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是大家熬夜觀看蘋果發布會,而如今媒體不報道的話,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蘋果又開發布會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別不只是產品創新程度的降低,更是蘋果品牌效應的弱化。就在業界期待著蘋果能夠帶來再一次改變世界的創新時,結果卻令人再次失望。被稱為「5S的外形,6S的配置」,蘋果4英寸iPhone SE的出現著實令不少人費解。然而儘管如此,不少安卓手機廠商似乎已在摩拳擦掌準備跟風。那麼,蘋果推出4英寸手機是返璞歸真還是黔驢技窮?為什麼說iPhone SE絕非經典,安卓手機廠商們跟風必亡?
iPhone SE出現是為了占有市場,而非創新
蘋果之所以與眾不同,最大的原因在於蘋果是創新和高端的代名詞。儘管在喬幫主走後,蘋果公司雖然依靠喬布斯的英明偉略一度制霸和引領著智慧型手機的走向,但因為財報和營收等種種壓力,接班人庫克一直在創新與迎合市場中難做取捨。如果說iPhone 6S、iPhone 6S Plus的出現勉強算創新的話,那麼iPhone SE的出現絕對就是為了市場占有率。
顏色大同小異,外觀形同5S,性能達到6S的標準,這樣一款產品給人一種「換湯不換藥,對用戶毫無誠意的感覺。」眾所周知,蘋果手機一直占據著高端手機市場,中低端市場則被安卓手機把持。其中,隨著近幾年安卓手機不斷發力,無論是三星還是國產手機,在中低端市場都給蘋果帶來了不小的阻力。在蘋果推出的13款新品手機中,大部分的售價基本都在5、6千元以上的價位,而像此次iPhone SE一樣的3288元的起價則幾乎沒有。填補價格區間,形成價格梯隊,進一步與把持中端手機市場的安卓手機競爭成為iPhone SE最大的意義。但要知道,與安卓手機的「機海戰術」不同,蘋果之所以成之為蘋果,創新才是根本,沒有創新的蘋果毫無價值可言。
iPhone SE小尺寸不一定最好,要看使用場景和需求
我們說任何事情不能以偏概全,蘋果iPhone SE重新回歸到4英寸這一經典尺寸,不知道喬布斯是應該高興還是悲傷。此前曾有蘋果高管聲稱,「在2015年,4英寸的iPhone賣得相當好,總共超過了3000萬台,並且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蘋果用戶選擇了4英寸的iPhone。」
其實這句話很值得分析。2015年,為什麼那麼多用戶有大的iPhone不買而偏偏要買4英寸的iPhone?能夠想到的因素無外乎三點:價格、使用場景和使用需求。首先,誰都知道更大更好,就連蘋果在推出新品時自己都講「Bigger than bigger」。但是更大意味著硬體成本更高,用戶就要為更大的螢幕買單,直接體現就是在價格上,這也是為什麼iPhone 6S Plus要比iPhone 6S更貴的原因。其次,無論大尺寸還是小尺寸,不能一概而論,使用場景和需求也很重要。比如有些商務人士,因為需要經常使用像郵件這類用於工作的App,所以更大螢幕也許顯示的內容更全,看到的字體更清楚;對於愛玩遊戲的人來說,更大的螢幕無疑遊戲體驗更好;然而對一些僅僅是日常使用需求,或者手相對較小的女士來說,小尺寸的手機更受到青睞。所以,無論尺寸大小,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符合使用場景才是要義。
iPhone SE絕非經典,盲目跟風必亡無疑
當蘋果推出iPhone SE之後,不少人懷疑安卓手機,包括三星和國產手機廠商是不是又要開始借鑑和跟風了,但至少從目前我們了解到的信息顯示,包括樂視創始人賈躍亭、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錘子創始人羅永浩都明確表示:不會跟風!
也許蘋果藉助品牌影響力和良好的用戶體驗能夠依靠4英寸的iPhone SE搶占一部分中端手機市場,但安卓等國產手機廠商如果一味的投入到這種競爭之中,無疑會拉長戰線,丟失自己產品的特性和節奏,喪失自身的品牌價值。事實上,無論是大屏還是小屏,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無論是國外還是國產手機,從本質上在創新方面多下功夫,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使產品符合當時的使用場景才是重中之重。
不管說是新瓶裝舊酒,還是換湯不換藥,iPhone SE這款產品遠遠沒有蘋果吹噓的那麼強大,更不用說上升到經典的程度。既然絕非經典,那麼對於安卓手機來說自然就沒有跟風的必要,相反,如果盲目跟風則必亡無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9805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