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知識 】細說登山杖的功與過

Asen| 2017-02-02| 檢舉

一、為何不用登山仗

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不喜歡或是不習慣使用登山杖(Hiking Poles)。

通過和他們交流,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原因。

(1) 使用登山杖是小題大做

浪費錢。他們當中的一部分會就地取材,撿根棍子作為登山杖。

也有一部分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改造拖把杆等硬物改造為登山杖。

(2) 覺得自己體能好,登山杖是多餘的,任何情況下只靠兩條腿。

(3) 感覺登山杖不靠譜,擔心因登山杖突然折斷而引發意外事故,

不願意使用登山杖。寧可抓草,抓樹幹,扶石頭,

甚至是「屁剎」(屁股當剎車)

(4)覺得登山杖是給身體不好的人準備的,自己用不到。

我也有過不使用登山杖的念頭,

而且曾經不用登山杖走完珠海的大八、

台山的獅子頭。但是在走獅子頭的時候,

一開始爬坡我就立刻意識到不用登山杖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而後為了糾正這個錯誤,我就地取材找根木棍作為登山杖。

然而,在下山的途中,我吃了不少苦頭。首先,木棍無法扎入土中,

不易保持身體平衡,一路走一路打滑。其次,木棍表面粗糙,

和手掌之間摩擦猛烈,差點磨出水泡。

再次,兩隻手要牢牢抓住木棍,下山後雙手酸痛。

從圖片中可看出:登山杖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要遠遠勝於木棍

此後,我出去爬山,無論路線強度如何,

只要活動時間超過4個小時我都會攜帶登山杖。

因為登山杖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要遠遠勝於木棍。

第一,

登山杖的選材是經過力學計算確定的,

其重量要遠遠小於木棍,但強度卻大大高於木棍。

第二,

登山杖的杖尖可以牢固的抓住地面,不會滑動。

第三,

登山杖並非通過手握來傳力的,而是通過腕帶來傳力的,

因此極少導致手掌酸痛或是起水泡。

第四,

登山杖材料均勻且強度高,很少會突然斷裂,特別是採用鋁合金材料的登山杖。

此類杖有很大的延性,個人認為是高原徒步的最佳選擇。

而木棍材質不均勻,延性又小,容易突然斷裂。

第五,

登山杖的手柄融合了手掌的形狀,舒適性要遠遠優於木棍。

二、登山杖的功與過

那用登山杖有啥好處呢?

(1)增加平衡(Balance)

當我們行走在寬敞的道路上時,

登山杖可能會成為累贅。然而,當我們走在曲折狹窄的羊腸小道上、

布滿石塊的亂石坡上、還有那被冰雪覆蓋的冰海雪源時,

兩條腿顯然是不夠用的。

(2)減少腿部負荷(Relief leg)

爬山時僅用雙腿,很快就會疲勞。而使用登山杖時,

可以充分發揮我們上肢的力量,減少腿部的疲勞,使我們走得更輕鬆、更遠。

(3)緩衝(Shock Absorption)

下山時,如果僅靠雙腿的話,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力度。

而使用登山杖,則可以明顯減少衝擊的力度,保護膝蓋。

(4)防身(Protection)

比如路遇蟲蛇,或者需要穿過草叢時,如果手中拿著登山杖則會放心很多。

當遇到面露兇相的惡狗時,直接化身為打狗棒。

不過當遇到遇到熊、狼等兇猛的野獸時,千萬不要想著登山杖可以救命

(5)搭建營地(Shelter Structure)

在野外需要集體聚餐時,無需攜帶額外的支撐,

直接將登山杖作為支撐使用,用纜風繩固定好即

(6)探路

當我們過河、過雪地或者是泥地時,很難預知深度

此時可以用登山杖來測量。

還有,在徒步時,遇到擋路的木頭或者是石塊時,

可以用登山杖來初步判斷是否穩固,以便選擇路線。

(7)晾曬衣物

用兩根登山杖扎入土中,然後拉起纜風繩,即可獲得一款方便的晾衣架。

(8)自拍杆

通過增加附加的小工具,登山杖還可以改造為自拍杆,

為了避免被人指責為軟廣,請大家自己搜索吧。

但有些情況確實不適合使用登山杖,

比如:

(1)下濕滑且樹木叢生的陡坡

此類地形,通常覆蓋厚厚的樹葉且下部有很厚的泥土,登山杖無法牢固扎入地面。

即使扎入地面後,又很難輕鬆拔出來。又因為樹木眾多,

登山杖會頻繁的與樹幹碰撞,容易絆倒自己。

我跟隨閃米特在大東山徒步時,

就充分體驗了一把登上東嶽山頂之後的300米急降至今仍歷歷在目。

(2)爬升竹林密布的山坡

此類山坡竹林本身就是很好地輔助攀爬,

如果用了登山杖反而會不斷的和竹林剮蹭,

大大增加阻力。比如,台山獅子頭,五峰連串。

走完五峰之後,從谷底上獅子頭的那段路線絕對是使用登山杖的噩夢。

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將登山杖妥善收好,放入背包中,

帶上手套抓住樹木行走。這也是本文開頭為何說道「有備無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652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