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塊小鐵片提高SSD速度?微星主板M.2抗電磁裝甲效能實測

ROCKET| 2017-03-01| 檢舉

M.2 SSD 以高速小巧、簡化機箱布線的優勢正逐步取代 SATA SSD 成為主流,而相對傳統 SATA SSD 而言,M.2 SSD 的發熱問題卻不容小覷,高溫下輕則掉速重則掉盤丟數據,這在夏天或者機箱內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問題尤為嚴重,當然,這個問題已逐漸得到大家的重視,這也是為何 SSD 散熱片能夠大賣的原因。

前段時間,樓主裝了一台 Intel 第七代處理器 i7-7700K + 微星 Z270 GAMING M7 主板的新主機,主板提供了3個 M.2 接口,其中第一跟第三條支持 PCI-E 3.0 X4 和 SATA 6Gb/s 兩種規格,而中間一條支持 PCI-E 通道,三個接口可組 M.2 陣列,最高寬頻達到 96Gbps。值得一提的是,中間的 M.2 接口上就自帶了一塊 M.2 SHIELD,翻譯過來就是 M.2 保護罩,而廠家給他起了個響亮的名字「M.2 抗電磁裝甲」。

而今天要測試的對象就是這塊並不起眼的「小鐵片」,究竟是裝飾還是噱頭抑或真有奇效?下面測試見分曉。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塊 M.2 SHIELD 從上面的開孔位置以及數字標識可知它可以支持2242/2260 以及 2280 三種長度的 M.2 SSD。

M.2 SHIELD 背面自帶導熱片,使用前要先撕下藍色紙。

與網上常見的 M.2 SSD 散熱片不同,M.2 SHIELD 使用螺絲固定,而它使用的導熱片並不帶有粘性,因此不用擔心一旦黏上就很難取下,也不會出現在使用中因為溫度過高而脫落的問題。

樓主使用的 M.2 SSD 型號為 三星 PM951 512GB,網上噴它溫度高的網友挺多的,哈哈。

在不裝 M.2 SHIELD 打開機箱的環境下進行測試,此時室溫 13℃。打開電腦什麼也不幹,待機15分鐘之後用軟體測得此時 SSD 的溫度為 37℃。

接下來是軟體測速,因為這是我日常使用的盤,已經用了兩百多G,下面是沒有安裝 M.2 SHIELD 的測試跑分,等下會跟安裝 M.2 SHIELD 之後的跑分進行對比。

畢竟測速跑分只是短暫時間的讀寫操作,溫度問題對於讀寫速度的影響也許未能很好反映出來,因此下面樓主嘗試複製一個 117G 的 Steam 遊戲文件夾來模擬 SSD 長時間讀寫操作的過程。

使用 FastCopy 將遊戲文件夾複製到桌面,這次一共花費了482.78秒。

而在文件複製到大半的時候查看軟體顯示 SSD 的溫度已經達到 71℃。

此時用紅外線測溫槍測試 SSD 表面最高溫的位置溫度為 60.4℃。

而在安裝 M.2 SHIELD 之後,以同樣的條件和方法測得 SSD 的待機溫度為 29℃,比不裝 M.2 SHIELD 低 8℃。

接下來是測速對比,安裝 M.2 SHIELD 的情況下速度比不裝 M.2 SHIELD 略高,但幅度不大,可算在誤差範圍內,當然,前面已經提到過,畢竟測速跑分只是短暫時間的讀寫操作,溫度問題未必能反映在速度測試結果上。

不過在後面長達7分多鐘的文件複製測試中,SSD 會長時間處於溫度較高的狀態,而此次最終比不裝 M.2 SHIELD 快了43秒多,時間縮短9%,這個提升還是比較可觀的。

至於複製文件過程中,軟體測得 SSD 的溫度為 54℃,比之前低 17℃。

而 SSD 表面溫度則比之前低 14℃ 左右。

通過實測,SSD 溫度升高之後對性能的確有不好的影響,而 M.2 SSD 散熱片恐怕也將成為 M.2 SSD 用戶的標配,MSI 這次隨主板附送 M.2 SHIELD,散熱效果還不錯,雖然網上買一塊散熱片也不用幾個錢,但至少省了時間和運費,這點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4337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