端正點,該幹活幹活,該賣命賣命,拿人錢財,替人操心。

如果覺得委屈了就多要點錢,反正都得出來賣,那就努力賣個好價錢。沒有什麼是一萬月薪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萬。

3

個人能力

比平臺更重要

從長遠來看,公司平臺和個人能力哪個重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前陣看到篇文章,大概是說一幫沒啥本事的人,仗著行業興旺,整日裡喝五邀六睥睨天下,後來行業垮了,就變成一群一無所長的庸才了。

寫得不錯。

想當初80年代,工廠職工是個人人羨慕的職業,哪個工人不覺得是自己驚才絕艷,獨立就撐起了一片天?可是實際上是國企機構臃腫,一大幫人尸位素餐,到了國企改革的時候,所有的風光便瞬間成了過往雲煙。

一個蓬勃興旺的行業,一個金光閃閃的公司招牌,固然能讓你的職場生涯更為輕松愜意一些,但你至少還得工作到65歲呢,誰也無法保證興旺的永遠興旺。

而最終要去面對這一切的,只有你自己而已。潮水終歸會退去,我們終將能看到,到底是誰淹死在了沙灘上。

4

幸運

也是實力的一種

很多人不能客觀地看待事實。

我在後臺看到很多讀者的抱怨,「老闆做的那些事都是我在幫他做,他做的我都能做,我做他的位置完全沒問題,憑什麼他的收入是我的好幾倍」這種蠢問題。

傻孩子,你忘了還有一種東西叫做運籌帷幄的軟實力。

還有一些讀者說:「她不就是仗著長得好看」、「他/她不就是仗著拍老闆馬屁才…..」

老實說,那些凡是你討厭的,看不順眼的人身上,也往往都有你無法磨滅且無法逾越的優點。

不管是無下限的不要臉、拍馬屁、耍無賴,還是真的業務牛氣,那都是行業內的「泰斗」。

他們一直是在用實力說話。哪怕是幸運,那也是一項不可否認的優勢。

當有些讀者問我「總有一些老人仗著資格老,想要欺負我,我該怎麼反擊?」時,我特想對他說句老話,叫做「柿子要挑軟的捏」。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你的實力還不會說話(或者說你太弱了)。所以,先少說廢話,悶頭苦幹吧。

5

人際關系

是「人」字在前

在這個世界上,「人際關系」的確很重要,但不要本末倒置,忘記「人」是排在關系的前面。打個比方,就好比你是個「1」,那些關系都是「0」。如果「1」立不起來,給你再多的「0」也是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慢慢的你會發現那些真正厲害的人身邊「群星璀璨」,而那些只專注拉關系100年不動搖的人身邊都是跟他們一樣喜歡拉關系,想著空手套白狼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就是這樣。

6

你要承認

「我不能」

我的學姐Amoy曾對我說過這麼一段話:

工作三年,我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不能」。你得承認人特別的渺小,好多事情都是由偶然決定的,甚至多想想之後你會覺得這是命中注定的。

所以說有些東西你得不到應該是福氣。可能你錯過了一場災難,也可能得到了更好的東西。

反正很多努力的確是敵不過關鍵時刻貴人拉一把,但是誰又能說不是上天看你努力然後賜給了你一個貴人呢。是吧?

總之就是自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時間,然後別的就交給老天。

有人罵你你千萬別回嘴,唾面自乾。

貴人,照我的理解,它就像我們小時候玩俄羅斯方塊的那個豎直的小木棍。沒有不行,但是如果前面的基礎沒有打好,給你再多小木棍,這局俄羅斯方塊消不了幾行。

寫在最後

其實有些道理,我們變著法子講了無數遍,估計你們都聽得耳朵上要長繭。

總結起來,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一句話:

人生真心沒有捷徑可走。你不能光見賊吃肉,就不見賊挨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3510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