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不是你想當,想當就能當
如果說幼兒教師這份職業是一項辛苦的工作,估計會有不少人不理解,包括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長們也許都不清楚幼師是幼師到底是怎樣一份工作,為孩子們是怎樣的一種付出。「不就是哄孩子嘛!」甚至成為社會上對幼師的一種認識。
幼師就這麼好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幼師」這個職業,是不是真的那麼簡單呢?
社會和家長的認識誤區:幼師幾乎人人都可以當很多家長認為,幼師這個職業缺乏技術含量,門檻低,沒啥難度,不論專業出身,工作職能基本上等同於照顧小孩吃喝拉撒,哄小孩而已。在幼兒園也沒見學到什麼「實際的東西」,沒有像上小學之後有看得見的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效果。
以上的認識所反映的現象在一些無證幼兒園或者不發達地區的確存在,但並非大部分幼兒園皆是如此。目前發達城市的幼兒園錄用的幼師90%都取得大專或以上學歷,而且幼兒園還會定期開展系統培訓,每年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到發達城市觀摩學習。
在幼兒園度過的這段時間,孩子學習並且掌握吃喝拉撒的生活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包括衛生、進餐、午睡、如廁、運動等方面),為終身的生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充滿學習的意義,每個環節、每個活動都是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快樂的遊戲、集體的探索活動都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學習。比如集體教學活動,多以遊戲形式開展,孩子們在操作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環境中學習,雖然形式上與中小學的上課有很大不同,但都是為了進入學校學習做準備,更加符合幼兒園階段具體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
幼師的能力: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強大
幼師可以當警察:因為整天在班裡破案;
幼師可以當主持人:因為整天為公開課想遊戲和花招;
幼師可以當演員:因為一會兒態度和藹一會兒激情澎湃,還因為工作需要,經常扮演各種角色;
幼師可以當清潔工、搬運工、修理工、裝修工、鉗工、設計師;
幼師可以當保姆:因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由教師掌管;
幼師可以搞工藝美術:因為整天裝飾牆面、布置教室;
幼師可以當作家:因為整天寫計劃總結和論文。
以上這些幼師可以一人身兼多職的說法出自一個幼師的自嘲博客。讀完這個博客,很多人會一笑而過,但是卻道出了多少幼教工作者的辛勞。
一個幼師,往往是個多面手,因為幼兒園正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社會對幼兒教育的技術含量要求越來越高,做一個幼師也就越來越有挑戰性。
不是漠不關心:因為幼師真的不是保姆一位媽媽去幼兒園接孩子,正好看到孩子起床在自己穿衣服,而幼師則在一旁看著。媽媽眼裡的幼師無動於衷,不給孩子幫忙穿衣服。「老師你怎麼看著孩子自己穿衣服,穿不進去都不幫她一下呢?就在一邊袖手旁觀,要是孩子衣服穿慢了著涼怎麼辦?」幼師說:「孩子總要學會自己穿衣服,我想讓她鍛鍊一下自己穿衣服,總是在大人的幫助下她永遠也學不會自己穿衣服。再說教室里開了空調,孩子不會著涼的。」
這種情況在有的家長來說難以接受。類似的包括:看到孩子的鼻涕流出來了,幼師要求孩子自己拿紙擦拭,為的是讓孩子養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孩子剛剛入園哭鬧不停,不願離開家長的懷抱,幼師好意抱過來,家長卻認為幼師嚇著孩子了……
家長難以接受的原因在於:認為幼兒教師的工作就像保姆。家長們要知道,幼師不是保姆,幼兒園除了要照看好孩子,還要引導孩子學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等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都要孩子親自參與,一味地「幫忙」「代勞」,怎麼能讓孩子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呢?
其實,操心的莫過於孩子的安全了。只要一上班,每位幼師的神經都崩得緊緊的,生怕發生什麼意外。幼兒園一天的工作結束,才是幼師的精神放鬆的開始。 所以,幼兒園的工作,不容易,一名幼兒教師,真不是那麼好當。
幼兒教師是人,不是神,同樣需要理解、寬容、體諒。幼師們已經盡全力地讓每一個孩子快樂,也會有累的時候,疲倦的時候,請用一顆寬容、理解的心去看待每一個幼兒教師吧!
換位思考一下,當孩子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在家裡帶孩子是不是也挺辛苦的呢?那麼在幼兒園裡一個幼師要照顧那麼多孩子,是不是更加辛苦呢?希望家長也能多體諒幼師的工作,理解幼師的用心良苦,只有家庭和園所配合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2494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