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如何調理水質嗎?這4個指標值得收藏!
一、水質的可用性指標
二氧化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來水裡的氯氣。這個含量高,就代表這水不能加進魚缸里。我們都需要經過困水的方式把水中的氯氣清除,再進行換水。
自來水中的氯氣,含量要為0,即可使用。
困水方法
1.靜態法:用桶裝自來水,放陽台或者通風的室內,靜置72小時(不能加蓋),等水裡的氯氣自然蒸發掉,就可以使用了。
2.爆氧法:用桶裝自來水,加入氣泵打氧24小時,就可以使用了。
3.過濾法:淘寶一個自來水過濾器(家用直飲型)。一般能直接過濾掉水裡的氯氣,還能過濾一些雜質。如果加上軟水芯還能減少水中的硬度。
4.DIY過濾法:準備一個缸,用三合一水泵或者潛水泵加個雨淋管主要都是以增氧方式除氯。
5.DIY過濾桶:用一個過濾桶,裡面放活性炭,直接過濾自來水。也能除氯。但是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換。
6.藥物法:在一般的魚店裡都有除氯的藥。用桶裝水然後按說明書加藥進桶里,就能快速除氯換水。
困水的方法很多,原則上只要把自來水除氯了,就能使用,而除氯的物理方式常為蒸發或者爆氧,當然實在沒這時間的,可以直接使用過濾器或者除氯藥物處理。
這些方法沒有說哪一個最好,哪一個對魚最好,我們只需要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式就可以了。生活時間比較規律的,可以選擇靜置72小時困水;生活節奏比較緊的,可以選擇24小時爆氧困水;喜歡直接簡單的土豪可以直接使用自來水過濾器。
還有一個誤區:有些魚友用儲水式熱水器換水,以為就困水了,事實上是沒有的。水中的氯都沒地方可以走,蒸發不出去。
當然還有一些魚友比較膽大,直接自來水倒缸里換,而且魚也活得好好的!
總結
所以只要魚沒事,也不需要糾結哪一種方法最好,只要適合你自己就是最好的方法,結合自己的生活規律來選擇。最好買一套余氯測試劑,可以驗一下自來水的含氯情況,這樣就能控制好睏水時間了。
二、水質的優劣指標
氨氮大部分由便便及飼料垃圾經過腐生菌分解而成的,而氨氮會給硝化細菌分解成亞硝酸鹽。由於這兩個指標都是有毒,所以代表著水質的好壞,無論哪個標指的,數值高了,都是代表水質越差,所以這兩指標能接近0。
如果發現魚缸水中的氨氮或者亞硝酸鹽超標,我們應該立即進行以下三步:
一.換水(治標)
換水是最直接減少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的方法,也是最快速的治標方法。對於一些已經嚴重超標的魚缸來說,換水是最好的方法。一般更換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而每次換水不能超過一半,而每次換水周期最短也要隔24小時,因為換水不正當,會引起水質波動。如果一次換水後水質還是不行,應當第二天再換一次。
二.減少垃圾來源(治標)
減少垃圾來源也就是減少喂食量和清洗過濾棉,這樣能大量減少氨氮的來源,減輕生化過濾的負擔。但不能直接減少水中已經轉化成氨氮的含量。不喂食就沒有垃圾,清理過濾棉上的垃圾就減輕垃圾轉化成氨氮速度。這樣氨氮少了,亞硝酸鹽也會變少。
三.加強過濾(治本)
加強過濾,可以通過添加硝化細菌和加大增氧量來實現。如果生化過濾有問題,應及時調整或者改善。主要目的是培養更多的硝化細菌,讓硝化細菌把氨氮和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
怎麼改善過濾?
一般過濾問題,我們主要指生化過濾。如果是物理過濾有問題,最多也就過濾水不幹凈。但生化過濾是處理水中毒物。如果生化過濾有問題,水質基本上就不會好。水質不好魚就有問題,經常發病死魚。
而改善生化過濾,無非就調整濾材,更換濾材,增加濾材!
第一步,調整濾材的擺放。
有很多魚友用上好的濾材,但過濾效果卻沒想像中那麼好。問題多數在於擺放濾材上,一定要做到水流均勻,濾材中沒有明顯的間隙,用袋子裝也不能產生任何的間隙。就算小小的間隙,這樣會導致大問題分鐘水流過去,而不經過濾材。
下面這個就是因為濾材擺放錯了,導致亞硝酸鹽超標!
如果調整了濾材,過濾效果還是不行?那就要走第二步了
第二步,更換質量好的濾材。
通過把差的濾材換掉,換一些表面粗糙多孔的,體積細小的濾材,質量好的濾材,相當於增加了寄存細菌的面積,讓硝化細菌有更多的空間繁殖,硝化細菌多了,過濾效果就好了。
如果以上兩步都已經做好,但過濾效果還是不行,就要走第三步了!
第三步,增加過濾空間。
一般的生化過濾最好有魚缸的十分之一,做到一升濾材處理十升水這個標準。如魚缸是150*60*50(水位)的大小,那魚缸就有450升水。生化過濾要有45升的大小。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生化過濾(存水的空間)沒有45升大。那麼就要想辦法增加生化過濾的空間來提升過濾效果了。
這就是成品缸直接增加一個自製的滴流上濾。增加過濾空間來放更多的濾材來提升過濾效果。
就像成品缸的上濾,就算把濾材調整好,用上最好的濾材,過濾效果還是沒能滿足你的養魚要求。像常見的魚友會增加一個反氣舉或者過濾桶。有些會弄三層滴流,更有一些直接改底濾。原則就是想辦法增加空間放濾材,放更多的生化濾材,有更多的硝化細菌,過濾就自然更好了。
總結
只要生化過濾系統完善,過濾里有足夠多的硝化細菌,一般氨氮和亞硝酸鹽都不會超標。因為產生多少氨氮和亞硝酸鹽就轉化多少硝酸鹽。當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都接近0時,水質就是好。起碼達到了能養魚的基本條件。
三、水質的新老指標
硝酸鹽是一般生化過濾最終的產物,此數值越高,魚缸越容易長藻,越容易長細菌。反過來接近0,就是代表這缸水是新水。
濃度高(養老水)
硝酸鹽
濃度低(新水)
無論你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有多少,只有要有硝化細菌在,最終都會轉化成硝酸鹽。
一般的新手認為硝酸鹽濃度高了,就是水質不好。事實上魚長期生活在高濃度硝酸鹽的水中,是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水質就慢慢變老了,並不是說濃度一高就是老水,而是需要一段時間才養出老水。
魚缸中的硝酸鹽濃度高了,會有什麼表現?
1.長藻
水植物會吸收硝酸鹽,雖然吸收的速度不快。但只要你的魚缸硝酸鹽濃度高了,再加上魚缸開燈4小時以上,魚缸壁上都會長藻。燈光夠強,就會長綠藻,燈光弱就長褐藻,也有長黑藻的情況出現。大家也不必要擔心,魚缸長藻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使用過濾有段時間,生化過濾正常的工作都會有,一般放清道夫或者自己刷缸就可以了。
2.水中微生物和細菌
只要魚缸長藻了,慢慢就會出現一些微生物,如水蚤。我就試過,特別是水草缸,只要養久了,各種微生物都會生長出來。除了蛋白蟲,其它都是反應水質良好的體現。
而除了微生物,還有水中的各種細菌含量,也會比新水多。如果打理不當,就很容易爆發細菌性的魚病。所以一般的新手都不適合玩老水,這就是為什麼流氓在教導新手養魚的時候,經常要求他們每周換水,儘量保持水質新一些。這樣至少發病率低,等你練手成功再慢慢試著養老水。
3.水體偏黃綠色
由於老水是需要時間養的,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硝酸鹽慢慢給藻類吸收,而燈線足的時候多會綠色,光線不足就褐色,一個魚缸總有光強光弱的地方。所以時間久了,水會發黃髮綠。
怎麼調整新水和老水?
控制硝酸鹽的濃度,就能控制水的新老程度,而控制硝酸鹽濃度的方法無非就三種。
1、換水
換水是減少水中指標濃度的方法。是最直接和最有效果的
2、植物吸收
通過養水草或者水培植物來吸收水中的硝酸鹽,雖然效率上沒有換水這麼直接,但多少都有些效果。
3、反硝酸
這個方法比較複雜,成本也高,效率還一般。主要原理是把硝酸鹽還原成氨氮,但需要的條件比較多,最常見的底床是一個反硝系統。
以上這些都是能控制硝酸鹽濃度的方法,沒有說哪一種最好。就看看哪一種最適合你自己使用。
魚缸的水,新好還是老好?
答案是,水的新老都無所謂。關鍵在於你想要新水還是想要老水。
每種魚喜歡的水質都不一樣。同一條魚,在新水和老水中,表現的狀態也不一樣。所以新老沒有分好壞,只看適合不適合你家的魚。比如那些七彩高玩,每天給魚缸換三分之一的水,水中別說硝酸鹽,就連氨氮和亞硝酸鹽都極少,因為他們需要用新水是刺激魚生長。而像羅漢,珍珠系的喜歡新水,金花系的就喜歡老水。有些高手養金花羅漢一年頭到都不換水,只會把蒸發掉的水補進去。
老水中的細菌眾多,如何打理才能控制它們,不讓病菌爆發?
其實魚缸和我們人的世界一樣,都是有細菌的,而細菌也會好的和壞的。有益菌能幫助魚兒更健康的成長,如硝化細菌和EM菌。當有益菌菌落的數量夠多夠大的時候,病菌會給壓制住,當魚的狀態差,這些病菌才有機會發作,就像人的感冒。這就是為什麼水好的時候,魚打架打傷了,只要換換水下點鹽,也很快沒事。而水質不好的時候,就算不打架,魚也很愛生病。
總結
水的新老沒有好壞之分,想要新水就多給魚缸換水,想要老水就減少換水周期和換水量。在生化過濾好的前提下,高濃度的硝酸鹽是不會引起魚的不適。弄好了過濾達到養魚的標準,但要養出一缸好的老水,就要考驗養水人的功力了。
只有生化過濾不好,你不換水,魚的狀態差了,那你應該驗一下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是否不合格。
四、水質的特性指標
PH和TDS的數值只是代表著水質的特性,這兩個數值沒有說多少才是最好,也沒有規定多少是正常,只有適合不適合你家的魚。
PH數值
定義:pH值值7為鹼性。
調整方法:
1藥物法:叫PH調高劑和PH調低劑。只要按說明書使用添加,都能把水質調整PH。但每日調低或者調高範圍不可超過0.5單位的Ph值。PH波動過大,魚會休克的。所以要小心使用。
2濾材法:通過擺放具有鹼性或者酸性特質的濾材,來調整水中的PH值。如鹼性的有珊瑚骨,酸性的有沉木、欖人葉和火山石。當然火山石也有鹼性的,還有市面上能買到真的火山石也挺難的。
關於TDS
以碳酸鈣濃度表示的硬度大致分為:
0~75mg/L 極軟水
75~150mg/L 軟水
150~300mg/L 中硬水
300~450mg/L 硬水
450~700mg/L 高硬水
700~1000mg/L 超高硬水
>1000mg/L 特硬水
調整方法:
1藥物法:超級黑水。只要按說明書使用,有一定的軟水效果。至於硬水效果的藥水就還沒有。
2濾材法:
想硬水,可以使用一些原石濾材,如麥飯石,珊瑚骨。
想軟水,可以使用軟水樹脂,沉木,欖仁葉等等。
藥物法是比較直接快速調整水質的特性。如果使用放濾材的方式去調整,需要隔幾天測一次。因為濾材需要時間去改變水質的特性,不像藥物這麼直接。沒耐心的人可以使用藥物法,有耐心的就用濾材法。
註:無論哪一種方式,都不能過於急功近利。水質的特性每天的變化量不能太高,水質突然變化太大,魚會一下子受不了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嚴重的就是死魚。這些數值都沒有一個標準,你的魚缸里的水標準是由你自己去定。你想它多少,就去調整到你想要的效果。
總結
流氓一向推崇一種懶性養魚,對於PH和TDS也是抱著無所謂的心態,可以說流氓從來沒關注過魚缸水質的PH和TDS,只因這些不會影響到魚的生死。在不死魚的前提條件下再去追求養好魚,就算把喜歡酸水的魚放入鹼性水質的魚缸里,也不會因為PH而死掉。而基因好的魚,自然好,而不會因為你一度兩度的PH所產生大的變化。當然也有一種魚友比較喜歡追求這些數據,調整的方法已經以上面介紹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