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學生分組時積極融入討論

語恩| 2016-05-25| 檢舉

之一:大家來集思廣益喔!

內湖高中英文科Yi-Rung Linda Chen老師來信:

(輝誠按:是英文老師喔!我真是太感動了!昨天妻的學生跟他說,他們班的英文老師有cue張輝誠?(英文老師不知道張輝誠和他們導師是夫妻哩,但學生知道,因為我有帶他們到北一女周邊的古跡踏查過,北一女要辦特色課程忘了周邊這些寶物,實在太可惜了啦!)原來是他們英文老師有去參加台大翻轉工作坊,回來對同學說:「這學期要改變教學方式,因為去臺大聽演講,受了中山女高張輝誠很大的影響!)──哇,太波兒棒了,可見只要能理解翻轉觀念,大家就容易接受啦(也要特別感謝誠致教育基金會主辦這個活動啦)。這個英文老師一定很快就能翻轉成功,因為妻已經在他們班上早就翻轉成功了啦!(妻是最早受我影響跟著翻轉,又是最早遭遇挫折的人,她一直對我說:「你不能解決我遇到的困難,如何能複製、能推廣?」所以我就和妻一起想辦法來幫她逐一克服。現在呢,她翻轉成功了啦!連大家在平臺下載使用的評分表,都是妻做的,因為之前我用的是陽春版,她實在看不下去。)

(好了,現在又有新問題了,如何順利讓大家融入討論,請大家來集思廣義!因為這是社區高中老師遇到的問題!我說過,學生才是主體,不同的學校學生就應該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解決辦法!)

輝誠老師您好:

最近在版上看到分享許多操作上細節的處理與分享

覺得非常受用也得到很多啟發

讓我不斷在檢視與思考自己實施分組討論上課的做法

不過實施以來還是有一些問題,想跟老師請教一下:

我是英文科,一個班上40幾人程度落差非常大,導致討論時還是有不少英文程度低落或本身就學習態度較差的人(例如瀕臨留級邊緣的)還是沒有參予動機(我已使用互評表等等方法...)

而且這種現象也會導致有同學因為不想跟他們一組(怕被拉低分數)而不喜歡分組上課方式

這些態度較差的學生也變成會在討論時間或發表時間偷偷做別的事或玩手機等等,而未仔細聽同學回答

所以班上某些組彰顯不出預期的互助與合作關係....

這是目前感到較困擾的部分

不知老師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嗎?謝謝!!

◎輝誠回答:

有一種分組是,假設有十組,該科成績最差的後十名可以選人,最差同學有優先權,選一人之後,換次差的學生選,各自組成夢幻團隊(你要給成績進步的學生分數獎勵,如最差的學生進步了,就能得三倍分數之類的),這樣也能造出團隊合作相互增強的效果喔。(這是內湖高中華姿老師發明的,我覺得非常適合國中使用!)

另外,讓每個人人手一分評分表,就比較不會有出神的狀況,因為有事情要做!

再來就是班級經營了!你有處罰機制嗎?我有喔!而且我一開始都是非常嚴厲的!我明天把您的問題貼出來,讓大家來集思廣義如何?(還有你學生的分享也很重要哩。)

◎Yi-Rung Chen老師的回信

謝謝您的建議!!

第一種方法我上學期有作過類似的(但我是成績s型抽籤),然後上課換座位,不過學生很不喜歡移動嫌麻煩,我就只有試了幾次,之後就以鄰近座位分,他們就比較能接受。

但我想日後有機會的話會再試試您提的方法。

至於班級經營,確實是我現在較弱的部份,目前只有口頭告誡會扣分之類的,但好像還是會有擺爛的學生,不知老師有較好的處罰方式嗎?

(輝誠按:我會正色責罵,說明他是如何沒有團隊觀念、榮譽心、沒有尊重他人、不懂得聆聽的禮貌!還有:罰站!)

非常感恩您的答覆與分享,雖然我很害羞,但我想還是非常謝謝您願意分享此問題與大家集思廣益,我想大家可以激盪更多想法,謝謝!!

◎昨天吳勇宏老師的回應正好也可以當做呼應。

其實除了製作講義外,我覺得在學思達中老師有時更要能主持,有時亦要正色指正,有時則善誘他找尋答案,才能持續引發學生參與,別害怕成績如何,因為會看到學生產生能力,同時會發現上課學習的風氣在轉變。尤其是學生程度差距大的學校,會發現同學間的學習互助正產生。謝謝學長啦。給你千萬個讚﹝上課看學生為解決題目而搔首踟躕,還真好玩,比自己上得口沫橫飛,學生睡得口沫橫流要有趣得多﹞(輝誠按:沒錯,正色指正!丁亞雯校長來觀課時,我還大罵學生哩!因為學生沒有做好幹部的責任!)

吳勇宏 再提供一點意見,觀完輝誠學長的課後,因為要自製講義,所以我先利用這空檔,向學生洗腦,說明我去觀課的景象與感動,然後分析其中的好處,最後說為了你們好,我想改變,剛好講義做完,才開始翻轉。然後儘量先鼓勵與多指導,也遇到依座位分組後,剛好都是班上成績倒數三名的同學一組,討論都在發呆,這時就主動引導如何找尋重點,觸發思考,慢慢就會討論了。我有時會不抽籤,若不討論或討論不認真,我就直接請他上台,答不出來,除正色指正外,再向全班同學洗腦一次,而成績差的同學引導他找出答案後,我就直接請他上台,說出答案,我就大加鼓勵與接受同學掌聲,讓他有成就。所以我覺得整節課老師要不斷移動,觀看學生討論情況,可以協助解決討論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不敢做其他事。小小意見僅供參考,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 Linda Chen的建議

先翻就對了!以前學校老師也是還沒開始就先找一堆藉口,說明翻轉教學會遭遇多少困難,一開始,我真是費盡脣舌。後來我就跟老師們說,先來看,看完要自己做,做了才產生的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憑空想像的問題我無法討論

後來老師還想出分組時四個人不同加分的評分法,學生們為了加4分,都嘛想盡辦法教會那個程度最差的,讓他上台

補充說明:我們採異質性分組,學生將士相卒,分組討論或搶答解題,給1-4分,也就是程度愈差的回答,得分愈高(輝誠按:這個法子不錯喔!)

當然老師也可以指定要將士相回答,或抽籤決定這個題目由每一組的那一個回答。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辦法滿適合班上程度差異大的國中(國中都是常態編班,學生總是差異頗大)

◎ Zhenjie Hong老師補充:

針對異質性分組,我在國小也是會用這樣的方法,但為避免給人有貼標籤的感覺,我是利用前幾年很紅的變形金鋼電影,將同一組裡程度由高至低分別稱為「博派」、「狂派」、「戰士」;結果較聰明的小朋友都搶著要當狂派機器人,可見青少年骨子裡都流著做怪的血液,呵呵……

(張輝誠 Zhenjie Hong 老師太棒了,這個點子很好,也可以換成烏龍派出所或海綿寶寶的人物哩!當然用文學經典裡的人物更好哩!)

◎ 張翼鵬老師補充:

課室走動和發言時的引導回饋都很重要。除了口頭大力讚美達標的學生,我也分享一個作法,這學期我給每組評分卡(其實就是護貝的兩張紙,正反面1到4分)各組對發言者即時且安靜的翻牌給分,小老師計算記錄,我收小老師的登分表,當堂下課馬上就能公布積分。學生會很警醒,也不必收太多(很難收齊)的評分表。

另外一個小心得是,我儘量要求自己講義的討論題目要有推理性,學生才有資料推敲後解謎的快樂!(後遺症是調皮的二類組下課總喜歡出一些五四三的腦筋急轉彎給我猜,哈哈,互相考,很公平)剛開始還可以請學生劃記眉批講義(告訴我他們推理的過程),再收講義檢查,這樣一來有團體和個人分數壓力(其實嚴格說來也不只分數,很多學生願意承認自己分數低,但鮮少有人能忍受別人評價自己沒思想),學生上課就不敢太游移了。

◎ 吳勇宏老師意見

認同張翼鵬老師所言,討論題目要兼具各種層面,或認知、或歸納、或推理、或應用、或情意,多變化運用也會引發學生討論的興趣

分組上,每次段考後重新換組,我採異質性分組,程度有上、中上、中下,下,每組3-4人(經過我的實驗,最不會出現討論路人甲的分組狀況)。

首先選出能力中上或上、且樂意帶領討論的學生,作組長;第二步,讓組長自己選一個(能力中上或上)適合的配搭,組長會很快樂。第三步,讓能力下的,選一組已經分好的配搭組合(段考前上課討論最認真的先選),這時組長很在意被選上的先後順序,表示出自己這組是否受肯定;最後一個組員由老師隨機安插,在無意中可發現不同組合迸發出不同的效果。

記分上,我參考張老師每組互評1-3分,答案不完整又搶救不成功的時候,開放搶答加分,這時會特別有精神!不同的,我是每堂課公布得分(好讓他們立即檢討表現優劣,對國中生很有效),並轉換成百分記分,累計為平時學習態度的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950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