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周圍的生存環境才是對人類最大的威脅!

ShaDoW| 2017-07-11| 檢舉

現在我們地球人類對於宇宙空間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於宇宙空間的不斷探索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保證我們地球人類的長久生存,但是科學家隨著不斷研究深入發現其實圍繞在我們地球周圍的一些小行星,或許就是我們地球在宇宙太空之中面臨最大的危險,這些小行星存在著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失控,直接沖向地球,那麼給我們地球帶來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時刻面臨著被小行星滅絕的危險,像是之前的白堊紀時期帶,那個時候的地球統治者恐龍很可能就是被小行星撞擊地球所滅絕,那麼我們人類未來是否也會被小行星所毀滅呢?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其實我們地球周圍有很多的近地小行星,而這些近地小行星,隨時都可能撞擊到地球之上,更有人大膽地提出小行星撞擊地球是遲早的事情,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還在安靜地享受地球的輕鬆愜意環境時候,就會不知不覺中被小星星說毀滅,其實現在就有很多的太空天體時不時的撞擊地球,不過是我們地球的外層有大氣層的保護,基本上比較小的天體在沖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都會被燃燒殆盡,只有那些沒有燃燒完畢的天體才會撞擊到地球表面,這也就是我們平時在地球上所發現的一些形狀大小不一樣的隕石,但是這些隕石的塊頭都非常的小,並不足以給我們地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科學家表示小行星其實都是一些類似於行星大小的天體,這些天體雖然體積跟質量沒有普通的行星那麼大,但在太陽系之中的數量非常的多,尤其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個專門的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的運行會受到木星的干擾,有一些小行星就會不斷地發生相互的碰撞,然後就可能會脫離原有的軌道撞向別的一些天體,這些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跟我們地球的軌道是相交的,所以這些小行星撞擊我們地球的機率非常的高,並且從古代到現在,其實小行星撞擊地球已經發生了很多次。

最早上個世紀30年代,小行星就曾經撞擊過地球,到1908年俄羅斯地區發生的大爆炸也被認定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造成的,而在最近這幾年更是有接連不斷的小行星撞擊到我們地球之上,只不過大部分的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之後開始劇烈的燃燒,到撞擊地球的時候體積會減少很多,並且很大的一部分都是直接撞擊到海洋之中,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

最早的恐龍時代的滅絕,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大,科學家推測在6500萬年前可能會有一顆超大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從而發生劇烈的爆炸,導致地球上的氣候發生強烈的變化,由此植物枯死食物鏈中斷,所以地球的統治者恐龍才會在這一時間段被滅亡。就連如此龐大的地球統治者都很有可能因為小行星的撞擊而滅亡,那麼我們地球人類是不是也會面臨著這種宇宙天體的威脅呢?

其實現在在地球周圍再進小行星數量最起碼會有一百萬顆以上,而且在最近的這20年間,有很多的近地小行星都甚至跟地球擦肩而過,看起來非常的危險。所以現在國外很多的天文科學家或者是組織都致力於探索和搜尋宇宙之中距離地球比較近的一些小行星,希望通過一些天體攔截技術能夠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從而避免這些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

不過到目前為止這項技術並不成熟,因為之前科學家設想的利用一些探測器來撞擊小行星改變運行軌道的方式並沒有取得成功,這主要是因為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首先就是我們不能夠準確地發現這些小行星的威脅,因為小行星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而且數量實在是太龐大,科學家無法準確地找出到底哪些小行星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另外預測到了小行星災難之後,想要建設一個能夠攔截小行星方向偏移的系統,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個資金最起碼要3億到4億歐元,其成本是相當龐大的,而且覺得效果還未可知。但是一旦使用太空爆炸來摧毀了小行星之後,小行星的碎片到底會不會對我們地球再次產生影響,誰也無法預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5633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