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春季釣魚,掌握技巧讓你收穫滿滿!

釣魚技巧:春季釣魚,掌握技巧讓你收穫滿滿!

由於冷暖空氣的對流,春天的風不僅多而且大,五六級風的天氣也經常出現。春風既吹綠了大地,也給垂釣增添了麻煩。那麼,如何才能在春釣中出奇制勝呢,具體應把握以下幾點!

相對來說,早春吃餌比較活躍的有鯽魚、翹嘴白、白條、小麥穗等,鲶魚、鯉魚次之。因此春釣應以鯽魚為主,鯉魚、草魚等順便釣之。如用大鉤粗線專釣鯉魚或者鰱鱅之類,則難有收穫。

【選擇釣位的特點】

找水庫上游、找庫邊淺水區、找水草旁。在大中型水庫中,流入水庫的河,通常有幾條主河道和數十條季節性小溪河組成。這些河水源源不斷地流進水庫,同時帶入 魚類愛吃的微生物和腐殖物,以及充足的氧氣。每當春季來臨時,先是小魚,後是大魚,成群結隊,從冰涼的深水區游向溫暖的淺水區,游向上游,游進水草中,調 節體溫,尋找食物。大批成魚則遊蕩在水草旁邊。因為,水草不僅提供較多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交尾、產卵的安全、隱蔽和溫暖的場,所謂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春季選擇釣位,應在 水庫上游、淺水區和水草旁,這是最佳選擇。小編建議選擇較細且韌性大的魚線。

【釣具組合的特點「三小」】

三小即:用細線,小鉤和掛小餌。春季是魚類從越冬期轉為生長期過渡性季節。此時,魚體仍僵硬,游速慢,嘴的張力差,咬鉤輕,掙脫力弱。所以,春釣用的漁線漁鉤要比夏秋時要細要小,掛的餌料也要小要軟。通常掛綠豆粒大小面餌或蛆、小紅蟲、小蚯蚓等。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咬鉤的靈敏度 和上魚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庫春釣有時會遇到大魚上鉤。在漁鉤的組合上,要中小鉤搭配,在釣小魚的同時,兼顧釣較大的魚,做到合理組合,萬無一失。

【用葷餌小餌】

一般雜食性魚類經過漫長冬眠靜臥之後,腹中空虛,急需進食補充營養,但對素餌卻不感興趣,以覓食葷餌為主。紅蟲是春釣的首選餌料,它本身就來 自水底,魚兒在水中經常能吃到它,慢慢地養成了一種口癖。單個或幾個紅蟲一束掛鉤,對魚的誘惑力最大,唯感不足的是上鉤困難。蚯蚓為餌時不能象夏季那樣用 整條蚯蚓掛鉤,應針對魚張口小的特點將蚯蚓剪成1CM左右的小段穿鉤,鉤尖外露。否則魚吃到蚯蚓吃不到鉤,信號明顯也提不上魚來。再有用河蝦釣鯽效果也很 好,方法是將新鮮的河蝦剪去頭尾,大蝦把外殼一同除去(有殼效果不好),然後將「蝦仁」放在容器內,倒入適量「九一八」或「湖鯽」等商品餌,輕微攪拌一 下,使蝦仁周身粘滿商品餌即可掛鉤垂釣。最好是頭一天晚上製作,第二天使用。「蝦仁」被腌制了一晚,既有自身的腥味,又有商品餌的香味,且留味持久,有誘釣合一的效果。

【釣魚動作「二輕一靜」】

在拋竿、提竿動作要輕,岸邊要靜。春魚是在深水區安靜地渡過了漫長的冬季之後游到淺水區的。但它們仍習慣於安靜,懼怕外界的驚 擾。如果春釣時,拋竿、提竿動作過大、過猛和過急,以及岸上有吵雜聲,魚就會驚慌逃散,影響釣效。解決的辦法是,首先釣魚時岸上保持肅靜。其次用海竿釣時 多用串鉤,若用集團鉤時面餌要小,儘量減小拋餌入水時的響動。用手竿釣時,不要採用甩鞭子式,而應雙手配合,使鉤餌輕輕落入水中。由於春魚咬鉤輕,所以提 竿動作不論是海竿,還是手竿,只用手的腕力向上輕抖,然後慢速提上,才有把握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133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