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登山必知的35個避險常識!

Asen| 2016-06-28| 檢舉

如今,戶外登山不再僅僅局限於小眾人群,

而是已經演變成為一項娛樂性強、

大眾參與度高的運動,甚至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然而,你真的知道如何進行登山運動嗎?

最近總會聽到這樣那樣關於某某俱樂部、

某某群又出來了,

又有人從山上掉下來了……每當聽到這樣的消息,就會非常的心痛。

但真的無能為力,帶隊的時候,總會反覆強調出行安全的重要性,

也會時常向夥伴們介紹一些戶外運動的安全常識,

但這樣的力量太微弱了,所以冬寒自己總結,

從網上尋找,總結出這個戶外登山必知的35個避險常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儘量不要在無法固定自己身體的岩石上,

站立著彎腰伸手去拉下面和你體重相當的的人。

要身體向後,手的拉力儘量貼近腿的蹬力作用線,

或者身後有粗樹或人手可以固定自己,或用段繩索。

2、儘量不要兩個人手握手,從下往上拉人,要彼此手握對方的手腕。

3、儘量不要藉助枯枝、雜草、直徑小於自己拇指的樹枝等的拉力攀岩。

只能夠藉助比自己拇指粗的、有根基的樹枝的拉力攀爬。

4、儘量不要藉助小於自己手腕粗細的樹枝做單槓,

吊拉彎曲樹枝來上升或下降,容易折斷。

要採用大於手腕粗細的樹枝,或者儘量貼近受力樹枝根部(靠主幹處)。

5、儘量不要藉助高於自己頭部並且不能判斷是否堅固的岩石攀登,

把自己的生命弔掛在不了解的岩石上是極其危險的,

應該先三點固定,用餘下的肢體去驗證後再行動。

6、在攀爬碎石多、冰雪多、易滑落的山坡時,

相鄰隊員的不要距離太近,

要留出平時2倍以上的間距,以防下面的人被砸傷。

7、儘量不要在易滑的山坡下山時,

間距太小;要等到前面的人安全到底後,

後面的人才可以下山。有條件的話,前面的人可以為後面的人作一下保護。

8、儘量不要讓自己的登山鞋底上有泥沙、植物葉子、水、雪等降低摩擦係數的物質。

如果已經有了這些物質,你在攀登巨大山石時,

你最多只能攀登原來坡度三分之二的斜坡,不然你的腳上會打滑。

9、在較陡的山坡上背負較重行李休息時,不要過急地直腰後仰休息。

如果疲憊,最好停下腳步別直腰,轉身背靠山體,直腰休息。避免後仰滾下山去。

10、儘量不要在鑽叢林時前後離得太近

回彈的枝條容易抽打你的雙眼。低頭用帽檐遮擋,或者用登山杖等防護雙眼。

11、在鑽叢林或石林時,

不要只知道低頭彎腰,結果頭過去了,包和臀部過不去。

要下蹲,彎腰,低頭,伸雙臂,向前爬行,

然後前視,待臀部通過後,才可以抬頭,直腰,站立。

12、儘量不要踩被草覆蓋、看不清下面虛實的羊腸小道,

要爭取跨越過去或者繞過去。否則,你可能掉下山坡或深坑裡。

13、除非你會打草驚蛇,或者你很警覺很善於發現道路上的蛇並有辦法對付它,

否則儘量不要在夏秋季節做開路人。

14、儘量不要獨自上山,如果上了,就要時常地做好路標,實在不行退回來。

15、儘量不要打電話,

因為他們對山的了解遠不如經常爬山的驢友們。

你可以給他們打電話。如果沒有電話也不要驚慌失措。

在山裡面,春夏秋三個季節里,正常人一宿不睡覺不吃飯,

凍不死也餓不死。你只要沿著一個峽谷,順流而下。

--

16、儘量不要長時間、連續地向下蹦,

除非你經常做這種運動;如果你參加了這種活動,

建議你儘量採用懸吊式下蹦,或者是用登山杖支撐下部後懸掛身體下蹦,

降低了高度,減少衝擊,避免膝關節傷害。

一天下來你可能比同路人少跳了三分之一。

17、儘量不要在大雨過後,

徒步涉水過水位超過襠部的河水。水火無情,

這和你游泳的水平無關。如果非過不可而且沒有繩索等過河裝備,

要儘量選擇河寬水緩水較淺、河底較平緩的地方,

尋找一塊大石頭抱在懷中,逆流小弓步,不抬腳,貼河底,緩挪步過河。

18、儘量不要在下雷雨爬山時,開手機或撥打手機,上帝會叫你去他那裡。

19、儘量不要在雨後,爬或穿過泥石混合的地質構造地段。

20、儘量不要使用比自己小拇指還細的普通繩索來垂直吊拉自己,只能作為輔助吊拉使用。

21、儘量不要攀爬自己感到猶豫不決的岩石,如果非爬不可,

必須想好我萬一失手的應急對策並且不後悔時,才可以攀登。

22、儘量不要在冰雪天下山時,獨自向山下滑行,

最好兩人一組10米左右的繩索,上面的人拉繩釋放另一人下山,

然後上面的人,自行下滑,下面的人作保護,

用繩索拉住他,不讓他衝下山。輪流交替,互相保護。

23、儘量不要一邊爬山一邊看景,你很可能失足又失身。

24、儘量不要一心跟著頭驢趕路,

你要15分鐘左右停下幾秒鐘回頭環顧四周,尋找參考系,多記路。別丟了都不知道回家。

25、儘量不要在爬山的時候,與別人和自己較勁。

面對你自己無能面對的危險和困難,要敢於說「我不行,我得繞著走」。

26、儘量不要在爬山爬得滿身大汗的時候,突然跳進水裡去游泳,也不要迎著風口,圖涼快。

27、儘量不要鑽你不熟悉的山洞,

尤其是出口少的山洞而且沒有靠得住的朋友給你守門,

俗語說狡兔還三窟,何況人呢?記住安全第一。

28、儘量不要負重下山時跑步,慣性可能讓你衝到山下,受傷。

29、儘量不要因膽小而在陡坡上,採用兩腳靠近小碎步,正面下山坡。

這樣非常容易後仰摔倒,然後坐滑梯衝下山,危險。你可以採用側身,

深蹲,側壓腿(側弓步)式,挪步下山。這樣安全又快捷。

30、儘量不要在爬山過程中,兩腿發抖或眼前發暈或呼吸艱難的時候,

繼續堅持爬山,應該立刻通報領隊,或者告訴身邊的朋友。

31、儘量不要在山上用火,尤其是明火,除非你想把自己也當烤全羊。

32、不要在山上亂丟垃圾,除非你想爬垃圾山。

33、儘量不要走在隊伍的首或尾,最好集合時,主動要動領隊的手機號碼。

34、不要在活動過程中,怨天尤人,

因為沒有人逼你或者騙你或者求你來參加這種民間的、非盈利的、有風險的活動。

35、不要在活動中過分依賴別人,多交流多請教,多自立多觀察,多幫助多諒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489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