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那麼窮還硬要買iPhone

科客點評:好好工作,買一部iPhone,快快樂樂地生活吧。

每年新款iPhone一發布,就會有各種月經新聞冒出來:「XX果粉徹夜排隊搶蘋果新機」、「小伙欲賣腎買蘋果手機」……不過,今年好歹有了一點新花樣,「母親哭訴跪求女兒別買iPhone,15歲女兒當眾對其斥責」。

當然,這些新聞的真偽無從查實,也沒必要查實,我們只要知道這些新聞都在傳達一個信息就可以了:iPhone炙手可熱,大家都在買買買,你也一定要買買買。

單就售價看,iPhone真是不便宜。從iPhone5開始,iPhone就開始貫徹最低5288元起的定價策略,自蘋果推出大屏Plus系列、存儲空間提升到126GB後,最貴的皇帝版iPhone售價更是高達7788元。

此前,瑞銀算出不同城市的人購買一部iPhone所需要的工作時間。算下來,瑞士蘇黎世的iPhone最便宜,當地居民只需工作21小時就能買到一台16GB版iPhone了。烏克蘭基輔的iPhone最貴,當地居民要工作627.2小時才能買到。而中國大陸一線城市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在北京要花217.8小時才能買到iPhone,上海好一點,163.8小時。北京、上海尚且如此,就不要說其他地區了。

那麼,有人就開始問了,既然iPhone很貴,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窮還硬要買iPhone,類似的問題百度一大把。

其中以知乎那篇「為什麼經濟相當拮据房租都付不起的女孩願意花5千元買iPhone」最火,而最佳答案則可精簡為「用自己掙來的辛苦錢買一件物超所值、能讓自己開心很久的物件沒什麼不可以」。我們先拋開這樣的問題傻不傻(肯定有某個高富帥思考過為什麼碼字那麼無聊的工作也有人幹XD),這樣的答案鼓勵做人要追求快樂就挺值得肯定的。

除此以外,我還在微博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對於窮人來說,現在的一部手機 =電話+筆記本電腦+手持GPS+隨身聽+外放音響+電視機+電子書+照相機+家庭DV,他們不比有錢人,可以一件件配齊更專業的的單品。在這種N合一的產品上花最多的錢,對他們來說恰恰是最理性的選擇,每多花一分錢都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生活質量的提升」。這表達的也是同一個道理。對於資源不夠的人來說,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才是王道,更何況這個刀刃還可以一次性滿足你多重需求。

以上大概可以總結為,人生已經夠辛苦了,別的事情我無能為力,但花錢買台iPhone讓自己結結實實爽一把還是有可能的。

有人肯定不同意了,以為這種做法就是「爽一把就死」,不懂得什麼叫細水長流。不過,這真的是不懂細水長流嗎?

以上兩種「強行」購買iPhone的解釋看起來很瀟灑,注重眼前,追求快意人生,貌似是不理性的。但到底什麼是理性消費呢?如果你選擇商品的只是一味地考慮價格,那肯定不是理性消費。理性消費應該是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效用最大化地進行消費。

既然沒幾個錢,也沒什麼娛樂,與其為了省錢買個一兩千塊的手機(甚至是千元機)天天用得不爽,還不如多花點錢買個一點都不卡、拍照聽歌看電影樣樣在行的手機。相比之下,窮人倒是經常誤以為前面那種消費行為更理性。他們一看到高昂的定價就嚇到忘記:貴的手機除了用得更爽,通常還能用更久。看現在滿大街都還是iPhone4/4s/5/5s就知道了,看iOS 9更新還有人評測iPhone4s卡不卡就知道了。iPhone 4s是2011年的手機了,其他品牌2011年的手機現在還能用?更不要說裝新系統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曾經為了省錢買了個便宜貨,結果便宜貨因為自己不喜歡,實在不好用,很快就壞了等各種原因遭到淘汰,最後多次購買便宜貨的錢遠超最初的心水貨。或許有生活經驗的人曾告訴過你,「要一步到位」,相信他們也是走了不少彎路才得到這樣的人生經驗。

當然,我也不是逢人就推薦買iPhone。這個世界有人喜歡iOS,有人喜歡安卓,還有人喜歡WP呢,喜歡啥只要買得起就買吧,但千萬不要抱有幻想,以為花1000元就能買到5000元手機的體驗。關注科客網官方微信kekebat,獲取更多精彩資訊。(文/Alice)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7100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