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求職管道 超級比一比

薇一足跡| 2017-03-15| 檢舉

又到了校園徵才旺季,今年國內景氣回春,企業無不祭出各項法寶來網羅人才。究竟各種求職管道,各有何特色?哪種比較容易讓你雀屏中選?本刊為你分析比較。

1.報紙

強:中大型求才廠商居多

弱:無法提供充分的企業資訊

在報紙人事廣告上用紅筆圈點,幾乎是大眾對「找工作」的第一印象,也是企業求才最傳統的方式,雖然這幾年網路興起,挑戰了報紙廣告的龍頭地位,但報紙廣告仍是新鮮人找工作的主要管道。報紙人事廣告最大的優點就是閱讀方便、清楚,由於報紙廣告單價高,一則全版黑白廣告的定價,可能超過百萬元以上,人力網站則是全年收費才2.5萬元,因此會在報紙大作廣告的,多半是中大型企業。不過報紙廣告版面有限,頂多只能刊出職缺訊息,如果求職者想對該企業有進一步瞭解,還是得透過企業網站,或是就業雜誌如《Career》的深度報導才行。

此外,這幾年屢屢出現「假求才,真詐財」的案例,因此即使看到大幅廣告,求職者還是謹慎為妙。不過,透過報紙找工作是有竅門的,一般來說,詐財廣告多半出現在價格較低的平日時段,至於週末的人事廣告,則多半是真材實料的公司在徵人。

2.網路

強:便利性無可比擬

弱:媒合機制精確度太差

網路崛起之後,人力銀行網站搖身成為求職的重要方式。網路的便利性雖為人稱道,但也有個人資料容易外洩、以及「亂點鴛鴦譜」盲目媒合等缺點。由於人力銀行的媒合機制不夠精確,求職者的履歷表往往如「油麻菜籽」般,盲目傳送到不適合的企業,最後被送進垃圾資料庫。而對企業來說,「只要基本條件符合,履歷就大批湧進來,」每天收到太多無效履歷,也同樣深感困擾。

一位企業主管形容,網路履歷表是一種「齊頭式的平等」,因為履歷郵件千篇一律,只能從主旨上看出求職者姓名、居住地與應徵職務,應徵者要突顯自己並不容易。

如果想讓僱主優先開啟你的履歷,不妨透過企業網站,主動寄送電子履歷表給求才企業。因為主動應徵的履歷表,在系統上會有標示,有別於人力銀行送來的被動應徵的履歷表。僱主通常會給主動應徵者較大機會,求職者若有心儀的企業,建議直接上這些公司的網站登錄。

3.校園徵才

強:可在學校就近接觸企業

弱:多集中在重點熱門大學

除了網路與報紙,目前常見的求才方式,還包括就業博覽會與校園徵才。校園徵才活動包括說明會、職涯講座,新鮮人不僅可以藉此認識廠商、現場填寫履歷,還有獎品可拿,就像嘉年華會一般。不過廠商是相當現實的,通常只會選擇參加幾所重點熱門大學的校園徵才活動,一些排名較後的學校新鮮人,只好主動跨校參加名校的場子。另外,受到研究所報考激增的衝擊,2月底起跑的校園徵才,也出現應徵人數冷清的窘境,影響到廠商參與校園徵才的意願。明年許多廠商可能都會重新評估,是否值得勞師動眾參加校園徵才。

4.就業博覽會

強:參加廠商眾多

弱:釋出職缺與廠商水平偏低

就業博覽會則是近年政府因應失業的法寶,由於並非常態性舉辦,所以新鮮人要靠就業博覽會找工作,往往得碰運氣。而且除非是主題性的活動,如國防役徵才博覽會,否則一般就業博覽會都是針對普羅大眾所舉辦,通常不會有太好的職缺釋出,而徵才企業的規模、水平也偏低。

5.大型人才招募會

強:舉辦者都是大型績優企業

弱:每家公司並非常態性舉辦

另一個最近崛起的熱門徵才方式,則是大型人才招募會,也就是俗稱的「飯店徵才」。它將冗長的甄試流程集中在一處(通常是飯店或廠區),求職者可在1天內通過所有甄試關卡,廠商也可在1天完成所有招募作業,既可省下求職者的舟車勞頓,也替廠商節省許多面試成本。而且這類活動通常規模盛大、活動地點高級,在媒體宣傳上可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飯店徵才已成為科技大廠與金融服務業的最愛,舉辦的廠商多半較具規模,或有大型擴廠的計畫,幾乎就是好公司的保證。

本文章出處;Career就業情報 http://www.career.com.tw/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883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