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常用的子線組攻擊範圍

Asen| 2017-04-16| 檢舉

經常使用子線組

如下圖

理論上,子線組下水後應當如下圖

實際上,應該如下圖

拖行釣組所形成的攻擊範圍

攻擊範圍

A組:

長短勾在尋蝦時的路徑是一樣的,

除非以"Z"字型尋蝦,尋蝦路徑才不會過度重疊

B組:

長短勾尋蝦路徑有分開一點,

但是要在子線的硬直性大時

(指的是腳開開綁法子線所形成的弧度),效果較佳!

PS:火線、布線太軟效果最差

C組:

尋蝦範圍最大,以小弟的天秤為例,

子線7公分,要纏繞在一起機會很小兩勾會一直維持在13CM的距離

蝦子就餌

以短勾觸底為例:

A組:最靈敏

B組:

由於子線有弧度的關係,蝦子就餌時,微小蝦訊會被吸收掉,就像是避震器一樣

改善方法:短勾微飄

C組:

靈敏度最差,蝦子就餌,天平就像蹺蹺板一樣,

要稍微拖一下釣組較容易辨別蝦就餌程度

改善方法:

將浮標殘餘浮力調敏,但在水流區易形成假訊號,要多繳學費

個人結論

攻擊範圍: C > B > A

、蝦就餌靈敏度: A > B > C

每個釣組都有其優缺點,重點是在使用者的技術與校調

以上是小弟淺見,錯誤請指正,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356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