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胎真的危險嗎?!

光頭胎真的危險嗎?!

與其他品項的車胎相比,公路車常裝配的光頭胎,光頭胎重量輕,可以減輕車的重量,騎起來輕鬆。速度快,因為輪胎比較光滑,所以阻力比較小。抓地力好,很多人認為光頭胎很容易打滑,其實這要看路面而定,在山路上,石子很多,齒胎的抓地力絕對要比光胎好;有水的地方,若用全光胎(也就是沒有排水溝的,比如第一種),胎面和地面會形成一層水膜,很容易打滑;但是在光滑路面(如平整的水泥路和平整的泊油路上),光頭胎與地面很好的貼合,抓地力很好!但果真如此嗎?在享受「它」帶來的速度感之前,實際上路時,車友們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緊急煞車是大忌

從使用方式來說,車友們首先應避免顛簸、粗糙的路面,除此之外,騎乘當中的緊急煞車,是車胎的最大殺手。除了制動時不應有」煞單輪「的情況,在下坡路段,也應該採取點放的方式,否則在煞死的條件下,長距離拖行很容易爆胎,影響騎乘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使用光頭胎產品,在下坡時的制動尤須注意

二、光頭胎怕下雨天

光頭胎的造型,在乾燥路面的制動效果最佳,不過一旦遇上雨天,會在輪胎與路面之間產生水膜,在花紋設計較為簡潔的情況下,勢必削減其制動及過彎時的操控能力。因此,速度的調配與安全距離的控制,是騎乘中必需意識到的課題。以環島為例,課長就不建議車友使用光頭胎,而是改用加寬,防刺、有花紋的「環島胎」應戰,因為」快「不應是車友購買車胎的唯一考量。

雨天時,使用光頭胎的公路車友,得拉長車輛間的安全距離

三、外胎的更換時機

」里程數「只是外胎使用的參考依據之一,且每條外胎建議的使用里程不盡相同。重要的是,車友們在騎乘前必須做好檢查,判斷車胎上是否有裂痕,及裂痕的實際深度。倘若光頭胎已經快要磨到簾紗層,就是更換的必要時機,「否則,隨時可能會有爆胎的風險。」課長補充道。

無論是競技或挑戰,行前的安全檢查不可或缺

四、後輪磨得比較快

至於氣溫過高的情況,在常年酷熱的東南亞比較常見。據當地的經銷商反應,當柏油路的溫度上看70度時,上路時會有較」黏「的路感,但對於磨耗的影響不大。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後輪約承受整車百分之70的力量,磨耗也會比前輪更快,因此也有店家或車友,會適時將前、後車胎互換,待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即可同步換新。

一般來說,後輪的磨耗比前輪快得多

最後要提醒車友們的是,雖然都是光頭胎乍看之下,都是「光頭」的造型,但每條車胎裡頭的膠料配方各有不同,產品的特性自然也會有所區隔,這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部分。此外,針對胎寬的不同,在轉彎和操控時也會有感,若涵蓋滾動阻力的條件來說,目前以25C的綜合表現最受青睞。購買前,車友不妨分析產品的特性與定位,再參酌個人的使用習慣,方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品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730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