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蘇聯出動了5個機械化步兵師,共10萬餘人,在空軍的掩護下進攻自己的鄰國阿富汗。由於蘇軍的軍事行動發生在12月25日,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為聖誕日戰爭。蘇聯在軍事上的能力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在地緣政治上卻搞得一塌糊塗。蘇軍占領阿富汗以後,英法美等世界上很多國家抵制1980年舉行的莫斯科奧運會。這場奧運會至今仍是最失敗的奧運會之一,讓蘇聯顏面大損。
一、面對阿富汗的朝三暮四,蘇軍直接出兵干涉
蘇聯這個國家的性格就是野蠻粗暴的,它沒有美國那種殺人於無形的外交手段。蘇聯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國家一直都是武裝入侵,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就是這樣,現在對阿富汗也不例外。阿富汗是中亞的一個窮國,本國沒有什麼像樣的資源,也沒有多少耕地。阿富汗在歷史上一直是英俄兩國爭鬥的焦點之一,英國勢力衰退以後,美國與蘇聯有開始了冷戰。美國開始對阿富汗提供資金援助,拉攏阿富汗加入西方陣營。但是阿富汗就在蘇聯的家門口,阿富汗不敢輕易就得罪強大的蘇聯。起初阿富汗一直在美蘇之間左右搖擺,但軍事強人塔拉基發動了政變,他是一個標準的親蘇派。
塔拉基不顧自己的國情,在阿富汗強行推行蘇聯模式的經濟制度。但他忽略了阿富汗最重要的一個國情,那就是部落聯盟政治。雖然塔拉基貴為總書記,但是地方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部落,這些部落只聽命於首領。這個就是有些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時期,塔拉基推行新經濟政策最終導致了各大部落的反叛。到了1978年年底,塔拉基所能控制的區域只占阿富汗全境的三分之一。在鎮壓反叛的過程中,有幾百名蘇軍顧問陣亡,蘇聯方面一直懷疑這是阿富汗在故意坑蘇聯。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已經對塔拉基失去了信心,但是出於利益需要又不得不全力支持。
二、阿明執掌阿富汗,10萬蘇軍三路進攻
在1979年9月份,阿富汗的二號人物阿明發動了政變,殺死了塔拉基。起初阿明並不打算直接對抗蘇聯,但此時蘇聯派來了特使興師問罪。意外就這麼發生了,阿富汗總統衛隊意外殺死了蘇聯特使,這回怎麼也說不清了。阿明索性全面倒向美國,但蘇聯的動作更快。阿富汗就在蘇聯的家門口,決不能讓其加入西方陣營。1979年12月25日,勃列日涅夫命令10萬蘇軍兵分三路、大舉進攻阿富汗。蘇聯軍隊的戰鬥力那是沒得說的,蘇軍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占領了阿富汗。至於那個阿明,他已經被蘇聯特種部隊斬殺。但是此時的蘇軍面臨這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阿富汗政府軍雖然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武裝一直在不斷的襲擊蘇軍。
這些武裝雖然各自之間也是矛盾重重,但在抗擊蘇軍的態度上是一致的,這場戰爭被稱為聖戰。蘇聯占領阿富汗的行為,引起了美英法德等國強烈的刺激。英法德等西方國家感覺蘇聯的勢力已經延伸到了阿富汗,那下一步就是波斯灣地區。而波斯灣地區是西歐重要的資源輸出地,這樣的地方決不能交給蘇聯。美國的考慮則要更為深遠一層,美國在注意波斯灣的同時,還注意到了印度洋。蘇聯一直在拉攏南亞大國印度,而依靠巴基斯坦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蘇聯的。美國在支援巴基斯坦擴充軍備的同時,還在積極援助阿富汗境內的游擊武裝。美英法德各國的裝備都出現在阿富汗,蘇聯感覺情況不對,似乎自己被坑了。
三、各大國聯合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由於蘇聯選擇在聖誕節這一天發動戰爭,這在西方看來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侮辱。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將在1980年舉行夏季奧運會,但是美、英、法、德、日等80多個國家聯合拒絕參加這次奧運會。這次奧運會至今仍是最失敗的奧運會之一,這讓蘇聯顏面大損。更嚴重的問題還在後邊,阿富汗的游擊武裝總能得到各式各樣的武器。這些武器的出產地五花八門,但有一點,這些武器基本上都是為了克制蘇軍裝備而設計的。在蘇軍占領阿富汗的行動中,蘇軍僅僅傷亡了幾百人。但是那些游擊武裝沒日沒夜的襲擊,蘇軍的傷亡數字不斷上升。到了1989年,蘇軍被迫撤離阿富汗時,蘇軍的傷亡已經超過了15000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