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調四釣二的12種反應及處理辦法
台釣是一種廣受釣友喜愛的釣法。台釣的專用立漂上,可反應出比通常七星漂幾倍的信號反應,更為靈敏。然而,台釣中,在不同的環境下,浮漂信號又反應變幻莫測,常常讓新手摸不著後腦。今天,小編就以台釣入門的基本「調四釣二」,來解析常見的浮漂12種反應及處理辦法作一介紹,給初學者參考。
1、 浮漂反應異常
拋竿後,一般來說,數秒鐘後浮漂會受鉛墜重力影響,要慢慢立直起來。可有時候,我們會碰到應立直時,浮漂卻還平浮躺著不動。很多新手就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哪個環節處理得不好。其實,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小魚在中上層接住鉤餌,要及時揚竿。當然,還要另外的情況,就是鉤墜、線等被水草等障礙物擱住。
2、浮漂移位
竿拋出後,浮漂在還沒立直時,就發現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如果你碰到這種情況,恭喜你,這是中、上層魚搶食而走的信號,而且很可能是較大的草的、鯿魚吞鉤,應立即揚竿,再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遛魚。
3、浮漂下沉
拋竿後,浮漂開始立直,自然慢慢下沉,一般來說,正常反應要穩定到「釣二目」。如果出現還沒到穩定「釣二目」時,漂尾就上、下跳動。這種信號反應可判斷為,魚在中下層咬鉤。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浮漂短促有力下頓的瞬間揚竿,或者見漂尾回升數目不再上浮,已經停頓下來時揚竿。
4、浮漂消失
浮漂穩定後,露出水面二目,但突然下沉不見。這種情況,很多新手會喜出望外,認為魚咬鉤了。其實,大多數不是魚咬鉤信號,而是魚的身體、尾巴擦到魚線所致。如果在風浪中垂釣,這種信號則有可能表示魚知食。正確的處理辦法是,可稍等1~2秒鐘,若不見浮漂冒出水面,就揚竿處理。
5、浮漂緩慢動作
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穩定二目,不時冉冉升為三目或目半後,又緩慢沉到二目。這是魚在鉤餌周圍吃食、活動索引起水流水壓變化,不是魚兒咬鉤,不可揚竿。
6、短促有力的信號
浮漂穩定「釣二目」時,先發現徐徐上升一目左右,然後短促有力地一頓,接著又出現浮漂緩慢上升時,就要作好揚竿準備,當浮漂短促有力下沉的瞬間即揚竿。
7、浮漂有力下沉
拋竿後,浮漂立直穩定釣二目,只見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還未停頓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號出現。這很可能是兩條魚分別先後咬雙鉤餌,應在短促有力下沉時迅速揚竿,往往一竿上雙魚。人門後,有經驗的釣手可專門釣雙魚。
8、浮漂不正常下頓
浮漂穩定釣二目時,未見正常「下頓」信號,漂尾慢慢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頓。這大部分是魚咬鉤信號,不管其上升至幾目,只要認定上升已停頓就要立即揚竿。但要注意,釣者應有耐心,浮漂還在上升時不要揚竿,要再等待一會兒。這是個鬥智斗勇的過程。
9、浮漂假信號
浮漂穩定約二目後,只見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而是緩慢的。而後又漸漸回升到二目。這就是「假信號」,不是咬鉤真信號。這種情況,多數由於母線本壓入水中,受風力影響牽壓浮漂;或因水有緩流使浮漂不穩定。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揚竿,應設法把母線壓入水中等穩定浮漂,否則會驚擾到魚群。
10、浮漂緩慢上升
拋竿後,浮漂下沉到兩目,又緩緩升到三目或四目,。這種情況,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是雙鉤上的餌化掉一個粉餌,漂就會露三目;二是雙鉤上的二粒粉餌都已化教完,漂就會露四目;三是小魚來吃餌,但只是頂在口上,吃不進嘴裡。在這樣的情況下,正確的處理辦法是將竿子稍向身邊移動20厘米左右,將浮漂壓入水中。移位漂下壓入水後又回到露四目,說明雙鉤已無餌,應起竿重新裝食;如移動時發現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號,說明魚已吞餌,應迅速揚竿。
11、餌料鬆軟的漂相
拋竿後,浮漂立直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停留在四目,也不見上浮或移位。這可能是餌料太鬆軟,已在下沉過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時被魚咬掉,多見於有風浪環境;也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正確的處理的辦法是,輕輕後移一下浮漂,將漂壓至露二目,如果這時忽一會兒又回到四目,則應起竿裝食,再拋竿。
12、浮漂擺動
浮漂在穩定釣二目時,不見上下浮動,而是不斷左右慢慢搖擺,時而為漂尾小幅度抖動。這不是魚兒咬鉤的信號。前者是魚在水體中下層遊動、覓食引起水流、水壓變化影響到懸墜移位帶動浮漂出現的信號;後者則是上層的小魚鬧窩在戲線、戲漂,均不可揚竿。
在此,向全體釣魚人倡導,放小留大是垂釣者的美德,收竿離開時,順手把產生的垃圾一併帶著,為了我們能有一個良好的釣魚環境,為了明天我們有魚可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