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到沒對手? iPhone 8 全新的 A11 處理器秘密曝光
據開發者 Steve T-S 在 iOS 11 最終測試版挖掘出的程式碼,蘋果的新一代十奈米處理晶片「A11」,將會採用 6 核心設計。

(圖/翻攝自 Benjamin Geskin 推特)
A11 將採用 4 + 2 核心的設計架構,意即其中 2 個是高效能的核心,代號為「Mistral」,另外 4 個則是傾向省電、代號「Monsoon」的核心。如果成真,這也將是蘋果首次連 2 年增加核心數。

(圖/翻攝自 Steve T-S 推特)

(圖/翻攝自 Steve T-S 推特)
實際上,蘋果的 6 核心晶片設計,已經在 6 月發表的 iPad Pro 出現過。當時的 A10X 處理晶片也同採 6 核心,但架構上是「3 + 3」,不是 A11 的「4 + 2」,也不同於 iPhone 7 A10 晶片的「2 + 2」架構。
由於與作業系統間的整合,以及亮度客製的 API,蘋果處理晶片的性能近幾年已經能做到業界第一,實際上成為頂級的行動 IC 設計公司。最初,蘋果是在 2008 年附近,由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宣布成立自家的行動晶片部門,以避免產品開發內容被當時的晶片供應商三星知悉。
蘋果重頭戲不只 iPhone 8 AR 眼鏡要你好看
正當果粉把注目焦點放在將於美國時間9月12日10點在 Apple 新總部 Apple Park 的賈伯斯劇院 (Steve Jobs Theater)發表的新iPhone時,又傳出 Apple 還將推出神秘的新周邊,但不是 Apple 可連網的智慧手錶、或具4K影音播放功能的Apple TV 機上盒,而是類似愛普生(Epson)剛發表的 BT-350 AR 眼鏡。

將AR眼鏡所見,傳到平版電腦上。
就在新機發表前,美國科技論壇 Reddit 流出iOS 11 最終測試版(GM),證實新機有三款,iPhone X、iPhone 8、iPhone 8 Plus。
另外其他消息也指出,指紋辨識在螢幕,電源鍵按兩下可呼叫 Apple Pay。
GM版也秀出臉辨識(Face ID)原理,而Apple Watch 3也首次曝光,紅色錶冠,傳言是LTE天線。
眼鏡看到畫面
馬上回傳手機
BT-350可透過無線網路連結手機、平板等智慧裝置,除可將眼鏡所看到的畫面,回傳到手機上,穿戴式眼鏡也能讓使用者在行進中還能清楚地從鏡片看到智慧裝置傳來的各種資訊,若依傳聞,新iPhone視訊雙鏡頭具有3D立體位置辨識能力,則可進行手勢互動操作,甚至手勢控制透過Apple 自家Homekit串連智慧家電。
國內研究AR/VR多年的玩家李先生表示,Apple如果真的推出AR眼鏡搭配新iPhone一起上市,那將有助於AR/VR市場穩定,過去這兩年AR/VR產業已經歷經多次洗牌,有些軟體開發商甚至消失,一旦Apple涉入,廠商在應用開發上腳步就會加速,不過Apple這次推出AR眼鏡,應該是宣示意味較重,AR/VR技術要成熟,還要等殺手級應用出現,應該還要2-3年時間。
技術仍不成熟
只是宣示意味
目前AR/VR應用發展,已經可以取代部分手機功能,包括如智慧眼鏡、智慧手錶等穿戴裝置,已有的語音輸入、手勢辨識、圖像辨識、再搭配GPS功能,未來甚至有可能取代智慧手機功能,當智慧手錶可以直接連網、通話,相信許多人不會想要帶手機出門。
過去iPhone推出的新功能,常讓網友覺得沒啥新意,例如指紋辨識(Touch ID),但事實上,Apple推出後,一改過去大家對於指紋辨識的辨識慢不準確的刻板印象,反成了目前大部分中高階手機的標準配備,如果這次傳聞的3D臉辨識(Face ID)也成真,恐怕又會再度讓3D鏡頭相關產業股再度紅通通。
3D臉辨識
概念股水漲船高
這次 Apple 發表的 AR 眼鏡,再加上今年 6月Apple 全球開發年會所發表的ARkit程式庫,勢必帶來更多無限想像的新創應用,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徐育群在分析AR趨勢時也指出,2019年的AR應用上,在娛樂、工業、及醫療應用領域,將首先發酵,如風靡全球的寶可夢(Pokemon Go)就是AR應用典範,創造了10億美元(約台幣300億)商機;醫療外科手術,也開始引進具學習投影的AR眼鏡,讓醫生下刀更精準,提升醫療精準性,而Apple的 ARkit 開發平台,也有助於 AR 開發普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6335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