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奇人!功高蓋主!卻不被歷史所記載!

國際頭條| 2016-03-20| 檢舉

千古第一奇人!功高蓋主!卻不被歷史所記載!

郭子儀,唐代名將,從小聽我姥爺說古時就常聽到他的名字,但上學學歷史時就完全沒印象有這麼個人。

事實上,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勤於職守,一身系國家安危20餘年,對鞏固唐王朝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現在看來郭子儀無論過去還是將來,都應該是中國最牛的人之一,儘管不想說之一,但有了郭子儀的經驗,誰知道哪天又會發現新的牛人呢

郭子儀和李白

一看到李白就想起那萬國來朝的唐朝,杜甫,無數的詩歌,意氣風發的年代。

傳說,郭子儀20歲時,在山西當兵,犯了軍紀,按律處斬。在押赴刑場的途中被李白髮現。李白見他相貌非凡,凜然不懼的樣子,甚感可惜,認為其非平庸之輩,出手相救。後來郭子儀不負李白之期望果然考取武狀元。

呵呵,多麼美好的場景呀,英雄曾經也是莽撞少年,青春期的激素分泌讓他犯下大錯,雖然已經知錯,卻也悔之晚已,只能咬牙高呼「二十年後爺還是條好漢」,但關鍵時刻,傳來一聲「刀下留人」,尋聲而去,來人居然是白面儒冠、風度翩翩的大詩人李白。

可惜了,李白生於701年,而郭子儀生於697年,郭子儀不幸比李白還大4歲,郭子儀20歲時,李白16歲,當時還在四川江岫上中學呢,李白在24歲時才離開四川,沿長江而下流浪東南各地,李白24歲時,郭子儀28歲,當時已經是部隊的小領導了,而李白做的最大官也不過是個政府秘書,所以李白想救郭子儀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光穿梭也不行。歷史呀,真是殘酷。

郭子儀和安祿山

一個牛人的誕生必然連帶著一個反面牛人的誕生。

安祿山他媽

安祿山居然也是個滿族人,他媽是靺鞨人(靺鞨人後來變了女真,建立金朝,再後來變成滿州八旗,建立大清王朝),住在遼寧,是當時部落的薩滿。白山黑水裡摸爬滾打,大米乾飯把安祿山養大,後來跟著他的漢人爹歸了唐朝。

薩滿這職業在今天看來就是街頭算命的騙子,我到鄉下算過命,那大姐就是玩這一套的,也有個薩滿用的鼓,可完全打不到點上,但你錢一送上,她馬上變樣,那腿抖的,估計那些玩街舞的孩子看著都得哭。

唯利是圖是他們的本性,人活著靠信仰,安祿山有個做薩滿的媽,他當然知道信仰是做什麼用的,他可以很輕鬆的利用別人的信仰。比如文臣愛錢,他就拚命送錢;皇帝想讓全天下的「子民」都做他的兒女,於是他就請求做貴妃的養子,皇帝同意了。他叩拜時,必先叩拜貴妃後叩拜皇帝,皇帝對此感到奇怪,他回答說:「蕃人是先母后父。」,蹬鼻子上臉的又認了皇上當爹,讓皇上很高興,當然重用他了;吐蕃和回紇都是到現在還沒怎麼進化好的民族,但他們一直不願做漢人,於是當安祿山革命時第一個叫上這哥倆,說咱都是胡人,你聞聞我也有胡臭,咱不做漢人的子民,那哥倆被熏的迷糊著,就跟著革命造反去了。

人一旦不要臉了,他最應該去防的是更不要臉的,他忘了青出於藍勝於藍,最終,這個肚皮盪郎到膝蓋的大胖子雖然領兵勢如破竹的拿下了陪都洛陽和首都長安,卻被自己的二兒子幹掉了。

有趣的是安史之亂中的史思明最後居然也是被兒子所殺。亂臣賊子。

郭子儀該上場了

安祿山反了,由於他根本不是什麼漢人,所以和後來的日本鬼子幾乎沒什麼區別,他一路燒殺搶掠,直奔長安而來。大唐已經上百年沒戰亂了,朝中除了會玩太子哥互掐,攢女人,唱流行歌曲(唐詩),別的功能已經退化了,什麼貞觀之治、什麼開元盛世,在安祿山的鐵蹄下幾乎不堪一擊。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馬、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這些條件幾乎就象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是量身定做的,自幼從軍的郭子儀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比張國榮還帥,比張豐毅還壯,就這樣他被武舉了,當然他靠的不是他爹娘的權力,靠的是他爹娘的遺傳基因。

郭子儀當上了左衛長史,相當於現在軍校畢業直接進部隊當連長,起點還是比較高的,這得感謝武則天,這老太太一輩子好男色,當年又沒有足球比賽直播、沒奧運會,文舉上來的都是弱不經風的小白臉,而且你要對他動動手腳,他就哭天抹淚的,還把你的事寫書里。於是走投無路的老太太突發奇想:開武舉,多有意思呀,會舉重、會騎馬、步射、馬槍,跟現在的奧運會似的,帥哥如雲,而且都沒什麼文化,讓老太太吃吃豆腐絕不會大呼小叫的。

唐天寶八載,郭子儀42歲了才任上橫塞軍使,後以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48歲,安史之亂,郭子儀終於有機會出任朔方節度使,當上了軍區司令,在唐代48歲已經是人進老年了,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李隆基在逃亡過程中鬱鬱而終,他兒子李亨即位,雖然他只在位五年,在宮廷政變中被活活嚇死,但他們做了件正確的決定,讓老郭同志粉墨登場了。

郭子儀的戰爭

郭子儀20騎收復長安,單騎退回鶻,嚇跑僕固懷恩。。。。郭子儀的聲名終於可以讓胡人膽戰心驚了

我討厭戰爭,那東西太噁心了。

可以比做是一場足球賽,就象這界南非世界盃,愛防守,是本屆世界盃相對成功球隊的共同選擇。以英德大戰為例,卡佩羅還在打442的雙前鋒,中場不僅比德國少一個人,兩個中前衛蘭帕德和巴里也不是防守型後腰,一個喜歡前插,一個負責組織,勒夫盯住這個漏洞一通亂打。如果兩個邊後衛還喜歡助攻,一個中後衛還不夠稱職的話,被德國人打穿也就不奇怪了。這就象郭子儀,一個不能再亂的攤子,擺在他面前,他是個清醒的人,他知道上天不可能再給他下一次機會了,防守,在規定時間內尋找機會,然後一擊致敵。

反面例子還有馬拉多納,多希望他們走得更遠呀,那麼多的巨星,閃耀著,最後的光亮居然還不如一隻手電筒,總是強調整體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防守足球的興起與近年來足球的功利主義、錦標主義、實用主義抬頭有很大關係,唯成績論、結果論讓巴西、荷蘭這樣攻勢足球的代表國家都背棄了傳統,越醜陋越快樂,越防守越贏球。勝者為王,西班牙的球星一直不少,但這次解決了防守問題,他們成王了。

郭子儀和岳飛

郭子儀中興唐室,挽狂瀾於即倒,功蓋當世

權傾半生的郭子儀,一生都是在明刀暗箭中度過的。讀遍史書如此人物最後能全身而退的好象只此一人,我想除了處處謹小慎微,決不吃拿卡要之外,必還有過人之處。所以權傾天下朝不忌,功高一代主不疑。

同樣的幾乎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岳飛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郭子儀卻全部收回唐室江山,如此論功績,論德行,都不輸於岳飛的一代名將,後世的正史故事卻不多,聲名也不算很大,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岳飛是個悲劇英雄,其功敗垂成,含冤而死的故事實在是太震撼人心了,當然悲劇總是讓人印象深刻,而郭子儀一生雖也有波折,但總體是大富大貴,顯貴而終,這是郭子儀「情商」超高的地方,歷來功臣名將都難以善始善終,功高震主而被殺的比比皆是,一般說起英雄的故事,人們總喜歡用這樣一個詞「可歌可泣」,而郭子儀成為富貴一生的象徵,雖然是他個人的勝利,但卻是缺乏故事性,可歌但沒什麼可泣,讓人印象不深,遠不如岳飛的悲壯事跡來的震撼,也更容易打動人心,被民間傳誦。

二、岳飛有詩作《滿江紅》慷慨激昂,傳誦千古,成為最著名的愛國詩篇,並被譜成歌曲,字字鏗鏘,句句瀝血,展現了一代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壯志未酬的英雄氣概。每當後人學子誦讀起岳飛這篇千古絕唱,不禁肅然景仰,此曲在不同場合不斷被人吟唱,成為抗戰愛國的經典曲目,岳飛也藉此不斷被人回憶追念。郭子儀卻並無此傳誦佳作。

三、文革後,全國上下含冤待雪的人不計其數,劉蘭芳播講評書《岳飛傳》深入人心,一度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拜劉蘭芳所賜,岳飛的故事藉助電波走向了大街小巷,千家萬戶,成為最經典的評書。郭子儀的評書和故事小說雖也有但卻流傳不廣泛,原因呢,跟第一個原因一樣,太順了,故事性差一些。

四、還是用英德大戰做比較,郭子儀就是德國,實用的戰術,將帥和諧,岳飛就是英格蘭,再牛,你進球被誤判了,再悲壯,你也是失敗者。

所以勝利者是郭子儀,因為他智商高情商也超高,一輩子善始善終,故事性差一些不是他的錯,我想南宋人民肯定也寧願希望岳飛岳爺爺的故事性差一些,順順噹噹的把金兵趕走,而不是壯士扼腕,徒留悲壯。。

郭子儀和李光弼

李光弼跟隨郭子儀戎馬半生,按說兩個人應該是最好的朋友,甚至應該是象「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一樣,但事實上契丹人李光弼也是個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一生之中雖然一直是老郭的副手,但從來沒有服過郭子儀,一輩子最愛做的事就是在會上當面頂撞老郭,經常搞的老郭下不來台。

成大事者必有容人之量,但象郭子儀這般寬容之人少見

在戰事最關鍵的時候推薦朝廷任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郭子儀分了1萬軍隊給李光弼,送他出征。李光弼一連收復7座縣城,直奔常山(今河北正定)。史思明聞訊,率5萬大軍從西包圍李光弼於常山。雙方展開激戰持續40多天。李光弼消耗很大,寡不敵眾,被迫困守。只得派人向郭子儀求援。郭子儀急率軍東進,火速馳至常山,與李光弼會合,以10萬官軍,與史思明會戰於九門城南,大獲全勝。

郭子儀的忍讓,真正成就了他的事業,他的最大的政敵反倒真心實意的幫助了他,牛人呀

郭子儀在民間

這是真正促使我想要了解郭子儀的主要原因

在烏鎮有一個木雕博物館,吉祥圖案、歷史人物都很好,尤其是那些木床真好,如果沒房子可以直接搞點這東西,往草地上一擺,可以直接入住了

有一塊木雕真正吸引了我,應該是門廳里和樑柱通長的裝飾品,一個小老頭和一個小老太太笑盈盈的坐在中間的太師椅上,但目光是直視前方的,單看這兩人有點僵,但旁邊是數人側身形象,有的拱手,有的彎腰,有的在交談,形態各異,但都笑著,男左女右,男女各15人,還有幾個孩子繞在老人周圍,有個孩子正試圖爬上老頭的太師椅。

看了下說明,叫郭子儀七子八婿拜壽圖,後面的介紹是郭子儀是唐代名將,他的七個兒子和八個女婿也同在朝中做官。一家人,16個在朝中做官的,居然沒造反,皇上也不忌諱,太可怕了,這人應該位列仙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9712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