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刺的秘方,就是木瓜片和樟木

洪翠蝶| 2016-09-02| 檢舉

提到骨刺,可能有人會問,這是什麼?但如果說骨質增生,恐怕就很多人都知道了。我們經常說的骨質增生,就是骨刺。那麼,它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骨刺(Bone Spur)又稱骨質增生、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等,是一種由於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以及關節邊緣軟骨下骨板病變,導致關節症狀和體徵的一組異質性疾病。患病率與年齡、性別、民族以及地理因素有關,隨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漸增加,55歲以下男女患病率相當,高齡男性髖關節受累多於女性,而手部骨刺患者以女性居多。 種族遺傳因素是生活中導致骨刺形成的原因之一。

白種人比黑種人的骨刺的發病率高; 骨刺患者可伴有結節的骨關節炎婦女,她們的母親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別為普通人群的2~3倍。並且骨關節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檢出率增高。 體質因素也是導致骨刺形成的原因。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多發生於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於關節疼痛,骨刺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 姿勢不良也是會導致骨刺的出現的。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質增生。這也是導致骨刺形成的原因。 因此,不要以為骨刺離你很遠,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多運動,多起來走走。

骨刺發病與遺傳因素、肥胖、高齡、性激素水平、過度運動、吸菸等一般易感因素及創傷、關節畸形、長期慢性損傷等機械因素有關。目前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是十分清楚,多認為與軟骨基質代謝失調、軟骨下骨板損害致使失去緩衝作用及關節內局灶性炎症有關。疼痛是骨刺的主要症狀,隨疾病發展逐漸出現晨僵、粘著感及關節攣曲、肌肉攣縮等表現,體徵主要有關節腫脹、關節彈響和關節活動受限。

骨刺易累及指間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頸椎及胸椎等,此外還可見於肩鎖關節、顳下頜關節、肘關節等等。 而根據症狀和影像學表現,骨刺的診斷不難,臨床上需要與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假性痛風、髖關節結核、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疾病相鑑別。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症狀,改善關節功能,減少殘廢,應根據不同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自我調理、醫療鍛鍊、減肥、理療、針灸等,藥物治療以非甾體抗炎藥、抗風濕藥、激素等為主,對於功能嚴重障礙者可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大多數骨刺患者預後良好,少部分患者遺留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這裡有一個治療骨刺的秘方:木瓜片和樟木各一塊熬水,先利用熱氣對著患處熏,等到手能放進水時再洗患處,一天兩次,十多天就好了,這是我的一病友講的。去醫院多次沒治好,用此法治癒,十多年無復發。今天我的一個病友在一塊閒說,他腳後跟和腿上長骨刺也是這樣治好的.

偏方不是萬能的,可能對某一部分人有效果,也可能對另一部分人沒有效果,其實不但偏方不是萬能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藥是絕對萬能的,據統計,治療胃病的中藥及西藥加起來有4百多種,為什麼會有4百多種?就是因為沒有一種中藥或西藥能夠包治所有的胃病患者,例如嗎丁啉,該藥對有的胃病患者有效果,對有的胃病患者沒有效果,但我們不能因為嗎丁啉對一些胃病患者沒有效果,就否定嗎丁啉不好,古人云,大黃妙用是補藥,人參誤用是毒藥,其實藥的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關鍵取決於你如何用,用對了,就是良藥,用錯了,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有副作用,例如人參, 一般百姓都知道人參是大補之品,是好藥,但用錯了人參也會中毒,再比如鍋灰,可能在很多人眼裡,就是毫無用處的廢物,但是你用對了它,它可能是治療某些疾病的奇藥。因此不論是偏方,還是中藥、西藥,你用對了,效果就好,用不對效果就不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2422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