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中使用的各種滾動軸承(主要是花鼓,中軸,碗組,腳踏),
可以簡單的分為培林軸承和珠檔軸承。
培林軸其實是大家不太規範的習慣稱呼,「培林」是英語BEARING(軸承)的音譯,
培林軸其實是特指採用工業深溝球軸承總成作為滾動軸承的一種軸。
結構可見下圖。
它的特點是損壞時可以通過更換軸承總成來修補。
珠檔軸承是由碗,軸檔和中間的滾珠構成,
它們和花鼓體一起構成一個大軸承,
由於滾珠之間不需要像工業軸承那樣使用保持架,
因此同樣尺寸的珠檔結構軸承可以容納更多的滾珠,
而且每顆滾珠的接觸面積較大,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
還有一種叫 :滾針陪林,是用圓柱體代替球體作為傳動的介質,
優點是強度更大,潤滑度稍有下降。
一般用在中軸,碗組,腳踏等徑向受力很大的地方。
經常有人問「珠檔的軸好還是培林的軸好?」
這個不能籠統的回答,
因為珠檔和培林的結構都有不同的特性和優缺點,可以通過受力分析來說明一下。
受力分析之前,要先說一下軸承的受力特性,見下圖
可以見到,深溝球軸承受徑向力的能力比較強,但是受軸向力的能力很弱;
珠檔軸承受徑向和軸向力的能力都比較強;
而滾針軸承由於徑向受力面積很大,
所以徑向受力的能力特彆強。
綜上所述,
在碗組,腳踏這樣軸向受力不大,徑向受力很大的地方,使用培林和滾針軸承為佳;
而在花鼓,中軸這些地方,除了要受到重力造成的徑向力之外,
還要受到轉向,人力等斜方向的軸向受力,所以使用珠檔軸承為佳。
順便談談珠檔和培林的所謂修復性,珠檔軸可以自由卸開,
所以可以很方便的調整軸承間隙和拆開維護上油,更換滾珠和軸檔零件,
缺點就是軸碗在花鼓體上很難拆卸,如果損壞的是軸碗,就比較麻煩;
培林軸由於採用工業軸承的總成,如果軸承損壞,
理論上更換一個軸承就和新的一樣,
但是由於自行車零件比較小,軸承和軸之間一般都是靠磨擦力結合,
因此要安裝到位需要對軸承的一個面平均施力,
如果對於外套或者內套單獨施力的話,就會損傷軸承的內部軌道以及滾珠,
所以需要專用工具才能很好的安裝。
根據調查,軸承損壞的三大原因就是是安裝不當、密封不好及潤滑不良。
一個潤滑良好,安裝正確,調整周密的軸承或者珠檔,
正常的使用壽命都是很驚人的,
所以大家其實可以不用考慮花鼓的修復性云云,
只要做好保養和維護就OK了。
補充一下:
以上言論中間的珠檔和培林的比較,都是在同等價位中做的比較,
不同價位的軸承,滾珠,滾道的材質千差萬別,沒有可比性。
比如說幾百塊一對的培林花鼓,必然比幾十塊一對的廉價珠檔花鼓要好的多,
但是如果和一千多的XTR花鼓來比,那肯定是遠遠不如的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