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戰爭的歷史就是一個在進攻與防禦、利矛與堅盾之間交替發展、互相克制的過程。作為「堅盾」的防禦工事先後經歷了冷兵器、熱兵器、機械化戰爭時代的漫長考驗,在信息化戰爭時代的今天卻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91年的海灣戰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大量使用具備強大侵徹破壞能力的精確制導鑽地炸彈,輕而易舉地將伊拉克耗費巨資經營多年的堅固國防防禦工程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鋼筋水泥墳墓,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結舌的輝煌戰果。

被美軍鑽地炸彈摧毀的伊拉克工事
嘗到了甜頭的美國不斷推出性能更加強悍的鑽地武器,其中號稱「炸彈之祖」的GBU-57鑽地炸彈,重量高達13.6噸,可以輕易穿透幾十米厚的鋼筋混凝土。面對這些從天而降、無堅不摧的致命大殺器,悲催的防禦一方只能發出「敵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的哀嘆。過去我軍由於武器裝備明顯落後於主要假想敵,不得不採取依託本土被動防禦的戰略方針,通過大力建設防禦工程,彌補軍事技術的不足,鞏固國防防禦體系,在新形勢新威脅下,只有與時俱進才不會重蹈伊拉克的覆轍。

超級鑽地炸彈讓防禦一方哀嘆「敵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為了贏得未來軍事鬥爭的勝利,我們除了需要不斷加強自己手中的狼牙棒以外,還必須練就打不穿、砸不爛的「鐵頭功」,這就好比在搏擊擂台上最後勝出的肯定是出拳有力同時擁有出色抗打擊能力的拳手。要想讓對手打不穿、砸不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工事的防禦厚度,頭上頂著幾百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或者花崗岩石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但是這樣的工事建造時間和建造成本也是天文數字,還受到地形條件的嚴重限制,只能用於極少數的核心戰略工程,沒有辦法大規模普及。然而我國科技人員研發出的一種新型防護材料,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制約國防工程防禦能力提高的世界性難題。

使用130毫米加農炮對新型防護材料進行抵近射擊測試
這種新型防護材料的具體配方至今對外保密,根據公開資料可以得知,其主要成分由高強細晶粒鋼筋和纖維增強水泥組成,防護能力竟然達到了普通鋼筋混凝土的10多倍,在實彈毀傷測試中,使用130毫米加農炮進行抵近射擊,僅僅造成了384毫米的穿深,防禦效果讓人嘆為觀止。由此推算,只需要5-6米厚的新型防護材料工事就可以有效抵擋美軍「炸彈之祖」的攻擊,至於美軍其他輕量級的鑽地炸彈那就更加不在話下了。

新型防護材料的防禦效果讓人嘆為觀止
更重要的是這種新型防護材料可以在常溫下施工建造,而且造價成本與普通鋼筋混凝土工事相比並無明顯提高,便於大規模普及應用,極大地增強了我軍反制精確鑽地打擊武器的能力。有了它,我軍各種戰略工事、永備工事、野戰工事的防禦效果都能夠得到數量級的提升,從而減少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比如用於建造重型液體燃料洲際飛彈的地下發射井,可以若無其事地直接承受百萬噸級當量的核打擊,有效保存這種威力最為強大的核打擊力量),軍事價值不可估量。應用在民用建築領域,也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

新型防護材料顯著提高了我軍反制精確鑽地打擊武器的能力
取得這項重大成果的功臣是空軍某設計室主任陳聯平所率領的科研團隊,為了讓我國的國防工程早日練成「鐵頭功」,他們不僅堅持不懈攻關多年,克服了重重困難,同時還經受住了外界的種種誘惑。一家國外企業給陳聯平開出優厚條件,願意出資100萬美元偷偷購買這種新型防護材料的核心技術,並且再給20%的乾股,從此可以坐享滾滾紅利,被陳聯平斷然拒絕。陳聯平的大學導師移民國外開辦了公司,想用豐厚年薪挖自己的得意門生跳槽,面對昔日恩師的動之以情和在國內一輩子都拿不到的高收入,陳聯平依然選擇了說「不」。我們在為自己祖國的軍事技術飛速進步而歡呼的同時,請不要忘記了那些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利刃/晨言無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7623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