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之初始 送給接觸水族的新人 追加簡單說明圖

養魚之初始 送給接觸水族的新人 追加簡單說明圖

更多水族知識,盡在「奇溢自然水族」

- 關注最具人氣微信水族公眾號

感覺在我們社區沒看到這種帖子,就寫一個。

希望這就是一塊磚,引出各位高手中的玉,大家多多交流,有啥訣竅、方法還望不吝賜教。

進入主題。

這篇文章是以新手把魚養活為目的寫的,不涉及到草缸、海缸的相關技術。

先說說基本準備的東西,所有的魚缸無外乎幾部分組成:

1.缸體:這不過是個容器,只占養魚投資中很小的一部分,在開始養魚之前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

2.過濾: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這應該是重點投資的部分,過濾沒有誇張之說,多大都不嫌大,多複雜都不嫌棄功能多,越好養魚越輕鬆。

3.燈光:對於新手階段的人而言,就是照亮的,差不多就行了,若有其它需求,仔細做好功課再決定,好燈都特麼好貴啊。

4.氧氣泵:如果你覺得缸里的密度不大,這東西可以不用,但是新手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往裡一個勁加魚,還是準備一個吧。氧氣泵配水妖精,個人感覺還是挺有用的。

5.裝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魚缸里漂亮一些,但是過於複雜的環境只會增加對水質控制的難度,如果你是剛剛接觸養魚,請用裸缸。如果一定要加裝飾,請遠離人工製品,那玩意都是騙錢的。

6.水體:如果只是養一半市場的大部分魚,自來水就夠了,但是請做好除氯工作。自來水中對魚有害的物質還是很多的,所以建議用氧氣泵爆氣24小時以上,用來換的水也一定要有爆氣的過程,否則你就是在考驗你自己魚的適應能力。

7.添加劑:我覺得這個階段能用到的主要有兩種,硝化細菌和水質穩定劑。硝化細菌能加快水質穩定的過程,大概可以把時間從1個月縮短到2周,我說的是2周,不是1天或者一小時!!!個人推薦科迪和百因美。水質穩定劑可以對氯氣的分解起到很好的作用,個人喜歡用德邦的。魚樂寶好像也挺好,沒用過不做評價。我都是按照標準用量一半添加。

8.加熱棒:這東西真心費不了多少電的,這玩意不是24小時工作的。如果你是玩原生或者冷水魚的就無所謂了,如果你玩的是熱帶魚,你還是買一個吧。創星的就好 就10幾塊錢。關於加熱棒有一個忠告,真的不要買不鏽鋼的,我真的見過炸的。玻璃炸了 頂多魚死了,不鏽鋼炸了,直接缸碎了。這玩意很危險。

無論是水族箱也好,還是草缸、海缸也好,最根本的組成部分就是這些,如果你想養魚,請先通過這些來計算下自己的成本,再決定是否開始。魚雖然不像貓狗一樣,能和你玩玩鬧鬧,那也是生命,請給他們一個基本的生存環境。不要死了魚在求安慰,死了也就死了,能吸取一些教訓,就是最大的安慰。我也是在死了一缸魚之後,才開始能冷靜的對待養魚,哈哈。

下面說說關於每部分的選擇:

1. 魚缸:魚缸一般有亞克力、伏法、超白這幾中材質。

亞克力透明度最高,但是很容易出現劃痕。魚缸是需要經常擦的,所以不建議用亞克力的魚缸,一划就一道,看著很鬧心。關鍵是,這種魚缸最貴。

然後就是伏法玻璃缸,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普通玻璃。透明度相對而言肯定是最不好的,但是比超白韌性好,比超白耐磨度也高一些。

好在很便宜。同樣是精磨邊,超白手法粘貼,一半能便宜一半。如果對精磨沒有要求,那就更便宜了,我曾經花20塊錢買了個600的缸。

超白是說法最多,但是一般接觸的我覺得就夠用了。如果資金比較充裕,當然是越貴的越好。

品牌缸的相對於一般缸而言我覺得主要有幾點比較好,一個是磨邊得工藝,確實不一樣,在一個是打膠的手法,確實非常乾淨。

還有最主要的就是透明度,我用我煙火的缸和我的普通超白對比過一次,確實有那麼一點點點區別,但是貴了2、3倍不止,哈哈。

還有就是名人的缸,說用的是什麼高透玻璃,能達到超白的透明度,普通玻璃的結實程度,而且用的是雙層玻璃,沒接觸過,不多做評論。

2.過濾:對於新手,一般可能會在上濾、瀑布、濾筒、缸內過濾幾種過濾之間去徘徊,我依次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你想省錢,就選擇上濾。在低層本的過濾中,上濾是過濾能力最強的,當然,前提是小缸。還有一點就是上濾中的滴流過濾,除了不好看你找不出其它任何缺點,性價比之王。

而且現在新出的滴流,增加了培菌倉,完美解決了生化濾材不能完全浸入水中的缺點,所以如果你想給魚一個穩定的環境,還是用滴流吧。等你知識多了,經驗豐富了,在考慮美觀。

如果你想美觀,可以考慮濾筒,但是價格高了好幾倍不止。我不建議新人買桶買入門級別的東西,或許你這次省下了一些錢,但是桶這個東西多大缸都能用,你這次買個好的,下次升級不就可以不加錢了嗎?

而且濾筒的核心轉子是會磨損的,便宜東西用的時間會短很多的,更有一些質量不行的濾筒,還會漏,,,我就被cy20衝過,水還差50px就到插排了。。。

至於瀑布,當然不是不能選,瀑布的作用是給需要輕緩水流、低密度飼養的缸準備的,如果你一定要用瀑布,請先確定你是否符合這個條件。重點是低密度!!!

缸內過濾我沒看出有啥用,你願意用你就用。。。有總比沒有強

在這裡我想額外說的是水妖精,水妖精配合上濾,我覺得效果很好,很容易出無水的狀態,最關鍵的是投入低。至於底濾,這是過濾最好的,不用多說了,你有錢就直接底濾吧,除了養草。

濾材的話一分錢一分貨,伊罕確實挺好用的。沒用伊罕之前用的是20塊錢一斤的散裝濾材。5塊錢一斤的玻璃環也用過,後來都扔了。

3.燈光在這篇帖子裡不想多說了,魚有燈沒燈都能活,買個照亮就行了。

4.氧氣泵:這東西不貴,真不貴,最便宜的才十塊錢,接個水妖精,也就二十,我覺得加一個沒壞處。

當然,如果嫌吵,就買靜音的。章魚泵最小的就夠了,我記得好像是45塊。然後,一定要買個止逆閥,防止停電時水倒流。或者你把章魚崩放的比魚缸高也行。

5.裝飾:還是那句老話,人工裝飾都是糊弄人的,買完都是扔的,別買了。

如果一定要裝飾,可以選擇沉木,大塊的石頭,因為不需要維護,不需要一段時間擦洗一次。

如果想加點植物,可以選擇水榕,我覺得這個是最好養的,沒有燈一樣活的挺好的。底沙還是不要了吧,這東西你弄不好,真的會成為你魚缸的殺手的,如果一定要用,請先學好相關內容。

6.水體:不要抱著我就是玩玩的心態就買個小缸,水體越大越穩定,越穩定越不愛死魚,只有這樣才能慢慢的學到知識。

你買一缸死一缸,你換一百缸也還是學不到什麼東西,也感受不到養魚的樂趣。

越是新手,才越應該用大缸。當然,缸越大,成本越高,所以我的建議入門缸不要小於36L水,也就是400*300*300的缸。

7.添加劑:沒什麼可詳細說的。滴定調水什麼的,距離新手還太遙遠。

8.加熱棒:如果有錢就買個離水斷電的,防患於未然。可以考慮買個防爆套,有時候能起點作用。

最重要的一點是加熱棒要完全浸入水中!還有,加熱棒固定不好是會漂浮的,漂浮是會炸裂的,炸裂了你就可以喝魚湯了。

然後我想在這推薦給新手幾個配置,僅供參考,均按照600左右缸用的物品,報價都不準確,真的是僅供參考。。。。

1.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一個精磨伏法玻璃缸,50到70塊錢;一個上濾,水泵的流量要保證按照標示能達到水體10倍左右最好,因為大部分都是虛標的,30塊錢差不多了;濾材就是濾棉和生化球什麼的就好了,濾棉一張一塊錢,一般夠用兩次,買10個就夠了,10塊錢,生化球20塊錢一斤,2、3斤差不多了,越好得濾材越輕,也就是60塊錢左右;一個滴流上濾,100塊錢左右;一個氣泵,一個水妖精,若干管子,不會超過30塊錢;再來個led夾燈,10幾塊錢;一個加熱棒,10幾塊錢。 300塊錢左右吧,這套配置的好處就是升級容易,換個超白,加些底沙,南美、三湖都能玩,會很大程度的減少你的二次投入。而且這麼大缸體,剛好適中,對於大部分的熱帶小型、中型魚類均可飼養。

2.更便宜的選擇:缸換成手磨的,20塊錢,過濾換成普通上濾,五六十塊錢、濾材也用不了那麼多,20塊錢差不多了,燈不要了、氣泵不要了。這樣基本魚都能養活,這只不過想升級的時候都得扔。

3.美觀的選擇:超白缸,200到300元左右,作為一個新手,普通的就夠用了;濾筒,省錢就cf800,有錢就伊罕350,加一個前置,前置可以用阿諾濾筒或者義大利wave濾筒,我用過的大桶,小桶也有一些了,這幾款是我覺得算是良心產品的,伊罕貴,五六年沒問題,cf800 一年往上你會發現水流明顯衰減,但是別的桶更完蛋。

燈用陽光幾何的led吧,就算現在不養草,以後也要養的,就算不養草,燈光對魚的發色也是有作用的,我還是喜歡一次性投資,主要是這個燈美觀、省電;氣泵章魚泵或者伊罕都可以,都挺靜音的,在臥室基本沒有聲,但是對於臥室的魚缸,氣泡聲也挺大的,你可以考慮伊罕的氣頭;

加熱買個隱形的或者數顯的都行,最主要的是離水斷電,以防萬一啊。價格我就不算了,淘寶一查很容易的。好看,好用,但是濾筒畢竟物理過濾能力很低,所以密度還是不要太大的好。

最後我想說說 說過一萬遍的開缸流程:

濾材先洗乾淨,用水衝到不渾濁即可,這個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泡了,因為在高錳酸鉀的水裡泡過我覺得洗不幹凈。

新買的缸和需要泡在水裡的都放缸里,泡一周,如果你願意加高錳酸鉀,就加一些,水淺紫色就可以,我一般就是自來水泡,一周之後全倒掉,如果有高錳酸鉀,一定要洗乾淨。這個過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去掉缸或者器材中可能會對魚有傷害得物質。

然後把該連的都連上,直接自來水裝滿,過濾打開,除了燈和加熱全都通電,開始空缸跑3天,從現在開始,就不能再斷電了。過濾一定要開24小時,否則和沒有沒區別。這個過程主要是除氯。

然後加硝化細菌,加水質穩定劑,打開加熱,設定在24度左右,開始養水。養水得時間我覺得越長越好,我一般是1周左右下闖缸魚,我說的是闖缸魚!!!下兩個,這種狀態下,基本不會死,就是用來培養硝化的。

闖缸魚養半個月沒問題,好了,你可以開始買魚了。魚不要一次加太多,每次對缸內進行生物調整時,都會伴隨著一次硝化的崩潰和重新建立,所以一次加太多,會導致水質震盪過於劇烈,造成死魚。

開缸說完了,剩下的就是過水了。魚店裡的魚缸和你家裡的魚缸包括水、溫度、水質都是不同的,而魚在進入你缸里之前,一定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就好像直接把一個生活在平原的人扔到高原上,如果無法適應,就死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魚都要過水。過水的基本原理就是將裝魚袋子中的水逐漸改編為缸內的水,這個過程越久,對魚的刺激越小,成活率自然越高。

只有幾點要注意,如果很久,則袋子內需要充氧;水質改變前,先改變溫度;不要把別人缸里的水帶入自己缸里。

還差個換水,我個人比較相信穩定的水質才是一個好的生存環境,這樣一個原則,所以我只有每周更換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水,當然,你就算不換也沒事,最長我有過2個月沒換水,只補水,啥事沒有,前提是強大的過濾。

這裡還要再強調一次的就是,注入水一定要慢,不要往魚身上澆水或者衝著魚倒,原理同過水。

我希望這會是某些人接觸水族的第一篇啟蒙貼,你看過這篇帖子或者不會養多好,但是肯定能養活大部分魚了。

over,感謝看完 沒想到寫了這麼多,申精吧!

追加過水操作流程

過誰的核心思想說過了,但是有魚友說說的不明白,所以再說兩句。對於不同的魚,過水的精細程度,注意事項差別很大,這裡只說基礎的。如果買回魚的袋子有氧氣,不開口,直接泡缸里15分鐘。

如果沒有氧氣,泡缸里5分鐘,緩慢敞開袋口,再泡10分鐘。然後向袋內兌入原袋水量的三分之一水,要緩慢兌入,不可直接衝到魚身上,在等5到10分鐘。重複上面操作,3到4次。如果袋內水滿,就倒掉,切忌不可倒入缸內。

這個過程重複次數越多,每次兌入水量越少,則魚成活率越高。當袋內基本為你缸內水的時候,就可以將魚撈出,放入缸中,動作要輕,大魚應該用手,避免掙扎時刮掉魚鱗。

然後將袋內水扔掉。新魚入缸一定要關燈 停食三到四天。切記停食!!!!魚餓不死!!

追加一些上文提到的圖片 一切圖片來自百度 如有違規請提醒

濾筒 需先加滿水 再通電 連接比較麻煩 請仔細看說明

貴的濾筒有不用加滿水的

加熱棒 需要完全浸入水中使用

瀑布 好處是靜音 壞處是過濾能力最差

正常潛水泵

三合一潛水泵 不建議使用 如果用了 請把噴氧口堵死 因為剛吸上來得髒東西 會從噴氧口噴出去 造成二次污染

這是普通上濾 基本只有物理過濾能力

這個是溢流上濾 生化過濾能力不錯

這是滴流 性價比最好的 但是這個圖是舊款 如果新買就買帶培菌倉的 也就是溢流那一層

普通水妖精 建議使用這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199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