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十件事情在四十歲開始做?
X
時光如流水,再不會倒流,把握機會,人生沒有回頭之路!
不惑的四十歲開始做的10件事,看看自己做了幾條,
1. 建設家庭,從孩子教育抓起
40歲,孩子大多已經上了初中,正是人生奠基的節骨眼兒上。不顧一切地抓好孩子的學業,
使孩子在你的40~50歲前有個好大學和就業的好光景。如果孩子沒教育好,只能說明你將度過一個鬱悶的不惑之年。
2. 注重健康,從鍛鍊身體抓起
40歲,無論如何,你的身體都將走下坡路,骨骼開始老化,皮膚開始鬆弛,肌肉開始鬆軟,此時,糖尿病高血壓膽囊炎等很多病症找上門來。鍛鍊吧,再不鍛鍊就將晚矣。
3. 多回家看父母
40歲,你正當年,父母卻開始衰老。不出多少年,父母將永別你。多看看父母,多孝敬一下老人,多享受一些天倫之樂。記住,父母在,自己的心態才永遠年輕。記住,你對父母的態度,就是將來你的孩子對你的態度。
4. 找准方向,踏實前進,珍重事業,不許失敗
40歲,你的事業方向已經定型,此刻,無論是就業還是職業,切勿冒進。記住,這個年齡經不起失敗了,一旦失敗,東山再起的機會非常少。因此,不要眼饞別人的職業和事業,不要眼饞別人的收入。
5. 放棄點,再放棄點
我們不再是年輕人了,記住,一旦有繁雜的事務影響你的健康,那就要放棄事業,放棄前程,放棄金錢,放棄利益。學不會放棄,就將失去更多。一旦身處「緊急避險」的境地,就必須捨得放棄。
6. 無論婚姻怎麼不溫暖,都不能輕言放棄
老夫老妻,即使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生活也已經磨合得水乳交融,因此,萬萬不可遇到婚外的感情誘惑而捨棄家庭。糟糠之妻是個寶,是最疼你的人。如果感嘆感情不好,那說明你糊塗,早幹嗎去了你?
7. 得有一份自己的愛好
如果這時候你還沒有自己的愛好,說明你活得太呆板。愛好是生活的樂趣之一,譬如寫作,譬如音樂,譬如運動,譬如休閒等等。40歲,無論你活得多麼累,都要有份愛好使自己動起來。而且,愛好的重要性還在於,你能找到「一丘之貉」的朋友。
8. 有一份浪漫的心情
學會玩,像孩子那樣玩,使自己感受到青春的色彩。你可以像個孩子那樣,有一份童心。必要的時候,可以玩得忘記回家。不過,無論如何,玩不可太瘋。尤其不要玩感情,學會隱忍,學會安全,學會保護自己,不可玩火自焚。
9. 記住,必須有一份積蓄
老人馬上就老,孩子馬上就上學,必須有一筆積蓄了。老人病了,需要你的積蓄來支撐老人的壽命。孩子上學,需要用你的積蓄去成長壯大。如果你沒錢,那就繼續過苦日子。沒辦法,這是命運安排的,抱怨無用。
10. 心如止水,不可激動
記著,不惑的年齡,就是說明你把人生看明白了。因此,如果面對一股誘惑,如升官發財婚外感情非法收入等等,你都要想明白,自己能不能擔當某些不良的後果。所謂從容,就是把一切都看明白了,不再浮躁,不再羨慕別人。就是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清楚,自己是什麼身價。
人生三不鬥:不與君子斗名,不與小人斗利,不與天地鬥巧。
人生三不爭:不與上級爭鋒,不與同級爭寵,不與下級爭功。
人生三修煉: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的下,走得正行的直。
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
人生三為: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
來源:政商內參公眾微信號:zsnc-ok
人生最重要的六個5年,你需要做些什麼?
人生很奇妙,有時候成敗真的很難說,只能盡人力,聽天命。關鍵是,不能糊裡糊塗的過一輩子,只要頭腦清晰,全身心地投入,無論成敗,此生無憾。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數十年的旅程步步走過,芸芸眾生在此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人:糊裡糊塗。既無目標也無追求,渾渾噩噩終其一生。
第二種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一會雄心萬丈,一會隨波逐流,幾經起落,最後自認平庸,仰天長嘆:「此生運氣太差,如果有下輩子,定當如何如何。」
第三種人:出去少不更事和老糊塗的兩個階段,而在人生路程的關鍵時段,始終頭腦清醒、目標明確、行動有力。不用多說,他們的人生最有價值,也最有收穫。
第一種人,我們忽略不計,因為他不想有所成就,更不用說創業,誰也強迫不了他,他也沒有改變人生歷程的慾望,根本想不到創業。
我要講的就是第二種人如何成為第三種人,即幫助想成功的人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生中真正有效的時間不多,做事業的黃金時間基本可以確定為25~55歲。(看看你現在多少歲了!)25歲前是受教育和準備的時間,55隨後就要逐漸推出歷史舞台。所以,人這一輩子必須考慮到一個問題:「如何利用有效的30年時間,獲取人生的最大收益?」
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經不起揮霍,需要科學規劃,小到一家公司,大至一個國家,都有五年計劃、十年計劃和年度計劃。
我們一輩子的有效時間大致以看成30年,就是說,按人生的規律性的軌道,可以制定6個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給自己定位。(25~30歲)
我到底是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特長?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哪個行業適合我?什麼項目市場大、投入小、風險小、回本快、利潤高?在這個階段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儘快的給自己一個準確合理的定位。
第二個五年計劃:在你所在的行業中站住腳。(30~35歲)
在這個階段,你要解決基本的生活問題,有一個安定的心態,逐漸積累各種資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和人脈關係等。
第三個五年計劃:成為單位的骨幹、行業的專家。(35~40歲)
在這個階段,你要在你所在的行業獲得較高的位置,有一定的實力,可以調動很多資源,找到做事業的感覺。有成功人士的感覺,並獲得社會的認可。
第四個五年計劃:叱吒風雲。(40~45歲)
這時候,你的生活要上的台階是從小康到富裕,進入社會的精英階段,在行業中要有影響力,正是縱橫捭闔、呼風喚雨之時。
第五個五年計劃:把持大政方針。(45~50歲)
在這個階段要發展和守成並重,不過也因人而異,有的人還高歌猛進,有的人則求穩持重。基本上要把持大政方針,放手讓年輕人打拚了。
第六個五年計劃:五十而知天命。(50~55歲)
一般來說在這個人生階段,個人的創造力和經歷都在走下坡路,以現在的社會節奏,多數到了退位讓賢的時候,當然也有老當益壯之士,此類人不在此列。
以上所說是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而且還要再做細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都要有具體的計劃和安排,將目標化整為零,將時間化零為整,如此這般,不枉此生!
活著,就這幾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諸如:
上不上班、吃什麼東西、開不開心、結不結婚、要不要幫助人……
自己能安排的皆屬之。
一件是「別人的事」諸如:
小張好吃懶做、小陳婚姻不幸福、老王對我很不滿意、我幫助別人,別人卻不感激。別人在主導的事情皆屬之。
一件是「老天爺的事」諸如:
會不會颳風、地震、戰爭、開悟、成道……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都屬於老天爺的管轄範圍。
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
忘了自己的事,
愛管別人的事,
擔心老天爺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很簡單:
打理好「自己的事」
不去管「別人的事」
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這只是靜心在「哲學」上的詮釋,知道並不代表你能辦到。
除非你能進入「靜心狀態」去「觀照」,你就會「如實」發現……
天底下真的只有這三件事:
「自己的事」
「別人的事」
「老天爺的事」
當你讀完這篇文章時,希望你可以將它傳揚出去,傳播一些積極正面的信息,讓世間多一點愛。
免責聲明:該博文根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