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
時常聽到許多喜愛運動的朋友,在運動期間受傷了,
或是平時關節或肌肉有些不舒服,
他們常常都會問一個問題:「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
在討論該冰敷還是該熱敷之前,
我們要先瞭解冰敷與熱敷有什麼功能,
會對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隨後才能進一步解釋使用冰敷與熱敷的時機。
冰敷
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
因而降低了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
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度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
低到10度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熱敷
熱敷則可以提升肌肉溫度,使局部血液循環增快,加速組織新陳代謝,
有助於移除肌肉疲勞或傷後所產生的堆積或炎性物質,所以有消炎的作用。
因此,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的時候,
此時肌肉或是韌帶剛剛受到劇烈的衝擊,
可能有撕裂、挫傷,
並伴隨著微血管出血、發炎等症狀;
這時就需要冰敷來抑制出血及發炎的情形。
以冰敷袋裝冰塊直接置於患部上,或是用塑膠袋裝冰塊,
再以毛巾包覆後置於患部,
一次冰敷約15~20分鐘,
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約1~2小時再一次。
冰敷的階段長短,要看傷勢的嚴重性而定,
並非制式的說法:「前三天冰敷、三天後熱敷」,
若是患部仍持續腫脹,冰敷就要繼續進行。
當腫脹的情形已經減緩或停止,這時就可以開始進行熱敷,
促進血液循環、組織代謝速度,讓患部的發炎物質儘快移除。
若受傷部位是末端肢段,例如手腕、腳踝等,
建議前臂與小腿部位也可以同步熱敷或按摩,
目的是放鬆肌肉與韌帶,讓關節不要太緊繃。
一次熱敷大約是20~30分鐘,溫度大約在45度左右,不要過熱,避免燙傷。
冰敷與熱敷都是很方便且有效的物理治療方式,
也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對患部交替使用喔!
冰敷與熱敷的時機正確,傷勢可以馬上被緩和下來,
並且有效的恢復。如果使用時機不當,
甚至會使傷勢更加嚴重呢!若有時間,還是去給專業醫師檢查一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095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