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釣友實戰中對釣竿的一點體驗
這些年,我用的竿子基本都是所謂:輕,硬、挺釣竿
這裡我談談自己對這類竿子的一點感受與體驗
自重輕,重心合理,不頭沉,這類竿子的特點。
輕與強是矛盾的。輕自然讓人想到薄,繼而聯想到強度問題;
但隨著材料和新工藝採用,既輕又強度高,
而且韌性足的竿子出現就不奇怪了!
釣竿強度是很多因素綜合而成,不僅僅是壁薄壁厚問題了
一支好的釣竿,要有順暢的弧形,這就是釣竿設計者最重視的關鍵。
在每一節與每一節之間,不能有「硬角」的情形發生
這上一隻類似S天風竿子
我是反對纖細鯽魚竿子專釣鯉魚,元徑很細手把容易被切
鯽竿釣鯉魚偶爾為之
如果正確使用和操作釣竿的話,釣竿也不是那麼容易斷的!
大多數情況差不多都是人為原因或操作手法失誤!比如:
A: 竿子擺放地下踩斷;
B:竿尖觸到硬物第一節斷;
C1:掛底猛抬竿,輕則插接口松裂,重則斷竿;
C:竿子卡節,往地下猛蹾,也容易將竿蹾裂;
D:無事在家裡玩竿,尖尖不小心斷;
E:調標時候,竿子不向後撤,硬擼太空豆斷;
E1:暴力提竿也是斷竿原因;
F1:上魚後竿子受力角度調整不對,往後用力仰竿;
魚小前幾節斷,魚大後幾節斷;
F:對頭彎時候最容易斷竿尖,且經常是不大不小的魚!
G:手竿中大魚,魚向外衝刺,
另一隻手突然握住手把節中上部,手把上部爆斷;
H:手竿中大鰱魚,如果不是正口,是掛到掛到鰱魚中部時候,若往後硬拉容易爆斷竿,通常是手把中部和相鄰節中段。
I: 抄魚時(或別人幫忙抄)曲臂(手臂沒伸直,竿梢在死角狀態),第一第二節容易斷;這種情況常見鯉魚連口時候;
K:魚竿質量不好,管壁厚薄不均斷竿
······
魚竿其實很柔弱,正確配搭釣組,操作得當,才能避免不幸!
綜合竿:
我比較喜歡用它釣8斤以下的魚。主要是中魚後,比較容易形成一個大弧度,這樣可以根據傳導的力道選擇不同持竿角度,減輕魚的抗爭,減少斷竿和跑魚;而且線組可用小,釣組反應靈敏,把握上魚先機!
高碳竿子釣大魚沒事兒,但在釣不大不小的魚尤其是2斤左右魚時候要小心斷竿!!!2斤左右的魚,它的衝力和速度,瞬間造成超出釣竿薄弱部位承受能力的!所以一定小心小魚沖向自已造成死角的危險情況!
4.5竿子相對於3.6和5.4米而言要更注意手法!
4.5竿子與中魚部位不遠不近,魚可以隨意的向任何方向快速的逃離;一旦魚向自己釣位方向快速移動時,如果杆子來不及快速形成很好的弧度,勢必造成受力死角,一旦超出受力極限斷竿難免,釣竿受力最薄弱的部位,即第二節與第一節接口向下的部位斷。水淺釣場,要重視揚竿,角度大易形成死角斷竿!
抄遛翻的魚,一定小心魚翻身,斷竿多半這時候發生!
小300克以下,可以直接飛;
300克····500克一定不用抄網貼水面拉,
利用慣性和竿尖彈性飛上,這純粹玩技術活,新手還是別勉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521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