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訊(杜傑) 在3月22日的發布會中,似乎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僅用時6分鐘就演示完畢的iPhone SE上面,但實際上無論革新性還是實用性,我認為9.7寸的小尺寸iPad Pro都更加值得關注。
雖然乍看起來它的外觀也像iPhone SE一樣,使用了和前代幾乎一模一樣的設計,但配置以及體驗上的改變,特別是令這個尺寸的iPad具有了生產力,才是最讓人眼前一亮的。
如果說半年前發布的12.9寸iPad Pro與Sruface Pro 4來了個正面衝撞,那麼這次小尺寸的產品可說是做出了足夠的差異,可以說這次9.7寸iPad Pro帶來的改變,是很多老資格iPad用戶期盼許久的,它令這個尺寸的產品幾乎沒有短板了。
━━━━━
外觀沒新意?
其實已經達到平衡
━━━━━
你可以認為9.7寸iPad Pro從外觀上來說新意寥寥,畢竟自從3年前iPad Air問世時,這個造型就已經很久沒變過了,特別是對於上代iPad Air 2的用戶來說,完全是一樣的手感,甚至連6.1mm的厚度與437克的重量(WLAN版)都完全一樣,簡直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當然蘋果在外觀上」偷懶「也是有資本的,畢竟這個尺寸兼顧了攜帶性與閱讀尺寸上的舒適性,超薄設計外加大傾斜度的圓弧導角後蓋設計,拿起來非常舒服,我相信絕大多數iPad用戶都是滿意這個體驗的。
新的iPad Pro在外觀上與iPad Air 2的區分很小,最明顯的就是後置攝像頭突出了,要說蘋果也是夠執拗的,在6.1mm這個尺寸上,1200萬攝像頭就一定要突出機身,當年iPhone 6時代被玩壞了的設計現在還在用,也是夠無奈的。
另外一個外觀上的變化,就是加入了四揚聲器,也就是四周都有喇叭開孔,與12.9寸的iPad Pro完全一樣,說明它的音效相比iPad Air 2有顯著提升,這方面的體驗我們稍後再說。
此外一個細節,就是機身側面加入了Smart Connector接口,可以連接Smart Keyboard鍵盤以及更多配件了,當然這也是和」兄長「那裡學來的。
所以外觀上你可以認為它是縮小號的iPad Pro,也可以認為是具有微小改動的iPad Air 2。不過讓我感到小小驚訝的是,加入了這些新元素,居然還能保持分毫不差的437克重量,這是處女座設計的吧?
最後咱們得說說這次iPad Pro用上的玫瑰金色,蘋果現在在移動端已經是全面「粉色化」了,這麼大號的粉色產品還是頭回見到。
就像之前第一次看到金色iPad Air 2那樣不能適應,感覺這個色調還是適合小尺寸的精緻型產品,走可愛路線,但是產品尺寸一大了就和可愛二字漸行漸遠了,當然這是我的一家之言。
從色調上來說,如果你把它和剛剛發布的iPhone SE,還有我們熟悉的iPhone 6s放在一起就會發現,三款粉色產品居然不是一個色,iPad Pro略微深沉一些。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我覺得在9.7寸這個大塊頭上,粉色比金色還是耐看一些。
━━━━━
有對比才知道螢幕的變化
━━━━━
在iPad Pro誕生之前,9.7寸的iPad Air 2一直是這個家族螢幕表現的標杆產品,特別是相較iPad mini來說,而這一次既然叫做Pro,那麼首先升級的就必然是螢幕了。
雖然沒有坊間傳說的4K解析度,但其色彩以及抗反光能力,相比一年半以前的iPad Air 2還是有著非常大的進步的。
9.7寸iPad Pro色彩飽和度相比前幾代iPad提升25%,色域更寬,色彩畫面也顯得更有表現力,對於喜愛暖色調的亞洲人來說,更加討喜。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以用同樣一幅照片對比觀看,特別是那種暗部細節豐富的照片,會發現iPad Pro的顏色更純正,更深沉,特別是黑色更純粹,紅綠顏色也更加鮮艷,但是這種反差需要你用前代產品對比來觀看才會發覺。
不過就我個人來說,在看過了iPad Pro的畫面之後,的確有點難以習慣前代產品了,也許眼睛就是這麼挑剔的一類器官。
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次iPad Pro在顯示方面最大的看點就是新加入的True Tone Display技術,它可以根據環境色調來調節螢幕顯示的色溫,讓你的螢幕看起來更舒服,以往這項技術會用在iPhone 6s的閃光輸出上,這次算是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我試了一下,它比iOS 9.3的夜間模式還好用,在「設置」的「顯示與亮度」當中專門有「True Tone」這麼一個選項,打開與關閉的差異十分明顯。
在通常辦公室的光源環境下,你會發現螢幕略微偏向暖色調,因此閱讀比較舒適柔和,特別是在純白以及淺色背景的App當中。
但是在同樣的環境里換用iPad Air 2之後,就會覺得冷色螢幕十分刺眼,這個時候你更會感覺到True Tone這項功能對於大屏閱讀來說確實很照顧讀者的眼球。
整體來說,iPad Pro這塊9.7寸的顯示屏,應該是目前這個尺寸的平板電腦當中的」顏值擔當「,蘋果在這塊螢幕上花了很多心思。
對於用戶來說也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提升,特別是對於色彩敏感的用戶來說,如果這塊螢幕滿足不了你,那麼也很難找到其他的替代品了。
━━━━━
四揚聲器是不是在炫技?
━━━━━
平時你可以發現很多用戶會把iPad支在桌面看電影,但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它的音效,都覺得」平板電腦能出聲就行了」。
但這次iPad Pro加入了之前12.9寸大屏設備才有的四揚聲器技術,顯然是為了提升用戶的娛樂體驗,也就是說光出聲還不行,還要保證一定的聽音效果。
和之前的大屏iPad Pro一樣,9.7寸iPad Pro的四揚聲器也可以通過重力感應來切換環繞效果以及高音和低音的分配,也就是說四個揚聲器的輸出頻率並不一樣,上方的兩個揚聲器負責高音的輸出。
這樣當你在一定距離看電影或玩遊戲的時候,就會感覺音效更有層次,更加立體,相比以前雙揚聲器的配置來說,絕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加,好像是換用了一副更優質的耳機。
我平時喜歡玩Real Racing 3這款賽車遊戲,在iPad Air 2上的時候,音效很平淡,沒有什麼層次,確實也就是「能出個聲」,而且最大的弊端在於喇叭在機身一側,很容易被橫握機身的手遮擋住發聲,這是常玩遊戲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但是在iPad Pro上面,你可以感覺到環繞的效果,可以聽到賽車由遠而近駛過來的引擎轟鳴聲,這個效果非常明顯,並且再也不用擔心阻擋揚聲器發聲了。
但是這裡也有一個細節上的問題,就是小尺寸的iPad Pro肯定比不上大尺寸的音效,畢竟二者的體型決定了揚聲器的尺寸,這種物理上的先天差異,是無法通過其他辦法來彌補的。
但總體來說小尺寸iPad Pro的揚聲器表現已經讓人很滿意了,畢竟在6.1mm的厚度空間裡,要想發揮更好的音效是很不容易的。
━━━━━
硬體配置向大尺寸iPad Pro看齊
━━━━━
這次9.7寸iPad Pro最厚道的一點,就是核心硬體配置向12.9寸那款看齊,只是RAM從4GB降到了2GB,當然相比iPad Air 2來說則是邁進了一大步。
A9X處理器的效率據說是iPad Air 2上使用的A8X的1.8倍,圖形處理器也是前代的2倍,這擺明了就是為了支撐視頻剪輯這種非常耗資源的應用。
而且由於iPad Pro的解析度為2048×1536,相比12.9寸那款2732×2048的解析度來說,只有它的56%,對核心硬體的資源占用更小。
因此從原理上來說,使用同樣的A9X處理器,可以獲得更流暢的效果與更高的性能,這一點從跑分軟體的得分上就能看出來。
9.7寸iPad Pro單核數字達到3069,多核為5247;而iPad Air 2得分分別只有1819和4547,性能果然是全面碾壓A8X處理器的iPad Air 2,也無愧Pro的名號。
不過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大小兩個尺寸的iPad Pro,究竟誰的性能更強?在GeekBench 3當中,12.9寸iPad Pro由於擁有4GB RAM,因此單核得分高達3230,多核得分為5494,捍衛住了自己性能王者的地位。
不過可見二者的差距也沒有那麼大,換句話說9.7寸iPad Pro在應付生產力創造這種場景時也是足夠用了。
為了測試生產力創造的場景,我們用iMovie導出4K視頻的時間,來測試iPad Pro的表現到底如何,以往這個環節都是要依靠電腦來完成,但是在A9X處理器上面,這種視頻輸出不是難事,拼的就是速度了。
9.7寸iPad Pro用時1分12秒,與同門師兄12.9寸iPad Pro用時1分11秒的成績相比不相上下,說明二者的硬體性能極為接近,而為了讓大家有個對比參照的感覺,我們又把iPad Air 2拖進來了,其用時1分20秒,更體現出iPad Pro的性能優勢。
硬體配置上來說,小尺寸的iPad Pro可說是給生產力創造打下基礎。雖然這次發布會上蘋果沒有用「吊打PC」或者「性能幹掉絕大部分Windows筆記本」這種刺激的話(去年9月發布iPad Pro就是這麼說的),但其實性能相比「兄長」不逞多讓。
━━━━━
1200萬像素拍照
這是要和iPhone扳手腕啊
━━━━━
其實拍照一向不算是iPad家族的強項,就連大尺寸的iPad Pro也才用了800萬像素的鏡頭,這次9.7寸iPad Pro搭載的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完全是向iPhone 6s看齊,我甚至懷疑有沒有人會舉著這麼大的設備在外面拍照?以至於要用這麼高規格的鏡頭?
當然採用1200萬像素攝像頭的代價,就是背後的鏡頭又突出機身了,想想也是,iPad Pro 6.1mm的厚度比iPhone 6s還薄呢,沒理由不突出,蘋果在權衡拍照體驗與外觀槽點之後,估計還是選擇了前者。
那麼這枚鏡頭的體驗怎麼樣呢?簡單來說,和iPhone 6s幾乎一樣,無論成像畫質、機內處理風格、拍照速度還是拍攝功能,你都能找到熟悉的感覺。
如果你還在使用iPhone 6以下的手機,如果單純為了效果,還真不如拿iPad Pro出去拍照呢,效果肯定更好。
雖然說在發布會上,蘋果認為給iPad Pro配備1200萬像素鏡頭可以提高生產力,比如拍攝4K視頻或者掃描文件,但是單純從拍攝便利性這個角度來說,iPad Pro就不是iPhone的對手。
所以我還真是有點摸不透iPad Pro為啥要用這麼高規格的攝像頭了,但對於用戶來說肯定是好事,畢竟是鳥槍換炮了。
━━━━━
生產力提升
這是相對iPad Air 2的最大不同
━━━━━
一個小花絮是,在最初的傳言當中,蘋果這次要發布的是iPad Air 3,想想也是嘛,距離上次更新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
但後來傳言卻變為了小尺寸iPad Pro,儘管你可能覺得沒啥區別,反正都是9.7寸的產品,但其實命名上的不同,就代表了這款產品的定位區分。
現在蘋果iPad家族的三檔劃分已經很清晰了,7.9寸的iPad mini主打便攜性,9.7寸的iPad Air 2照顧輕薄娛樂體驗,而iPad Pro則是生產力工具——無論它的尺寸大小,只要被冠以「Pro」的稱號,就代表了性能。
其實這次9.7寸iPad Pro的發布,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給這個尺寸的平板電腦配上了鍵盤和筆,從而讓它具備了創造力,要知道,從第一代iPad起,無數的用戶就想盡辦法實現這兩樣功能。
我記得當時自己買了蘋果原廠的藍牙鍵盤(配iMac的那款)以及支架,這樣就能快速打字了,也有像羅技這樣的廠商,一代又一代不知疲倦的給iPad配備第三方鍵盤,說明這種使用需求一直是存在的。
而直到今天,蘋果終於讓9.7寸iPad Pro配上了原廠鍵盤,真是沒白等啊。
至於Apple Pencil,在去年9月iPad Pro發布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想要把它用在iPad Air 2上面,無奈連配對的機會都不給,這次算是了卻了一樁心愿。
對於Smart Keyboard來說,與12.9寸配備的那款完全一樣,只是按鍵尺寸縮小了,但是間距仍然保持不變,所有按鍵也都原封不動照搬大尺寸那款,甚至Shift鍵都保留了左右兩個,只是有些邊緣的按鍵尺寸被縮小到了不可思議的小小小小尺寸。
對於我這樣的重度文字工作者來說,9.7寸的鍵盤是我能接受的最小尺寸,之前使用12.9寸鍵盤時,打字感覺和筆記本差不多。
但這次9.7寸縮小版,你會發現單個按鍵的尺寸和手指指肚的大小相仿,按下去肯定沒有先前大尺寸那麼舒服,索性間距夠大,因此不會誤觸,寫稿時的流暢性還在,再次證明了間距比尺寸更重要。
當然,如果非要用它和筆記本電腦的手感比,肯定是不行的,本來二者的尺寸就不一樣嘛,我覺得這款鍵盤只能是你外出時的便攜之選,如果坐在辦公室里,肯定還是要用回到電腦的。
當然,這款Smart Keyboard的織物手感、防水性、摺疊方式以及翻折保護的方式,和12.9寸那款完全一樣,你也可以在各個App裡面使用組合按鍵來實現快速操作。
不過我還是建議這個組合鍵能不能讓用戶自定義啊,默認的組合鍵位我總得想一下。
平心而論,我認為絕大多數購買iPad Pro的用戶都會選配這個鍵盤,一方面它能起到保護殼以及支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極大拓展了iPad Pro的使用領域,畢竟文字輸入這件事幾乎是人人都會用到的。
但這款鍵盤的售價真是太貴了,1188元的價格是要讓人吐血啊,你要是買一款32GB的iPad Pro需要4388元,意味著得再拿出整機價格的1/4來買鍵盤,這一套買完之後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到不錯的筆記本了。
所以我覺得蘋果應該推出一個組合套餐,畢竟這樣的需求很大。
總體來說,在更強悍硬體性能的輔助下,蘋果終於給9.7寸這個平板電腦的黃金尺寸配上了鍵盤以及手寫筆,這對iPad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可以讓更多的人在擁有便攜性的同時還能進行生產力創造,同時也進一步拉開了與對手的距離。
但是在蘋果將iPad Pro下沉到9.7寸這個規格的時候,我也替iPad Air的未來發展感到擔心,如果說它的定位仍然是娛樂、閱讀以及輕辦公的話,那麼它與同尺寸iPad Pro的價差,不足以彌補性能上的差距,所以未來蘋果如何處理同尺寸iPad Pro與iPad Air的競爭,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此外,如果9.7寸iPad Pro已經很好地滿足了用戶對於生產力的需要,那麼除了極少數專業人群以外,大多數人似乎沒有必要多花幾千元去購買12.9寸iPad Pro了,這又是一個自家競爭的難題。
━━━━━
個人的使用選擇
━━━━━
對於我這樣一個經常出差,又是以文字為生,而且特別計較背包重量的人來說,我想談談自己的選擇問題。以往出差我肯定會帶上MacBook,但是9.7寸的iPad Pro出現之後讓我有了新的選擇。
在寫稿不多的情況下,也許我會帶上iPad Pro,因為它相比MacBook來說在看電影時「占地面積」更小更靈活,拿著也更輕便,更可以拆下鍵盤變得更易於攜帶,而在需要敲字時,又可以得到快速輸入的感覺,這些都是相比MacBook有優勢的地方。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問題,如果文字輸入不多的話,就更可以在出差或者旅行的時候依賴小尺寸的iPad Pro了。
━━━━━
值得思考的定價策略
━━━━━
每一個想要入手9.7寸iPad Pro的人都會算一筆帳,但是在算帳之前肯定會愣一下,因為它的容量配置十分「怪異」。
入門起步32GB,沒有64GB這個最實用的檔位,直接跳到128GB,還有一個土豪版的256GB,你要說它是沿襲大尺寸iPad Pro的傳統也沒錯,但我覺得這恰恰是為同尺寸iPad Air 2留出了生存空間。
在做出了人為的區隔之後,16GB和64GB這兩個容量將只屬於iPad Air 2,在購買時讓用戶咬緊牙關,而這也顯露出蘋果定價的心機。
咱們可以算一筆經濟帳,通常用戶都不會去買最低配的16GB版,因為空間不夠用,那麼iPad Air 2就只剩下64GB可選了,但3588元的價格會讓你想入非非,因為再加800元就能買到全新的iPad Pro了,雖然容量縮小到32GB,但性能更強了。
對於手頭稍微寬裕的人來說,再加1000元購買128GB容量可謂是一步到位,畢竟以前要是加1000元只能得到64GB容量,等於是「加量不加價」。
但是這樣加來加去,再算上購買鍵盤的價格,真就相當於買一部筆記本電腦了。
6576元(128GB容量5388元+鍵盤1188元會是一個黃金組合)的價格已經可以購買MacBook Air了,所以iPad Pro的這個定價還是挺讓用戶為難的。
━━━━━
總結
iPad家族已經沒有短板
━━━━━
我很少用「完美」這樣的虛詞來形容一款產品,矯情一點說,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但這次9.7寸iPad Pro的表現,可以配得上「近乎完美」這樣一個詞。
強悍到看齊大尺寸iPad Pro的性能,搭載最高規格的拍照組件,顯著提升的螢幕表現,以及等待了多年的鍵盤和手寫筆,我簡直想不出這款iPad Pro還有什麼欠缺,「iPad家族史上最強」的稱號當之無愧。
雖然之前iPad家族遭遇過下滑危機,也顯示出增長乏力,但這樣一款iPad Pro的出現應該可以起到提振的作用,它在iPad六年的發展史上都應該是一款里程碑式的產品,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較高的售價會不會阻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