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鏈條要是保養不好或使用不得當很快就會壞,
沒了鏈條這輛自行車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說鏈條一樣要好好的保養,
但該如何保養和正確的使用呢?
何時需要保養:
1.變速性能降低。
2.鏈條容易出現卡鏈或掉鏈現象(如鏈條卡入前齒盤)。
3.傳動系統運轉時產生噪音。
4.在坑道或通過某物體時可以聽見鏈條發出咯咯聲。(這表示鏈條太過乾燥了)
5.在一般路面騎行時,至少每個月或每250公里需要保養一次;
在越野路況行駛,則至少每100公里要清潔保養一次。
清潔
每次騎乘後要清潔鏈條,特別是在雨天及潮濕環境中。
注意要使用干布來擦拭鏈條及其配件。
若有必要,可使用舊牙刷清潔鏈片之間的縫隙。
同時清潔前撥鏈器及後撥鏈器導輪。
用刷子清掉堆積在鏈條間的泥沙污垢,必要的話,用溫肥皂水輔助。
不要使用強酸或強鹼性的清潔劑(如鐵鏽去除劑),因這些化學藥劑會導致鏈條受損甚至斷裂。
切勿使用有添加溶劑的洗鏈器清洗鏈條,這種清洗方式絕對會使鏈條受損。
避免使用去漬油等有機溶劑,這不僅會破壞環境也會洗掉軸承部位的潤滑油。
潤滑
每次清潔、擦拭或用溶劑清洗鏈條後,務必加上潤滑油。(不建議使用有機溶劑清洗鏈條)
上潤滑油前,確保您的鏈條是乾燥的。
將潤滑油滲透鏈條的連結部位,然後待之變黏稠或乾燥。
這樣可以確實潤滑鏈條容易磨耗的部位。
確認是否使用合適的潤滑油,您可以倒一些在手上測試。
好的潤滑油,剛開始感覺起來像水(滲透),但過些時間則會變黏稠或乾燥(持久潤滑)
為避免過量的潤滑油囤積阻塞,只須在鏈條關鍵部位上油。
上油後,將可減少鏈條運轉時的磨耗與異音。
在鏈條其它位置只需使用少許潤滑油防鏽即可。
將鏈條表面過量的潤滑油擦去。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後變速導輪、
鏈輪及飛輪等的潤滑。運用同樣的原則去保養及潤滑這些零件。
上潤滑油後,使用干布擦拭鏈條上多餘的油,可避免髒污與灰塵的附著。
在重新裝上鏈條前,記得清潔鏈條的連接處,確保沒有髒污殘留。
如何減少鏈條的磨耗?
鏈條的磨耗程度在於:
1.使用習慣(性能、變速的頻率、車架中心線)。
2.環境(地形、潮濕、乾燥、泥濘、水分、鹽分)。
3.車手騎乘狀況。
4.保養的程度。
預防非必要的鏈條磨耗
無論使用何種鏈條,
為了讓鏈條傳動系統壽命達到最大里程數,
建議一些小技巧:
1.變速時請儘量避免使用最小齒片搭配最小飛輪,或最大齒片搭配最大飛輪等極端檔位組合。
2.變速時,預先考慮路況(例如上坡時,提早變速以避免變換齒輪時,過大的力量附加在鏈條上。)
3.變速時請儘量保持鏈條在大齒盤與飛輪之間的垂直度。
(例如別用最小齒片搭配最小飛輪,或最大齒片搭配最大飛輪等極端檔位。)
4.變速時,預先考慮路況。(例如上坡時,提早升檔以避免變換齒輪時,過大的力量附加在鏈條上。)
5.停車前,請變換到最小齒盤,如此可避免靜止時還需要變速。
什麼時候該更換鏈條?
一般經驗標準3,000~5,000km換一次,
如果每個月1,000km (每周250km左右)騎行的愛好者的話一年要換兩,三次鏈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076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