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熱抓寶,老師立馬創作寶可夢教具!
「他會先創造出我們的求知慾,然後在我們的興趣和動力達到最高點的時候滿足它;他不會教導一切我們還不渴望知道的東西,而且他會是第一個創造那個渴望的人,我們必須要非常急切地想要學習,否則他不會開始教導。
這不是簡單的學習方式,卻是非常優秀的學習方式,一旦學生透過這種方式學會某項技能,他不只可以充分掌握它,還能根據各種情況隨機應變⋯⋯」摘自《追蹤師3:草原狼導師》
寶可夢熱,不只媒體掀起一股報導熱潮,面對新學期即將開學,近來教育界也引發許多討論熱議。到底老師該如何面對這股熱潮呢?有人建議廠商移除校園的補給和抓怪熱點,以維持校園的安全及學習效果。但也有老師靈機一動,將寶可夢的遊戲機制變身融入教學中,成為新學期班級經營的創新榮譽制度。
秀朗國小的陳雯琦老師,正是這位熱血教師,她上網下載了相關圖片,利用手邊的免費回收素材,製作成教育用的各種教具,並在臉書社團<溫老師備課PARTY>和所有熱血備課的老師們分享,並引發討論熱潮。她的創意設計如下:
精靈寶可夢創新榮譽制度理念:
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在全球颳起一陣旋風,臺灣街上隨處可見抓寶的玩 家。遊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論在何時或何地,遊戲始終是兒童生活裡最主要的活動(Landreth, 1991)。兒童透過遊戲來學習、模仿,進而建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可見遊戲是個體自發性的活動,能引起動機、獨立思考並運用自由想像產生的心智活動。雯 琦老師衷心的盼望學生開學能從虛擬走向實體又能達到學習效果,因此結合時下最夯的議題(包含翻轉教育、精靈寶可夢、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融入班級榮譽制度中。
圖說:精靈寶可夢榮譽制度說明
圖說:班級榮譽榜
《創新榮譽制度~精靈寶可夢vs寶寶做惡夢》
1.增加精靈寶寶十六宮格遊戲,讓榮譽制度增加更多的遊戲性。學生一開學即可在4x4的方格中任意填寫出1~16的數字,數字代表寶可夢精靈的代碼。
2.配合上圖榮譽制度內容,凡學生集滿50個章,就可抽一個寶可夢精靈,並在十六宮格中用雷射圓點標籤註記。
3.如同賓果遊戲,若成功連成一條線就可抽老師純手工製作的精靈寶可夢籤筒,內有20種多樣化獎勵,定時更新;相反的,個人、小組或全班當日三個x,老師只好送上「寶寶做惡夢」恐怖籤筒,內有20個可怕籤(含老師佛心放你一馬*1)。
3.利用回收再利用的茶葉罐、冰棒棍自製籤筒及萬用教學旋轉盤運用於課堂中的翻轉教育,「教學」不再只是上對下的傳輸,而是師生為了學習某一主題經驗的「對話」歷程,讚美答對的學生,鼓勵答錯的並再給予機會,成功經驗對學生學習成就有絕對的關係。
獎懲機制補充說明:
1.兒童都喜歡遊戲,遊戲提供一種具有多種心理成分組成的綜合性活動,具有虛構性(想像)、興趣性(直接的興趣)、愉悅性(愉快的情緒)和具體性(充滿動 作和語言)。本創新榮譽制度鼓勵學童自學以及與他人共學,學生既競爭又合作,透過富有積極性及趣味性的教學設計,鼓勵學生挑戰超越自我達到正向的學習成 效。
2.大部分教具都是免費回收素材再利用製作,例如:奶粉罐、茶葉罐、珍珠奶茶吸管、冰棒棍等,精靈寶可夢卡用泡綿卡製作,增加質感,所有教具僅彩色列印費用稍高,大致上百元出頭就可以完成。
3. 教師在懲罰前學生時需給予學生多一點機會,所謂不教而殺為之虐,懲罰的目的在於提醒與教會學生自我反省能力,並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因此我設計的「寶寶作 惡夢籤筒」很多老師說其實並不可怕,根本是良心事業!我認為若教師再用傳統教學思維與方法、出更多罰抄寫作業,只會造成「向下沉淪」的惡性循環。
4.設計班級許願池活動,獎勵全班團結心與向心力,達到標準即可許一個合理的願望。
以上所有圖片提供:秀朗國小陳雯琦老師(皆為教學教具使用,非商業營利)
陳雯琦
現任新北市秀朗國小教師;
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教育研究所碩士生,主要研究創造力教學。
• 105年獲教育部品格教育優良活動設計獎
• 105年獲新北市教育局優秀學務人員獎、品德教育績優教學媒材獎
•教務組長4年、註冊組長2年、活動組長3年、 導師5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2452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