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調四釣二?揭示浮漂調釣精髓
浮漂是垂釣者觀察或掌握魚情的一個醒目的標識工具。浮漂在垂釣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最為關鍵的,它能測試水的深淺(調漂前先找底),能掌握觸動魚餌的魚體大小,能知道釣點是否有魚,還能知道魚鉤上是否還有餌料。浮漂就是釣魚人的「眼睛」。
如今,市面上的浮漂越來越多姿多彩。但是,漂亮漂與好漂之間並不能划上等號,漂的好壞由材質決定。當然,一支好的漂同樣要求釣魚人要自如地調整與運用,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一、靈敏不是唯一標準,調釣很關鍵
如果仔細觀察,大家都會發現,很多釣友在選購浮漂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動作:把漂放在手上轉動,讓漂在其他介質上轉動,又或者是把浮漂放在玻璃櫃面,吹一下口氣,觀察其滾動狀態。這種做法,是為了仔細考察浮漂的三個部分漂尾、漂身、漂腳,是否在同一軸線上。如果三部分不在同一軸線上,轉動或滾動的時候漂會晃動,這樣就認為浮漂的靈敏度一般,垂釣時給出的信號就會不準確。其實小編認為一支浮漂的同心度只要不是很偏,基本不會影響坐釣,建議咱們釣友們應該專注於對浮漂的調釣上面的研究。
另外,在選購浮漂的時候還要看它的做工是否精細,防水漆塗得是否均勻,漂尾、漂身、漂腳的結合部位是否平滑吻合。釣魚人還可以用手摸漂身,看一下漂身是否順暢,有沒有凹凸感。而在同樣材質和同樣號數的漂裡面,更加輕的浮漂品質更好。另外,漂身有兩瓣和四瓣之分,瓣數越多漂體就越圓,價格也就越貴。同時,每一支浮漂都會塗好幾道防水漆,在上一層晾乾後,磨平再塗,以填補毛細孔。反覆這道工序,才能使浮漂平滑且不吸水。
值得一提的是,浮漂是否靈敏並不是衡量一支浮漂好壞的唯一標準,還要根據強度、承載力、穩定性、抗風浪能力、價格等多種因素來選擇。
二、靈頓分析,巧用浮漂
學會了調整浮漂,幾乎就學會了台釣技巧的一半。漂的調整指的就是調目與釣目的調整,也可把它叫做調目與釣目的靈敏與遲鈍。因此,調漂也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種方法:「調靈敏釣靈敏」、「調靈敏釣遲鈍」、「調遲鈍釣靈敏」、「調遲鈍釣遲鈍」
注意:以上四種情況分析都是以調四目為基準,進行靈頓的比較。
如何定義「調靈敏釣靈敏」呢?「調靈敏」就是把浮漂調至漂尾露出水面超過四目,這就叫「調靈敏」(調的時候一定要空鉤不掛餌,雙鉤要離底)。而「釣靈敏」就是雙鉤掛餌,把漂尾調至露出水面少於二目(一目半或平水)就叫做「釣靈敏」。
至於「調遲鈍釣靈敏」,則與上述情況剛好相反。就是把漂尾(空鉤狀態)調至露出水面少於四目,這就是「調遲鈍」。
由於在垂釣的過程中會遇到天氣、魚種、魚的個體大小等不同的因素影響,浮漂就要隨時做調整。假如有魚吃鉤,但揚竿數次而不中魚,那就是漂調得過於靈敏。可以選擇把浮漂往上拉,使其釣目增加,變成「釣遲鈍」。
如果有魚吃鉤,但浮漂動作不明顯,卻揚竿中魚,很顯然就是調得過於遲鈍。只要把浮漂往下拉一點,使漂尾露出水面少一點即可。如果兩種做法都不太理想,那只能選擇重新調整浮漂了。
三、應視情況而定
學會調漂後,就要知道如何合理的運用了。
如果當天受氣候、水質等各種原因的影響,魚口不開的情況下,就要使用調靈敏釣靈敏的方法。調好後,魚餌在水下的狀態是一餌剛觸塘底,一餌稍懸起。這種方法常常在夏天氣壓低、氧氣不足,以及冬天魚被凍僵,行動緩慢,肚子很餓卻因體力不支開口很小的情況下使用。
在魚多次被釣上又放回的專業魚池中,以及魚受到異常驚嚇或被引至半水中時,會出現魚吃食很正常但很狡猾的情況,這時就可以採用調靈敏,釣遲鈍的方法。
另外,我們會經常使用「調遲鈍釣靈敏」的方式,至於何時才使用這種調漂法,我們大致可以把它總結為三種情況。第一,「魚打架」的時候,一條也釣不到,偶爾掛到魚尾和魚體。第二,使用大漂小鉤釣小魚時,該塘從未被垂釣過,魚兒不懂得吃鉤。第三,釣到的魚常常是鉤在嘴下邊,而不是在口中。當遇到這三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就要選擇「調遲鈍釣靈敏」的方式了。
選用「調遲鈍釣遲鈍」的調漂法,情況極為特殊。假如魚塘中的魚遊動而不開口,這時就要選擇調「平水」,釣5—6目,只要浮標一有反應就揚竿,往往就會掛魚上岸,收穫十分可觀。
釣魚新手在學習台釣時,接觸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兩個問題:
1、調漂:調四釣二
2、雙鉤狀態為一鉤懸浮,一鉤觸底
首先分析一點:調四釣二並不等同於雙鉤狀態為一鉤懸浮,一鉤觸底,只有一種情況調四釣二的時候才會一鉤懸浮一鉤觸底,那就是雙餌餌重各拉下浮漂兩目。
那麼問題就來了:
1)不管是搓餌還是拉餌,暫且拋開應該用多大的餌團不說,有幾個人能做到每次拉出來的餌團或者搓出來的餌團都完全一樣大,都正好拉下兩目?我反正做不到,而且我估計我再釣10年魚,我也做不到,除非拿高精度電子稱來稱。
2) 拉餌的時候,必然會有霧化,誰能保證霧化過後,雙餌團正好就一樣大,而且各拉下兩目浮漂?我反正做不到,而且估計一輩子都做不到。
3)黑坑玩大鯽大鯉的時候,不管是鯽魚的拉餌還是鯉魚的搓餌,單個餌團都絕對不止拉下浮漂兩目,反正我從未用過那麼小的餌團。
台釣的精髓所在的調四釣二一餌懸浮一餌觸底,並不適合於咱們平時玩黑坑,完全不適合,所以,新手要完全放棄這兩個觀念!
新手朋友千萬不要去研究調四釣二和一餌懸浮一餌觸底,否則可能會讓我們陷入迷茫當中,越研究越迷糊!
三、玩黑坑一般調釣是怎樣的呢?
1、 商品餌料這樣調整
麵食垂釣,餌料比重較大,為了規避黑坑醬層,一般調目都會較大。我一般是調8—10目釣3,4目,釣鯉魚的時候,搓大餌,甚至可以調到10目以上。無論是釣大鯽魚還是釣鯉魚,單個餌團拉下去4,5目問題都不到,具體到雙餌狀態,鯽魚鯉魚都是底層魚,咱們所追求的雙餌狀態一般是雙餌到底,一餌橫躺一餌輕觸底。
2、及時挑逗,增加開口
另外,建議不要刻意去追求精準的釣目以及雙鉤的狀態,而來回的撥弄魚漂,只要魚給口,提竿中魚就行了,原因:
1) 坑底很多時候都是不平的,比如拋竿落點有偏差,坑底不平就很可能造成釣目的變化。
2)餌團的脫落或霧化,比如拉餌,有可能沒有掌握好,過度霧化或脫落造成餌團重量過小,也可能造成釣目的變化。這種時候可以適當的等一會兒,沒口逗一下,然後還是沒口就抬竿換餌。
事實上如果非要從理論上來講,咱們現在用的很多釣法已經不是台釣了,而是大家所謂的競技釣,簡單的說一點區別,台釣而言雙餌觸底已經是最鈍的了,而咱們現在用的所謂的競技釣,一餌橫躺一餌輕觸底則是釣的不靈不鈍,最鈍可以調到鉛墜觸底,也就是說台釣和競技釣對靈鈍的極限定義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085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