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達人告訴你11個騎行的經驗技巧

Asen| 2016-07-14| 檢舉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享受騎行的樂趣,

在此獻上提高騎行水平的11個小技巧:

11.保持腳掌水平踩踏:

有人認為蹬踏時,腳跟應該向下,也有人腳尖朝天。

我們使用幾個類比方法,

觀察老式蒸汽機的聯動裝置,然後將你的腳看作是這個聯動裝置,

在車輪整個轉動過程中,一直保持水平。

另一個方法就是對比騎馬人,他們騎在馬上時腳跟衝下,前腳掌套在馬鐙里。

依我看,腳尖向下是絕對不行的。在下面兩則技巧中,你將找到原因。

10. 提前蹬踏:

這是指你應該在腳踏到達最高點之前就開始向前用力。

腳要儘量保持水平,腳趾輕微提起,腳跟下沉。將踩踏的圓比作一個鐘面,

這樣可以將你的發力範圍從兩小時的面積擴大到三小時的面積。

另一隻腳,從10點,而不是從1點開始踩。

如果腳尖向下,則很難在腳踏到達12點以前開始踩。

(註:這裡應該是以順時針踩踏為例的)

9. 著重於腳踏轉動中下推的階段,因為這時你可以發出最大的力量:

我經常閱讀文章,也會聽人們說他們特別注意經過死點時的動作,

希望通過加強死點的發力令整體踩踏力量加強,

不過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向上提腳踏,

特別注意加強這一過程中的薄弱點,卻忘了向下踩踏。

8. 如果你騎車時手放在把橫上面,大拇指一定要扣住車把(與其他手指形成環形):

我問過許多職業車手,包括我自己在內,

都曾經有過手從車把上滑脫的經歷,你可以說這是倒霉或者愚蠢,

不管怎麼樣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確握把。

我記得 Garmin-Transistions 車隊的 Danny Pate 特意告訴我們在比賽中就

因為他把拇指與其他手指都放在了車把上面而導致的不幸。

7. 每隔幾分鐘改變手放在車把上的位置,分別握下把、手變頭、上把練習發力:

這種練習可以讓你的肌肉神經適應,並在有風或爬坡時釋放力量。

6. 向醫生諮詢你的心臟和血液的健康狀況:

檢查膽固醇、關注心臟健康以及預防的生活方式將極大地提高你的騎行能力。

除了要知道真正的心臟疾病風險,

還要掌握心臟病的預警信號,避免發生我那樣的經歷。

5. 慢騎才能騎快:

如果你想提高騎行水平,

去做一個場地測試或者讓專業人員幫你測量乳酸閾功率和心率,通過訓練增強。

在低於乳酸閾值的輕鬆區域訓練可以在長距離跑步或騎行中更快,視情況而定。

和我騎車的以及我訓練的人當中,可能95%都經常為了實現健康目標而賣力騎車。

一些高中或大學教練用「不經歷痛苦,怎麼見彩虹」的論調教育學生,

但我們絕不會讓我們的運動員這樣做。

4. 爬坡前提前變速,讓鏈條和鏈輪去承受負擔:

傳動系統在承受重大負荷時出現跳齒、摩擦或無法變速等現象很正常。

手動檔汽車換檔時還要踩一下離合器,自行車換檔怎麼能不鬆勁兒呢?前變後變均是如此。

3. 抬頭、沉肩、屈肘、鬆手:

頭抬得過高會導致雙手、頸部、雙臂和肩膀承受所有的壓力,

造成不必要的疼痛,還會導致控車困難。

騎車時自然要抬頭看著你想去的地方,所以更加要放鬆身體其他部分。

放鬆身體可以讓自行車正常應對路面上的石頭或者颳風的情況。

走在大街上,你不能只看腳前面的地方,否則肯定會被其他行人、計程車或汽車摧殘。

2. 也許提高車手舒適度最重要的就是車座的位置:

讓車座稍稍向上翹可以防止你滑到前面,保證身體得到必要的支撐。

如果你注意到車座現在是向下的,

你可能需要把車座稍微降低一些,那樣你還會感覺到雙手、頸部和背部的壓力也有所緩解。

我對這個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我與HED Wheels 的那位傳奇性的定位與

空氣動力學專家Steve Hed一起工作時學到的最棒的一件事。

1.騎車時經常吃喝:

過去的標準是1小時要喝一壺水,現在有大水壺了就更方便。

想喝水過量是很難的,因此你可以放開懷抱喝。

我推薦在水中混入一些電解質,可以提高能量儲備。

過去我注意到,

在較長的德州公路賽中我是第一個開始吃東西的,也是最後一個離開賽場的,

40多歲的人還能參加Pro/1/2級別的比賽,感到很自豪。

註:

本文所針對的是公路車,部分適用于山地車。

騎車技巧可能根據不同的車手有不同的經驗,僅供參考。私信留言寶貴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733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