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史上首次突破,中國的確厲害,西方沮喪不得不接受這現實

ShaDoW| 2017-10-04| 檢舉

9月29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進行了人類第一次使用量子加密技術同世界聯繫,這一天中國的「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正式開通。白院長在北京分別與合肥、濟南、上海、新疆等地成功進行了量子加密視頻通話。

隨後,白院長通過「墨子號」量子衛星同奧地利地面站進行衛星量子通信,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安東·塞林格進行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通話。

與白院長通話的奧地利科學院院長除了祝賀中國取得的成就,也希望能夠加強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有意思的是,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的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正是他的學生。

「京滬幹線」量子通信網絡、墨子號量子、地面接收站,中國已經成功將這三點貫通,這意味著,在以後不斷增加地面網絡、量子衛星、地面接收站,將很快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目前,量子保密通信除了應用於政府、軍事方面,金融領域也是重中之重,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阿里巴巴集團也實現了京滬異地數據的量子加密傳輸等應用。或許我們現在在使用手機銀行、支付寶等應用購物時,就使用了這全球最先進的技術。

中國在量子科技取得的成就顛覆了世界對中國認知,之前中國在科技上取得一些進步,西方總是用有色的眼光與西方對比,總認為中國「剽竊」了他們的技術,而在量子科技領域,西方沮喪的發現,這是目前被稱為已開發國家美國歐洲日本都沒有的科技,他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中國人的確厲害,中國人在量子科技領域是全球的領導者。

中國這次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加密通信,讓那些「量子通信是否靠譜」討論沒有價值。中國還在繼續在該領域加大投入,近日新聞報道,中國科學院的「一號工程」——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已經開始在合肥建設,該實驗室占地48萬平方米,總投資70億元,是世界罕見規模的實驗室。

要知道「京滬幹線」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投資才不到6個億。根據潘建偉院士介紹,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搭建中國首台量子計算機,潘院士說,這台計算機的能力將比現在全球的計算機加起來還要快100萬倍,這是一個驚人的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6631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