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百科怎麼用好硝化細菌

水族百科怎麼用好硝化細菌

老一輩的觀賞魚飼養家們,有自己的一套經驗。

比如,養魚先養水,新缸不能立即放魚,要放些小魚小蝦「闖缸」;建缸時最好用一塊老缸的濾棉,或者老缸的沉木;清洗濾棉不可用力揉搓,等等。

當時的觀念是,想魚兒活得好,要先把水養「老」,上面這些做法都是讓缸里的水快速變「老」或保持「老水」的訣竅。

那麼「老水」里都有什麼呢?隨著魚友們專業水平的提高,越來越注意到水中看不見摸不到的微生物——細菌。

所謂的老水、好水,就是一個平衡的微生物群落。

自然界水體寬大,具有強大的調節功能,我們並沒用留意到這些微生物的存在。

而在魚塘或水族箱中,水體較小,魚只密度相對較高,這些微生物的作用就更突出了,甚至是保持良好水質的關鍵。

而這裡面最關鍵的,當然是硝化細菌。其實硝化細菌的培養並不是什麼新技術,在水產養殖業中已經研究和應用多年。

特性一:高氧

硝化細菌的硝化、亞硝化作用需要大量的氧氣;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不僅可以讓魚兒活的更健康,更可以為硝化細菌提供充足的能量,來分解水中的毒素。

同時我們知道,一旦水體處於缺氧狀態,硝酸鹽就會被還原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和氨,還會產生另一種有毒物質——硫化氫,後果相當可怕。

因此對於水族箱來說,一套強大的供氧和過濾系統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常覺得新手問魚缸的過濾是不是需要24小時開著這樣問題很低級,但如果不了解上面這些,誰能說清楚為什麼過濾要24小時開著呢?

目前水族箱常用的過濾系統,其基本原理都是儘量提供硝化細菌需要的環境。

如,滴流式過濾系統,水慢慢以滴流方式通過大量堆放的濾材,既減緩了水流速度,又儘可能地讓水接觸空氣,為硝化細菌提供氧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過濾系統;

而水妖精的利用氣動原理,在打氧的同時,帶動水通過生化棉等濾材,也為硝化細菌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場所,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過濾系統,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高手一個缸一隻雙頭水妖精就搞定的情景。

特性二:附著物

硝化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附著物。和魚塘相比,水族箱的好處是可以配備一套強大的過濾系統,這是培養硝化細菌的好地方。

所以在水族箱中我們經常用生化棉、生化球、陶瓷環等附著性好、多孔的材料,儘量增大濾水面積,讓更多的硝化菌生活。

目前市面上的濾材有很多種,但最常用的就是生化球、陶瓷環等。

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濾材的作用就是增加附著面積,讓單位體積內有更多的硝化細菌生存。

濾材主要看附著性,只要是無毒,中性,耐腐蝕,多孔,易附著的材料都是良好的濾材。

現在一些產品宣稱採用特殊技術使表面積增加幾十倍,有的甚至宣稱採用納米技術,遠紅外技術,這些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濾材的生產,早已是幾十年的成型技術,廣泛應用於水產養殖、水處理等行業,所以只有質量好壞問題

(如雜質含量、毒性、附著度、硬度等),其他的所謂高科技基本都是噱頭。

特性三:繁殖慢

硝化菌的生長和繁殖是極慢的,大約需要10-20多小時才能繁殖一代。

而把有機物分解為氨的異養細菌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就可以繁殖一代。

建缸初期,我們會放進去一些闖缸魚,製造些有機物以培養硝化細菌。

但在硝化系統沒有穩定之前,由於異養細菌的大量快速繁殖,這些有機物通過氨化反應被分解,而此時硝化細菌的增長很慢

其亞硝化、硝化作用遠遠跟不上氨化反應的速度,造成氨濃度的急劇升高,氨中毒、以及氨化過程中消耗大量氧氣導致的缺氧,最容易導致魚類死亡。

在頭幾個星期里,我們要讓硝化細菌大量繁殖直到它們能夠及時分解處理水中不斷產生的氨和亞硝酸,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養水」。

在水差不多養好後,我們將要養的魚放到缸中,這樣缸中又增加了更多的有機物來源,硝化細菌需要繼續繁殖

直到有機物的產生-氨化-亞硝化-硝化達到一個平衡,所有產生的氨和亞硝酸鹽可以很快被足夠數量的硝化細菌分解,濃度保持在接近於0的水平,硝化系統就建立好並且穩定了。

在硝化細菌自然繁殖的情況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4-6周。在當今高效時代,幾乎沒有人有耐心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去養一缸水,很多人不得不冒著風險提前進魚。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快速建立硝化系統,在開缸時人工添加一定劑量的硝化細菌是必要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說硝化細菌製劑。硝化細菌製劑作為一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業也應用了多年。

其生產原理和其他生物製劑一樣,通過定向培養篩選有益菌種並富集起來,採用一定工藝製成可儲藏運輸的形式。

目前市售的硝化菌劑主要有兩種形式:液態(活菌)和乾粉(休眠菌)。

早期的液態硝化菌就是富集的硝化菌發酵液,顏色較深,有一點腥味,有的打開會聞到一股臭味,這是由於菌液中的厭氧菌在缺氧條件下產生了硫化作用,生成硫化氫所致。

由於液態菌都是密閉包裝,在這種低氧甚至無氧條件下,硝化細菌只能存活很短的時間,很快就會死亡。液態菌的優點是活菌,入水後可很快發揮功效,短期內明顯改善水質;缺點是無法長時間保存。

為了延長硝化細菌的保存期,人們又發明了乾粉休眠硝化菌,將硝化菌液做成乾粉,在乾燥條件下硝化細菌會進入休眠,存活期可長達2年。

這種乾粉易於保存和運輸,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硝化細菌製劑,缺點是因為處於休眠狀態,入水後硝化細菌不會立即工作,而是要經過活化,3-5天才能開始生長繁殖,逐漸發揮作用,所以對於水質急劇惡化,需要立即改善的水體是不適用的。

目前水族市場上液態硝化菌製劑魚龍混雜,特別是某些低端的液態菌,從經過出廠、運輸、零售等環節拿到我們手中,裡面的硝化菌早已死亡,剩下的培養液由於其他厭氧細菌的作用,也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加入魚缸中恐怕只能起到更壞的作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也出現了部分高端液態菌產品,這種液態菌無色(或顏色較淡)無味,在保持硝化菌活力的同時,能夠將細菌的活性延長到半年甚至一年。

此外,還有部分號稱「液態硝化細菌」的產品,實際是硝化菌的培養液(有深色的,也有無色的),裡面並不含硝化細菌,其作用就相當於開缸時我們人為加的一點污染物,用來為硝化菌提供生長的營養。

由於當前液態菌產品的複雜性,很多魚友用過以後沒有效果,甚至水質變壞,從而對硝化細菌的作用產生了懷疑。因此對液態硝化細菌產品必須仔細鑑別,並通過更多的實踐來檢驗。

市售的乾粉休眠菌,雖然都叫「乾粉」,但製作工藝不盡相同,部分低端產品直接將菌液與輔料(麩皮、石灰石等)混合後在一定溫度下乾燥,這種乾粉顆粒較粗,不溶於水,入水後會有較多漂浮物或較大的顆粒狀沉澱,菌株的存活程度較差、雜菌多

高質量的菌粉採用生物製劑常用的凍乾粉技術,將菌液冷凍後在真空下蒸發掉水分,使細菌迅速進入休眠狀態,將生成的硝化菌凍乾粉和輔料混和後製成製劑,顆粒較為細膩,沉澱較少(但仍然有)。

需要注意的是還有些號稱是乾粉硝化細菌的,呈白色、灰白色或晶體顆粒狀,入水後完全溶解,其成分是化學凈水劑或除氨劑,不是真正的生物製劑,也不含硝化細菌,僅適合緊急情況,長期使用對魚體有害。

乾粉型休眠菌可以直接撒在缸中,也可用原缸水化開,在適宜溫度(25-30)下活化24小時左右再添加效果更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168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