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日本手機備受關注,為什麼現在無人問津了。
據行業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的最新數據顯示,三星第二季度在日本售出了70萬部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同比大增了3.8個百分點至8.8%,位居行業第三位。
蘋果第二季度在日本售出了330萬部手機,市場份額高達41.3%,位居第一。日本廠商索尼以16.3%的份額緊隨其後,當季售出130萬部智慧型手機。此外,夏普和富士通分別以6.3%和6.1%的份額拿下第四和第五位。
就連日本本土都被iPhone手機拿下了,而曾經風靡日本手機,如今只有索尼還有一點全球的影子,而在中國,日本手機幾乎快絕跡了。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手機為什麼淪落了?
曾經輝煌的日本手機
再重新發明智慧型手機的iPhone手機橫空出世之前,世界上的手機名家為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日本的手機製造廠商,如夏普、松下、索尼、三洋等。日本手機零部件的製造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且在世界手機市場的份額也在30%左右。
逝去的輝煌背後是有原因的。
1、「輕敵」「自大」讓日本手機行業迷失了方向。
蘋果公司開發出自己獨自的iOS 作業系統,完全顛覆了過往對手機的概念,重新發明了智慧型手機。不僅如此,當時半導體製作已經不是日本一家獨大,韓國、中國台灣地區的企業也在迅速趕上。雖然在蘋果手機內還有日本製造零部件,但一經不是主要零部件。
連零部件市場,日本也快失去了。
即便有iPhone,有iOS系統,但日本方面還是堅持傳統的手機製造理念,直到谷歌Android系統的問世,使得手機市場進入了全新的格局後,索尼也不甘落後,才在2007年推出了「XPERIA」系列智慧型手機,但是其銷量仍遠遠落後於蘋果的iPhone手機。
而其餘幾家製造手機的日本公司,三洋被松下收購,松下的手機部門已經縮小。夏普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曾經停止手機的生產。之後在被富士康收購後,為了多領域經營,也為了使用本公司液晶螢幕,重新開始生產手機,但是要想重回巔峰已經很困難了。
2、缺乏創新思維
日本的智慧型手機非常依賴安卓系統,而且很少做自身的優化,並不像中國的華為手機、OPPO、vivo手機、以及小米手機們還在安卓的原生系統上進行改良,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而且在快充、拍照、續航甚至是信號處理能力等方面都超過了iPhone,成為手機行業部門領域的引領者,而日本手機品牌完全只有跟隨的能力,創新能力和意願匱乏。
3、運營商深度捆綁
日本的手機市場是運營商的天下,手機大多都是運營商定製的,往往讓日本的手機廠商更多的服務企業,而非用戶。而手機行業優勢典型的2C,所以最終導致2B端做好了,但是2C端卻沒有顧及。
不想iPhone或三星,即使有的國家以運營商體系為主,但是很有很多國家和地區是以2C的公開市場為主,所以最終可以實現均衡發展,而不是偏廢。
日本製造了多年手機,更新換代也非常快,但沒有個統一的通用 OS。每個手機的介面都是定製的,功能也個有不同。缺乏全球化的視野,缺乏對 OS 和軟體的重視,對構架或者平台的理解不夠,都讓日本手機出了國門,就變成了一個奇怪的,各種矛盾交織起來的失敗產品。
4、人才流失
一個行業,最寶貴的往往是人才。
在硬體的製造與設計上,因為日本公司都曾經有一段時間不生產手機,人才流失嚴重,很多人才被韓國,中國企業招攬。現在重新開始生產,也是國內一小分群體,對整個手機市場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硬體(零部件)製造已經不是日本一家,韓國、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等都可以製造,這也使日本失去了製造上的優勢。
5、中國品牌的崛起
中國手機品牌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手機登崛起,不僅快速戰略了中國市場,還開始出口到亞洲甚至歐洲市場,而且也已經殺入了日本手機市場。
最終,日本手機市場在iPhone手機、三星手機以及中國手機的三種包圍下,漸漸地沒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進則退,如今輝煌的中國手機品牌也要引以為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5988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