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逼馬雲道歉,還揚言5年碾壓阿里!如今市值差了20000億

ShaDoW| 2017-08-17| 檢舉

摘要:

如果今天的郭凡生還在續寫傳奇,那在網際網路圈跟馬雲「隔空互懟」,就沒劉強東什麼事了吧。

郭凡生不止一次的說過:在中國所有做網際網路的公司里,我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但我是最老的。郭凡生說的沒錯,他創辦的企業的確是中國最老的網際網路企業,但如今,當初被稱作「電商教父」的他連同他的企業,已經在如戰場般的商海中,被人們遺忘了.

1955年,郭凡生出生於北京,從年齡上算,他比馬雲大了整整9歲。年輕時的郭凡生下過鄉,當過兵,1978年恢復高考後,他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工業經濟學專業,畢業之後一直進行學術研究。短短几年後,郭凡生就晉升到了副教授級別。

1992年,郭凡生放棄了手中的鐵飯碗,下海創業。在當年中關村的高粱路鞋斜街,郭凡生用自己攢的7萬元創辦了慧聰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慧聰網。慧聰公司初成立時,最主要的業務就是做雜誌。

一開始,郭凡生在雜誌上刊登各種企業的供應,採購,招標,代理等重要信息(即黃頁)。而這些信息的來源,是他和員工一塊兒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將家電、計算機等經銷商的報價信息收集起來的。當人們要買電器時,只要買他這本名為《中國商情快報--家用電器》的雜誌,就知道哪家的電器最便宜。郭凡生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產品分類之父"。

隨著網際網路的萌芽,郭凡生的「慧聰網」發展速度極快,風靡一時,到2003年時成功上市,一夜之間創造了126個百萬富翁,市值一度達到了100多億。

在慧聰網發展的同一時期,馬雲也創辦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浙江發展,主打小商品與外貿市場,當時阿里與慧聰實力相當,業內有「北慧聰,南阿里」的說法。

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剛剛起步,郭凡生與馬雲這兩個勢均力敵的大佬就時常隔空互懟,誰也不服誰。2003年,馬雲創辦淘寶網,當時實行的政策是商家免費入駐12個月,之後淘寶網在3年內沒有盈利,郭凡生髮表看法時說,馬雲瘋了。

阿里巴巴發展初期,馬雲就曾放下狠話:就算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在哪裡。後來郭凡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駁:「如果馬雲打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那慧聰成了什麼?馬雲能說出這種話,不是中國其它的所有企業家的無能,就是馬雲他自己的無知。馬雲不道歉,我還沒完。」

2007年,馬雲組織「西湖論劍」偏偏沒有邀請當時算是自己前輩的郭凡生。

關於阿里巴巴與慧聰,還有一件當年看起來有趣,現在卻叫人噓唏的事情。

2006年,郭凡生參加「贏在中國」節目。在節目錄製現場,一位創業者在觀眾席對郭凡生說了這樣一句話:5年之內阿里巴巴將打敗慧聰網。這個瘦弱的小伙子話音剛落,在場的觀眾跟大佬們都不以為然,郭凡生更是當場情緒激動的回應這名創業者:我已經這麼成功了,你都不信任我?憑什麼讓他們相信你—一個比我還不成功的人!

一語成讖,這名創業者的預言真的實現了,長江後浪推前浪,阿里巴巴真將慧聰拍在了沙灘上。而這個神預言的年輕創業者,之後被爆出是後來創辦了」萬網「的張向東。2013年,阿里巴巴以5.4億元將」萬網「收購。

2013年,郭凡生給慧聰定下目標:5年之內超過阿里巴巴。至今4年過去,慧聰網不足100億港元的市值,相比較於已經在神壇之上的阿里巴巴,相差了2萬多億人民幣,郭凡生定下的目標看來已經沒有可以實現的可能性,當年不可一世的慧聰網,如今與阿里的距離早已不可以道里計。

金融專家金戈先生曾這樣分析慧聰的沒落,他說,中國網際網路一向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慧聰網的策略過於謹慎小心,在阿里騰訊新浪等在遍地是金的市場上尋找機會時,慧聰網十年如一日的專注B2B,即便有再好的機會,不把握也是沒用的。

文/原創 藍海匯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6048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