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營公司火箭發射次數超中俄 迷你太空梭試驗進度更驚人 !

ShaDoW| 2017-09-01| 檢舉

《每日郵報》30日消息,當天美國內華達山脈公司(Sierra Nevada Corp,SNC)在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的莫哈韋沙漠,對該公司研製的「追夢者」(Dream Chaser)太空梭再次進行了測試。測試由一架「支奴干」直升機將「追夢者」調運到高空投放,然後「追夢者」成功完成自主降落。

「追夢者」長約9米,翼展約7米,總重11噸左右,體積約是太空梭的三分之一,可由「阿特拉斯5」型等火箭助推入軌,然後靠自身搭載的兩台固液混合發動機進行工作,並能像太空梭一樣返回地面,可重複使用15次左右。

按設計要求「追夢者」單次可搭載7名航天員或最多約5噸的貨物;如試驗能按計劃完成,在2019年就可向國際空間站進行貨物輸送。此外,SNC表示未來還將為「追夢者」賦予衛星維修、太空垃圾清理等功能,使其具有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此外,按NASA公布的國際空間站商業貨運任務合同顯示,在「追夢者」服役後,美國的太空活動很大一部分將由民營公司負責,其中主要的三家公司分別為軌道ATK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內華達山脈公司(SNC)。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將民營資本引入航天領域後,民營航天力量發展迅速。今年5月,SpaceX公司成功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為美國軍方發射間諜衛星,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另據資料顯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SpaceX公司的火箭發射次數已達12次,超越俄羅斯(11次)與中國(8次)排在世界首位。圖為「追夢者」進行風動試驗。

有分析指出,隨著民營航天公司的技術積累,未來還將加快在航天領域的發展,目前,已有不少的民營航天公司提出自己的探月、火星探測等深空探索項目。雖在技術上還需相關國家有關部門提供協助,但民營資本帶來的成本降低及大眾化服務的傾向,在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是值得關注的。

未來「追夢者」太空梭執行任務的設想圖,靈活、低成本的太空探索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1年7月21日隨著「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著陸,太空梭時代正式結束,這種曾經理想化的太空探索工具終因使用風險及過高的維護費用被淘汰。不過,作為其「繼承者」而出現的各種太空飛行器倒是值得期待,畢竟未來的太空探索還需由這些新的太空飛行器來實現。圖為太空梭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試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6210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