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廚師真正的江湖.......

分享知識| 2017-04-19| 檢舉

就從業者的相互關聯性上說,廚師這個行業大概是最奇特的。一個上海的毫不知名的館子和北京一個普通餐廳的大廚,二者可能是同鄉、同門、同菜系,彼此存在對方的手機裡,剛剛聊過微信。

廚師這行的技能邊界與其他行業太涇渭分明,改行難度大。因此他們交流多,如烹飪比賽、同鄉會、師門活動、美食節等,這邊丟了工作,翻開電話本打一通:師父/ 師哥/ 兄弟,我下來了,有地方嗎?

師出名門才算根正苗紅?

干個幾年,手眼活泛點,不難拜到一個師父。這樣除了技能精進,也有了照應。這叫入門師父,其實本事大都是在這個師父身上學的,儘管這個師父最終也許籍籍無名,徒弟卻飛黃騰達。

事實上,也有不少師徒關係是師父提出來的,發現好苗子,想收入帳下是人之常情,再者,師父也需要多培養幾個貼身跟班。文學意義上以技術傳承文化弘揚為抱負納徒的,我至今還沒見過。

一個乾出名堂的廚師,一般都有好幾個師父,入門師父教會基本手藝,工作中再自己修為。在發展的各個階段,或按不同時期交際圈會再拜新的有來頭的師父。厚道的徒弟會徵得前面師父的同意,師父一般也不會阻攔。心急的則私相授受,且第二天就雄雞唱天下:我是xx大師的徒弟。這時候前師父心裡難免失落憤懣。

有沒有徒弟大成,終身卻只有一個師父的?當然有!這種情況一般是,入行早期,幸運地投在某大師門下,或者師傅後來爆得大名。這時候,徒弟一則不需另攀高枝,二則哪敢輕舉妄動。業內宴席上,問某廚師師承何方,假定是大師高足。如果他說:家師三十歲時就喜歡喝賤徒侍奉的龍井。懂行的人則必肅然起敬。如果他說:昨天剛磕過頭,地皮尚溫,這就相對便宜些了。

我的理解是,他們這種做手藝出身的人,大概有個心結:師出名門,根正苗紅。而且,還有一幫師兄弟人脈資源,相互照應。

無磕頭,不拜師

這行老派的拜師還是有講究的。參照梨園行的做法,講究引保代——引師(介紹人)、保師(保證人,保證師授徒學,互尊等)、代師(師無暇時,代授)。拜師時候,師徒憑帖上,引保代要各自簽名,儀式感十足。

幾年前,曾作為一對師徒的引保師。這師父是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的烹飪大師、烹飪教育家,圈內頗有分量。那次拜師儀式上,我一個年輕後生兼做引師和保師,鄭重地在憑帖上簽下姓名。去之前沒想到會這麼隆重,那天休閒裝穿得歪歪扭扭,二不愣登,害臊至今,愧對那日的莊嚴氣氛。

新派的拜師會沒有這麼多繁文縟節,但下跪磕頭同樣不會少。曾作為見證人參加過某上海在京少壯紅人的收徒儀式。在五星級酒店堅硬的地板磚上,以頭點地不算,徒弟腦袋必須磕得梆梆響才算通過。大概師父是希望徒弟牢記師徒關係,刻骨銘心。

拜師會少則幾桌,多則十幾、幾十桌,邀約業內達人、社會名流共同見證。事實上拜師會是師父揚腕的場所——我參加過無數次拜師會,沒記住過一個徒弟的名字,只看到師父風光無限了。儘管這拜師會的開銷必是同批徒弟分攤出繳。

對於年輕徒弟,師父的提攜還是很重要的,這會增加徒弟的就業機會,擴張人脈圈,增加烹飪視野。靠譜的師父會像歐陽修對蘇軾一樣: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師父同輩聚會上,酒酣耳熱之時,便會差人把徒弟從廚房裡叫出來,向人引薦。徒弟則恭恭敬敬挨個敬酒,口稱師叔師伯,求關照云云。

這時,席上常會有個把人暗暗把腰桿挺直兩公分,神情肅穆——他昨天剛被人這樣引薦過。這種負責任的師父,很難得。

「八千弟子」的師門江湖

有一位老哥,行里大師。他居然知道孔子有三千弟子,他的目標是徒眾超過孔子。

現在,據他自己說,徒弟已逾8千。斷定他是認不全的。有個更好玩的業內掌故,據說是真事。某山東籍大師,名噪一時,收徒甚眾。他最紅時收徒一人收費兩三萬。有次在烹飪活動中,大師嚐過某後生作品,大喜,禮賢下士曰:汝善烹佳餚,拜我門下再修高遠,怎樣?後生感動落淚,說:我兩年前就是您親徒弟了呀師父!

徒弟多起來之後,往往還有「掌門人」,其實就是打理師門事宜的。上述山東籍大師還辦過《師門報》。師兄弟之間,師徒之間,師門對外,都有許多人脈、商機與營生。徒眾超孔子的那位大師,不止一次對我說:我這麼多徒弟,師門裡想做個什麼事,每人拿5000,便是幾千萬。帳好算,但真正把人脈錢脈順暢打理出來的師門,我還沒見過。往往還是師門共謀,個人生長。

關於收徒收費這事兒,有一些大師是言明不要的。大多數大師半推半就,沒有亦可,有則更佳。個別大師則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說無欺是因為:你若掏錢,便是我徒——從不計較瓜歪棗裂。曾見過不少文墨欠奉的大師打出過「免費收徒」的告示。「免費」二字包含了多少行內故事啊,坦白得讓人蛋疼。事實上,就算沒有支付人民幣,徒弟還是會為師父付出很多的。逢年過節師父生日等,徒弟紛紛攜輜重登門拜望——師父是吃過見過的人,你好意思提一兜廢物點心來?

市場經濟時代,新派思維下,我沒覺得收徒收費有多麼不堪。師父盛名,蔭及弟子;弟子攜威,高視闊步。這樣徒弟向師父交點錢又算什麼。老教育家孔丘先生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拿十條肉乾來的,我都教了。

小編感言:廚師這個隊伍,對於拜師傳承,相當講究,小編也曾看到過一位大師收徒,跪拜奉茶一樣不少。這是一個發展了幾千年的行業,需要這樣的傳統。也曾聽說某某師傅不肯將拿手菜公布給徒弟,小編以為大可不必。中餐講修為,徒弟修為不到,壓箱底的絕技也學不到。後廚是個江湖的話,也只有靠師傅的開明徒弟的努力,才能將廚藝發揚光大。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師傅強,徒弟更好。

廚師 | 江湖 | 真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181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