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的WiFi時代:驅車半小時只為看看網際網路

曾洵真| 2016-11-27| 檢舉

夜晚降臨,古巴哈瓦那自由飯店附近的空地上開始聚集起越來越多拿著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人。

一個女孩坐在餐廳門外的空地上專注地凝視著眼前的電腦,螢幕上閃爍著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標誌性的藍色。

這裡曾經是卡斯楚在1959年革命成功後進入哈瓦那時的臨時總部,現在,這座飯店則成為古巴為數不多擁有公共網際網路熱點的地方。

今年6月,古巴政府宣布將在16個城市建立共35個公共無線熱點(WiFi)區域,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古巴唯一的電信公司ETECSA發行的「網絡刮刮卡」,以每小時2美元(約合人民幣13元)的價格登錄網際網路。

由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領導的古巴政府此前曾表示,將計劃在2020年以前,保證全體古巴人都能有機會連上網際網路。而這35個的公共WiFi區域,似乎是這個計劃開啟的重要一步。據統計,目前古巴全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大約僅有5%。

ADVERTISEMENT

科技新聞媒體「母板」(MotherBoard)的記者近日走訪了哈瓦那市內多個公共WiFi區域,這些地方往往十分容易找到—熙熙攘攘的街道旁,三兩成群的市民,無一例外地低著頭,盯著自己手中的電子螢幕。

「他們說我得建個Facebook帳號」

哈瓦那自由飯店外,尼爾森(Nelson)和他的妹妹第一次來到這裡上網,為了和他們遠在美國邁阿密的父親在網絡上即時聊天。

「我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網際網路了,但我從來就沒有上過。」尼爾森告訴記者,「這實在是個有趣的體驗,我希望之後還能有機會上網。我知道網際網路,但這從來不是我可以用的東西,我甚至不知道能拿它來做什麼。我知道它非常大,我希望以後除了和我爸爸聊天以外,還能做點別的,但我能做什麼呢?我不知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東西在那兒,我想我得自己發現,這讓人很興奮。」

ADVERTISEMENT

路易斯(Luis)坐在哈瓦那一處公共WiFi附近的露天台階上,擺弄著他手中的智慧型手機,在此之前,他的朋友剛剛幫他建好了他的Facebook帳號。

「我的朋友們一直都在談論網際網路,所以我也決定和他們來這裡看看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這次是我第一次上網,他們說我得建個Facebook帳號,這樣我就可以和別的國家的人交朋友和聊天了。他們給我拍了照,現在我要開通帳戶了。我其實並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但我想這裡也許值得來,只是為了來看看,學習一下。」路易斯說。

網絡經銷商展示他的手機、卡和現金。

仍然有很多網站無法訪問

「母板」報導稱,古巴的35個WiFi熱點往往都被安裝在全國一些能夠提供網際網路連接的涉外酒店附近,這些地方無一例外地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在你上網的過程中,也時不時會跳出信息提示所有的網際網路連接都將被監控。此外,仍然有很多受到古巴政府封禁的網站是無法通過公共無線到達的。

ADVERTISEMENT

「對於一個擁有11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35個WiFi熱點根本不值一提。你能想像在曼哈頓這樣的地方,全城只有35個可以上網的地方嗎?那太瘋狂了。」位於美國邁阿密的古巴人權基金組織負責人何塞·馬提內茲(Jose Luis Martinez)表示,「而且它們完全被政府監視和控制著,這種開放其實並不像他們所說的那麼有意義。」

即便如此,這些收費昂貴且受到監控的WiFi熱點區域仍然擋不住古巴民眾的趨之若鶩。

無論是白天或是夜晚,晴天或是雨天,這裡永遠都聚集著渴望連接世界的人們,他們中的許多人住在郊區,一早便搭乘公共汽車,在換乘了數次後才來到這裡,只為通過Skype和遠在他國的親人聊天,建立自己的Facebook主頁,打開Google搜索出想要的信息。

尼爾森到達哈瓦那自由飯店之前,他們的伯父威爾森(Wilson)駕車半個小時才把他們從住處送到這裡,但這似乎也依然值得。

威爾森說:「從這裡打電話去美國非常昂貴,需要2美元(約合人民幣13元)一分鐘,雖然到這裡來我要開半小時車,但我們花同樣的錢卻能聊一個小時。儘管只是通過文字聊天,但這也好多了,因為依靠我們的收入,打電話幾乎是不可能的。」

ADVERTISEMENT

供不應求的網絡「刮刮卡」

事實上,無論你是通過公共無線還是在酒店內,或是使用古巴政府的計算機房進行連接,古巴民眾必須購買ETECSA公司發行的「網絡刮刮卡」才能上網。這種卡售價2美元,可上網1小時,這幾乎是古巴普通民眾一個月收入的十分之一。

據了解,ETECSA公司曾經是古巴政府和義大利電信合資建立的,在2011年成為了古巴政府的全資公司。目前,ETECSA除了負責安裝和運營古巴新的公共WiFi熱點業務,還同時出售手機、電話卡,運營固話通信和幾個古巴為數不多的計算機實驗室。

無線網絡區域是Eduardo賣卡的地方。

然而,作為古巴唯一的電信公司ETECSA在全國的營業點卻經常分布很少,或是大門緊閉,這使得需求巨大的古巴民眾不得不通過黑市購買這種「刮刮卡」。

「母板」記者寫道:「從很多方面,在古巴『販賣』網際網路,就和販毒差不多。」

電信公司ETECSA

在哈瓦那街頭,他從一個從事黑市生意的年輕人手上買到了「刮刮卡」。「一個綁著髮辮的古巴人在一個平台上密切注視著四周,這樣他就能輕易鎖定像我這樣的『惡魔』,我向他點了點頭,他向我招了招手。」

在進行完一系列程序後,記者的手機「活了過來」,在古巴的一周里首次震動,連上了網絡。

愛德華多(Eduardo)

這名26歲的年輕人叫愛德華多(Eduardo),他平日裡主要就通過轉賣這些網卡來養活自己。每一天,他都會從他的「老闆」處拿到新的「刮刮卡」,而他的「老闆」一次能夠拿到大約500張。

愛德華多表示,每筆生意他大概都能夠掙到0.25美元,但有時碰到不知情的遊客,他也會故意抬高價格。而他自己則幾乎從不上網,因為這對他來說太昂貴了。

在他居住的一室戶公寓里,沒有網絡連接,裡面放著一個電扇、一盞燈和一個爐子,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以和「科技」搭邊的東西。

「在自己房間裡上網?這是做夢吧,這不可能發生。」愛德華多點燃了一支大麻捲菸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6/node13552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