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了什麼,讓美國尼克森下定決心從越南撤軍

Ctw| 2016-03-14| 檢舉

毛主席說了什麼,讓美國尼克森下定決心從越南撤軍

鬼說歷史 2016-03-14 07:41

越南戰爭,又稱越戰,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遭遇的最大的軍事失敗,僅死亡人員就高達58,307人,耗費的金錢資源更是難以計數,引發了長達十餘年的「滯漲」危機,美國內部的各種矛盾迅速激化,史稱「美利堅分裂國」。

其實,美國之所以會在越南毫無資源和經濟利益的貧瘠小國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南北部的中國。韓戰讓美國產生巨大的心理陰影和戰略誤判,非常害怕強大的中國會輸出革命,甚至出動軍隊,讓整個東南亞加入社會主義陣營。

美國總統艾森豪將這種戰略判斷總結為「多米諾理論」(在東南亞,如果有一個國家落在共產黨手中,其他國家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的倒下去),而現在最有可能倒下的「骨牌」,就是越南。於是,艾森豪就開始大力扶植南越政權,阻止共產黨執政的北越統一越南。艾森豪卸任的時候,還叮囑繼任的甘迺迪:「千萬不要忘了越南。」

甘迺迪倒是沒忘了越南,繼續執行援助南越的政策。但是南越實在是個「豬隊友」,甘迺迪發現只靠向南越提供援助,已經無法阻止北越獲得最後的勝利了。於是,甘迺迪決定派遣美國飛行員和海軍陸戰隊支援南越軍隊,美國開始軍事介入越南局勢。

到了詹森總統執政時期,越南的局勢對於美國來說更加惡化。於是,詹森宣稱:「不能讓越南走上中國的老路」,「不能讓瘦雞一樣的越南人殺死美國小伙子」。於是詹森命令美國軍隊開始全面發動越南戰爭,美國就此陷入越戰的泥潭之中,遲遲無法抽身。

詹森也因為越南戰爭一度變成了美國的「過街老鼠」,他所在的民主黨自然也乾淨利落地輸掉了大選。而繼任總統的尼克森知道美國應該從越南撤軍,但給艾森豪當過副總統的尼克森還是擔心中國會利用美國撤軍的機會,讓「多米諾理論」變為現實,於是遲遲下不了撤軍的決心。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乘機訪問中國,開始了改變世界的一周。尼克森此次訪華的目的除了尋求與中國的關係正常化,共同對抗蘇聯之外,也想了解一下中國在越南問題上的態度,好決定是否從越南撤軍。

當天,毛主席便在中南海會見了尼克森總統及其陪同人員(其中包括基辛格)。對於尼克森此次訪華的目的,毛主席早就瞭然於胸。於是就在談笑間,毛主席對尼克森說:「目前,美國發動侵略和中國發動侵略的可能性都很小,你們想撤回一些在國外的軍隊,而我們的軍隊是不去國外的。」

尼克森當時還沒聽明白,但隨行的基辛格聽出了毛主席的話外之音。毛主席這番話其實表示中國對外工作是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所以美國一直深信的所謂「多米諾理論」純粹是杞人憂天的妄想而已。

尼克森聽明白毛主席此話的真正意思後,馬上就想到:既然「多米諾理論」根本就是不成立的,那美國在越南的戰爭不就是一個純粹的笑話了,既然如此還留在那裡幹什麼。

於是,尼克森就此下定決心從越南撤軍。雖然後來撤軍的過程有所波折,但美國最終還是在尼克森的領導下從越戰的泥潭中成功抽身了。

相關標籤:

收藏 分享 投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9578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