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正、嚴顏等得寵益州舊臣的病故,西蜀政權的任人唯親,等級森嚴,派系鬥爭,山頭主義的現象愈演愈烈。一朝天子一朝臣,翻開《三國志;蜀書》,除劉氏家族外,立傳者有59人,其中劉備荊州嫡系派的有近40人,原益州本土系的只有19人。而在這19人中,所授予的官位也不過是一般的郡守、將軍和諫議大夫等職務,沒有幾個人進入了西蜀的最高決策層,因而也不會有人去代表益州本土系的利益來說話。占其地而不用其人,西蜀的江山怎麼可能穩固?在荊州嫡系派當權後,原西川文武和劉氏政權的離心離德更加凸顯。
因此我們看看在戰局或形勢不利時,益州本土系的將領的表現和遭遇,更是能從以下八件事看到蜀漢是如何漸漸走向滅亡的:
一、巴西閬中名士周群因為言語冒犯劉備,被劉備藉故殺死。
二、因關羽被殺負有救援不力責任的孟達,害怕劉備的報復和部將申氏昆仲將上庸獻給曹魏;
三、夷陵戰役中,劉寧、杜路投降東吳,倍受器重的黃權儘管有妻室在西川也選擇投降曹魏;
四、劉備屍骨未寒,南中西川舊將雍愷、高定就勾結孟獲叛亂;西蜀在面對北面強大的曹魏進攻的同時,還不得不抽調兵力來安定自己的後方,並有數名重要將領死於平叛;
五、後主劉禪與蜀中舊臣都鄉侯劉琰的妻子胡氏有染,這種羞辱大臣的事一時鬧得滿城風雨;

六、李嚴是西蜀後期的五虎將之一,武功略遜色於魏延,因為和諸葛亮不和,他從來就沒有真正被重任過,最後在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前扯謊被諸葛亮貶為庶民。
七、蔣舒向兵力並不占優的鄧艾投降。
八、曹魏大將鄧艾率軍兵臨成都,西川本土系唯一一個高官實權派譙周力主投降,後主聽從,蜀漢滅亡。
任人唯親,嫉賢妒能更是西蜀後期人才策略的一個致命傷。為了使劉禪能夠順利繼承皇位,劉備不惜借關羽事件斬殺戰功彪炳的乾兒子悍將劉封;外來的」和尚」無門無派的號稱為「呂布第二」曾縱橫於西涼的虎將馬超雖然被冠以驃騎將軍涼州牧「五虎上將」這樣的虛銜,但一直不予兵權,最後在西蜀壯志難酬,鬱悶而終;馬謖這樣沒有什麼實戰經驗的將領憑著和諸葛亮的私人關係,卻擔綱要職,最後害人害已;諸葛亮看不順眼的後期的重要將領魏延更是以反叛罪名滿門斬殺。

諸葛亮以後的費煒、楊儀及宦官黃皓專權更是把西蜀帶向可怕的深淵
上述事件雖然各有自身的原因,但我們還是能從中總結出其中的共同點,以斬張任為典型事例,劉氏政權不尊重人才,或不能正確使用、發揮人才的特長,搞「山頭主義」派系鬥爭最終使西蜀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再看西蜀後期人才凋零,無人可用的窘境,就不足為奇。
懷著美好願望的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維的九伐中原(甚至十三伐中原),在客觀上只能是窮兵黷武,耗竭國力,更加加速了西蜀的敗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