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or領導孩子?你是哪一種老師?

語恩| 2016-06-14| 檢舉

教育的領導力思維——「領導」為主,「管理」為輔

教育工作者通常都是優秀的管理者。他們必須擁有超高的效率及組織能力,才能管理好學生的成績及各項紀錄、規劃好各種行事曆及流程。許多學校主管也都是一流的領導人,他們為學生及同仁奉獻一切、翻轉學校。但不可諱言的是,在許多學校中,領導力根本付之闕如。事實上,許多學校主管每天光是「管理」所有事情都來不及了,哪裡還有時間思考「領導」這件事。許多學校主管也從來沒有受過領導訓練。雖然大家都知道,坐進教室不代表就能成為好學生,坐上校長的位子不代表就能成為優秀的領導人,但領導力在教育界不受重視的問題,依然如故。

領導V.S.管理

領導 ◆效能:做對的事 ◆關係建立 ◆創新 ◆啟發每個人 ◆打造彼此互補的團隊 ◆教導原則

管理◆效率:把事情做對◆期程規劃◆計畫執行◆優化每件事◆建立有效的制度◆改善做事的方法

將「班級經營」的思維改為「班級領導」

最缺乏「領導力」的其中一個領域,或許就屬學生紀律問題的處理,現在大家甚至直接稱之為「班級經營」。如果將「班級經營」的思維改為「班級領導」,可能會有什麼不同?

我們女兒升上四年級的時候,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這個小男孩顯然有嚴重的情緒問題,對任何人都充滿敵意。老師的處理方式卻讓人深受啟發。一天下午,老師趁這位小男孩不在班上的時候,到教室裡與全班同學懇談。她說:「最近班上一連串的衝突事件,顯然讓我們無法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班上孩子都知道,最大的問題其實就出在這個轉學生身上。但孩子們卻決定成立支援團體。孩子們認為,他們或許比老師更能夠幫助這位新同學。小男孩對同學的新作風反應奇佳,而且連學業成績都突飛猛進──這可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當這個孩子又得轉學時,全班同學都傷心不已,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去愛自己的同學。

這位老師原本大可好好「管理」這位轉學生——訓斥、記過,「管」學生的傳統做法多得很。但她的謙遜及遠見卻讓她決定採取一種「領導」的策略、邀請學生一起面對問題,甚至讓孩子自己幫助他們的同學。

案例中,所有的改變都是從教育工作者本身思維模式的改變開始,包括對自身的角色以及看待學生的思維模式。他們視自己為釋放學生天賦及能量的「領導者」,而非學生的「管理者」或「控制者」。有時候,我們卯足全力,一心想要改變學生,但事實上,真正最有效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改變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式。人需要「領導」,事情才需要「管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279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