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不看廣告看吊牌。
別管這裝備廣告做得如何,別聽品牌商和店員給你吹得如何,就看吊牌。
但凡一些具有實力的知名材料商,都會有自己的品牌吊牌,來區別與其它同類產品的不同,
比如COOLMAX、SUPPLEX、POLARTEC、GTX、
CORDURA、LYCRA、X-Static、YKK等等這些大家熟悉的材料,
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品質的保證。
看吊牌時也要小心了,
不要被不良JS掛假吊牌而欺騙了,
有些JS在並未得到這些品牌授權的時候會掛這些影響來忽悠我們。
第二招:透過現象看本質。
除了這些吊牌,我在市場上見過好多別的吊牌啊,我也看不懂啊。
以前我在不少貼子裡都談到過了,除了你熟悉的好品牌以外,別管它是叫XXX還是YYY,
看它本質的東西。JS最喜歡忽悠你的就是面料,註冊個面料品牌就把它吹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既是防水透氣又是吸濕排汗。
別管,只要了解這材料的本質是什麼就可以了。
關於這個話題可參看我寫『飛鷹談如何選擇面料』做為參考。
第三招:槍手文章看熱鬧。
你是不是剛接觸戶外活動?是不是看了很多裝備測評?
跟你了說吧,那裡面九成以上都是槍手文章!
讓我們來動動腦子想想看吧,那些裝備拿到手才2、3天就寫出來的裝備測評,
那些剛用了一次甚至一次也沒用光拍些照片就寫出來的裝備測評,
那些對裝備根本就不懂的人寫出來的測評,
撐死了也只能代表他個人對這件產品自己的直觀認識,
並且還是在沒有多少對比的情況下來認識的,
這也能算測評?
一個根本不懂服裝面料的人去鼓吹XXX的速乾衣性能有多好,被
人一問承認自己也不懂,這樣的測評您了要是信了不被忽悠那才叫沒天理呢。
很多精研裝備經驗豐富的登山友寫的東西往往被各種雜誌收走,
多看看《戶外探險》、《OUTSIDE》、《山野》之類雜誌上經常撰稿的這些人寫的東西吧。
網絡槍手亂吹的東西至少不會出現在這裡
第四招:數據扔進垃圾筒。
這個事兒我也提了N回了,
吸濕排汗材料和別的材料在乾燥速度上的數據,防水透氣面料的數據,
羽絨的性能數據等等,你都可以扔到垃圾筒里去。
這些玩意兒且不說有些JS根本就是在誇張欺騙,
就算是測試出來的也經常會用不同的方法來混淆視聽忽悠你。
再退一步講了,
測試的實驗試與實際環境是否完全相同呢?
還是要提醒你
看完數據樂呵樂呵得了,別太較真兒。
(市場上目前很多防水透氣面料的數據都有誇大甚至是虛假,羽絨製品的含絨量及蓬鬆度也常有誇大)
第五招:笑聽推薦比三家。
店員在給新人推薦產品時,會有幾個傾向:
一是熱銷的產品,
二是滯銷的產品,
三是品牌商給利益的產品。
熱銷的產品,往往是還算不錯的東西,因為一直賣得好,店員也樂意推薦,
這種產品對你來說不會買錯。滯銷的產品,可能是因為款式、
顏色或者使用的感受上多數消費者不能接受,而商家要清庫存時會要求店員使勁推薦清掉它,
這件產品是否適合你我覺得就有些疑問了。
而第三種,品牌商給了利益的產品,是店家往往更喜歡推薦的東西,因為能多賺些,
甚至有些品牌商直接給銷售人員回扣,這時店員的推薦就更賣力了,
這種產品是否適合你我也會表示懷疑。
飛鷹建議:笑聽店員的推薦,
貨比三家找到真正你想要的裝備再下手。
(有些店員為了拉住顧客,會忽悠你自己店裡的東西有多好,
而對門那家的東西都是垃圾,遇到這樣的店員,還是不要聽他忽悠的好)
第六招:適合自己最重要。
別管是買鞋還是買包,哪怕只是買一個小快掛,先問問自己這東西我真的需要嗎?
我試背(穿)著真的很舒服嗎?是否真的適合我想要參加的活動?
其實這也是老話了,但總見到好多新人不斷重複著這個錯誤,買回並不適合自己的裝備,
這幾天不是有朋友們用越野跑鞋走貢嘎把鞋給廢了的嘛。
隨便哪個罈子裡多問問老資深,現在幾乎都有同一個觀點,
那就是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別店員跟你說這東西有多專業,這裝備有多頂級,這品牌有多厲害,
先問他這產品是否適合你的身材、是否適合你要參與的活動)
第七招:售後服務要記牢。
如果你在正規的店裡買的正規貨品,記得索要銷售憑證,這是你享受售後服務的必要條件!
別聽店員跟你說什麼今天發票用完了,
也別聽他跟你承諾著 『但凡有問題拿回來就是』 這種話。
一旦到了真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或是要打官司的時候,
這張小紙條才是你防忽悠最有力的憑證!
不給開發票那是偷稅漏稅,
萬一你買的裝備不是正品,
這張小紙條還可以幫你索賠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