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萬噸級驅逐艦;它不僅是我海軍新型驅逐艦首艦,還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該型艦先後突破了大型艦艇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它的下水,標誌著中國的驅逐艦發展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意義非凡。

「復興號」高鐵;「復興號」高鐵意味著高鐵從最早的「洋基因」、「混血」,到現在由內而外都是「純中國」了。在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84%,標誌著中國鐵路成套技術裝備已經走在世界先進前列。

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6月16日發布的美國《科學》雜誌封面上,一顆來自中國的量子衛星「墨子號」赫然出現,格外吸引眼球。中國科學院聯合研究團隊宣布成果:他們將量子糾纏分發的世界紀錄從百公里級提高到千公里級,並以每秒1對的速度在兩個地面站間建立量子糾纏,這項科研成果震動國內外。

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慧眼」是中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6月15日,它乘坐長征四號乙型火箭飛向蒼穹;這也意味著,中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長期沒有自主觀測數據的歷史即將結束。而「慧眼」成功發射的背後,則反映出中國在相關領域中的長足進步。

廈門遠海全自動化碼頭;空無一人的港口,卻異常繁忙,電腦控制的橋吊、拖車24小時自動運行,卸貨、運輸井然有序。實現這一切的,就是人工智慧。這並非科幻電影中的畫面,而是發生在廈門遠海全自動化碼頭的真實一幕。5月27日,中國首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成功承接了全球最大型貨櫃船舶「東方香港」號的首航作業,刷新了廈門港靠泊最大貨櫃船的紀錄。

國產大飛機C919;於2008年開始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歷經設計、研製、結構總裝、總裝下線,在今年5月5日進行了首飛。這一壯舉在外媒看來,甚至成為一種「警示」,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商飛可能成為西方航空工業公司「最大的威脅」。

光量子計算機;今年5月初,中國科學院已率先宣告了在該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構建出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專家預計中國有望在今年年底製造出能與通用手提電腦計算能力相比擬的量子計算機,並計劃在2020年製造出超越目前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稱霸」。

可燃冰技術;可燃冰被科學家們稱之為天然氣水合物,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新型潔凈能源之一。美日等世界已開發國家均對可燃冰的研究開發高度重視。中國已實現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的自主創新,超預期完成了試采工程目標,並掌握了自主創新的試采工程相關技術體系,使中國在海洋水合物勘探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首艘國產航母;4月26日上午,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這是中國的首艘國產航母。它的下水,象徵國家的軍事建設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同時有助維護世界和平。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首次自動交會對接;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進行的首次自動交會對接,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貨運飛船與空間實驗室的首次交會對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