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他們的環保的頁面裡有一個問答,蘋果明確表示:我們透過在模擬環境下重度使用產品,來估算典型用戶的使用情境,當中每一件產品日常使用方法,都混合了真正用戶和典型用戶的數據。我們假定每台一手買入的OS X和tvOS的產品都可以使用4年,而iOS和WatchOS產品可以使用3年。這個信息如同炸了一般,結果媒體們和用戶們都紛紛討論,炸開了鍋:智慧型手機最多能活幾年?
其實智慧型手機活上3年是一個很高的數值了,生活中,絕大多數手機用戶們,不到3年就會更換1部到2部智慧型手機,例如我身邊的朋友,使用iphone產品的大部分都會在1年半的時間去換新的一部iphone或者其他品牌的手機,而安卓用戶相對較長,多數都會使用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更換手機。不過我們似乎發現,智慧型手機還沒大量普及的前,一部手機使用年限都會超過3年,甚至都有5年以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智慧型手機的更換變快呢?筆者今天就來談談手機使用年限的問題。
電池老化造成手機待機時長越來越低
一般智慧型手機所用的鋰離子電池,壽命會隨時間而減少;每一次充電循環,就會若干程度上縮短其壽命。根據蘋果官方的說法,iPhone 6s的電池在經過500次完整的充電循環後,可以保留多達80%的原始電池容量,即每一次充電循環,大約會減少0.04%。假設大家是重度用戶,每天平均要進行一次充電循環,那3年後你的iPhone就只剩下56.2%的電量;而且,這是假設大家把電池保養良好的情況。大多數智慧型手機在用了在三年後,續航力一般只剩一半,那麼,對與硬體不了解的朋友就會選擇更換手機。
手機廠商們的更迭和推送不及時的系統更新
眾所周知,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手機廠商們總是樂此不疲地發布新機,平均下來,每個手機廠商每年都會發布3部以上的手機,每次新機的發布硬體與軟體的規格都會較前代機型提升了不小的性能,漂亮的外觀也在一次次的被突破,不少用戶們對手機的配置和外觀比較敏感,過於陳舊的系統和硬體會讓他們願意為此掏錢購買全新的手機。例外,安卓手機陣營都會有一個怪圈,用戶們購買了最新款的安卓手機,往往只能夠在該機發布後的半年內得到更新支持,後續該機基本像是被拋棄了一般,系統在持久的使用中,就會越來越卡頓,第三方應用的更新和接口數量的增加造成了老舊運行軟體嚴重卡頓的問題。老舊的系統固然負擔不起新應用和系統特性。
那麼肯定有朋友會問了:iphone4越升級反而越卡頓,不如不去升級,但不升級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照樣也會卡頓,為什麼?
iphone4s發布於2011年10份,至今已經是有5年的老機型了,作為經久不衰的經典手機,它在現在的定位筆者只能說做備用機來用,如果要用它做主力機玩社交遊戲,筆者只能呵呵了。5年前的4S硬體規格屬蘋果產品的主流了,同樣第三方軟體ui和特性都還不夠那麼的完善和豐富,ios系統同樣也是,很顯然那個時候的ios和app都不是吃硬體而生的,而現在,一個app除基礎功能外,美化和新特性,動畫效果,時時刻刻吃著硬體的性能,那麼,也只有更高規格的硬體配置才能勝任,雖然作為一代神機的iphone4S,但也難免被科技發展的更迭所淘汰。
有人說我花了5000元買了一部手機,就等於每年花了1700多元,但如果我買一部1700元的國產手機,它也能用3年啊,這不免有些坑爹了吧?
其實,一部手機用3年可遠遠不止,正確的使用下,一部手機長達5年的使用量並不是不可能,再說數據僅僅只體現了一個值而已,並不能給予你的使用提供一個有效的參考價值,數據上看3年很短,使用起來卻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據我了解,多數更換手機的用戶都是用到不想再用了,而非手機壽終正寢,對於將手機使用壞了的佔比,並沒有那麼高。
最後說一句,關於一部手機的使用時長並沒有必要去過多的在意,正如你買了一輛100萬的汽車,它也免不了被報廢的事實,所以正常使用即可,如果你不是什麼拆機狂魔,刷機達人,那麼還請安心的使用,它沒那麼容易壞。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