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個彎,你會遇見更好的

純分享| 2016-07-27| 檢舉

抵達終點的路,不會多一步,不會少一步。

多年前第一次去廬山,因為身體原因,買了車票上山。古往今來多少名人都曾親自從「好漢坡」登山,自己卻只能坐車,心中不免失落。坐上環山巴士,一路上都在轉圈,人就有些不舒服。再想到那些「與天鬥其樂無窮」的登山勇士,在奇花、異草、山澗、雲霧中俯瞰蒼生、佇看雲起,就更覺得自己吃了大虧。

可是,隨著巴士越轉越高,山路也漸漸險峻起來,好多次都是擦著懸崖而過。驚險之餘放眼窗外,只見朝陽從層雲後噴薄而出,金光灑遍綿綿山巒。而山下,初夏的農田綠得深深淺淺,像一塊塊絨布鋪在大地上,生趣盎然。大吸一口撲面的山風,心中頓時無限暢快。

原來,繞了彎路,也能有這般收穫。我由此想到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惜時如金,總希望能抄上捷徑,速攀天梯。然而有時候,那些「彎路」不得不走。

聽萬句理,不如摔一跤。

鄰居家的小孫子很調皮,爺爺奶奶照顧他每天提心吊膽。有次小孩的媽媽負責照看,小孩去撥弄飲水機,結果燙到手,哭得撕心裂肺。爺爺奶奶心疼孫子,不禁埋怨。但小孩的媽媽卻說:「咱們能守他一輩子嗎?我就是故意要讓他燙一下知道疼,以後才知道自己迴避危險。」當然,她是看到沒多少水了,才有意讓孩子吃一點虧。

世間有很多道理,確實可以通過「間接經驗」來習得。但有些道理,不是聽他人說說就夠了的,必須要自己痛一次、悔一回,才能大徹大悟。

不在單位被人抓兩回小辮子,就不會懂得「無事莫論人非」。不吃幾回虧,就不會懂得借錢要看償還能力,而不是只看人情。就連夫妻相處之道,也是在兩口子磕磕絆絆之間,慢慢磨合出來的。

彎路,也許是最適合自己的路。

從前有個養鵝的人,隔段時間就拿著鵝蛋到集市上去賣。這天他提前很久出發,快到集市上的時候遇到了同村的老鄉。老鄉問他,為什麼沒在路上看到他。養鵝人說自己多繞了七八里山路。

同村人不解。養鵝人解釋,我們常走的路上要過一座小山,淌一條小溪。昨夜下了半夜的雨,山上必然濕滑,小溪必然水漲。我不比你挑的是蔬菜,稍稍失足可能就會打碎一筐子的蛋,所以寧可繞一點彎路。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生存基礎不一樣,每個人面臨的情勢也不一樣。眼見別人步步快,自己就要緊緊追,說不定就會栽個大跟頭。老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才最重要。哪怕這條路繞一點,遲一些,又如何呢?

各有因緣莫羨人,有些彎路,就是必經之路。

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急功近利的人不少,但真正能事事順利、路路暢通的人還是不多。所以,總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才能領悟,來日才能變得更加智慧而從容。總有很多目標,需要勤勤懇懇的耕耘,經歷幾次挫折失敗,才能最終實現。

不要去拒絕多廢一點時間,多花一些心血,多走一點彎路。這世上,只有枉然的投機,沒有白費的努力。

其實,彎路有時還會給人帶來意外驚喜。也許在彎路上,我們會遇到不一樣的風景,也許會認識不一樣的人。甚至,這條彎路會通向更美好的終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921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