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就是清代的孝欽顯皇后,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人,掌握清朝的政權多時,在1908年的時候去世,葬於普陀峪定東陵,被稱為慈禧墓或者慈禧陵,不過後來這個陵墓被當時的大軍閥孫殿英盜掘了,被稱為當時最大的盜墓案,轟動了全國,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慈禧這個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臭名昭著,許多人對慈禧的評價都非常負面,尤其是在影視作品中,對慈禧的刻畫也是如此,下面讓大家認識一下慈禧這個人以及關於慈禧墓的故事。
關於慈禧這個人
慈禧是咸豐皇帝的妃子,是同治皇帝的母親,在1852年的時候入宮,是一個貴人,在咸豐皇帝駕崩之後就被稱為聖母皇太后,號慈禧,並且在當時形成了垂簾聽政的政治格局,並且當時正處於時局非常混亂的時代,後來同治皇帝駕崩,侄子成為了咸豐皇帝,後來慈禧罷免了恭親王,開始獨掌朝廷大權,經過五年的時間之後又將權利歸還了光緒皇帝,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時局動亂之後,在1908年的時候,慈禧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關於慈禧的正面評價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實非常高明,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只是一場鬧劇,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準備立憲、廢科舉制度、禁止婦女纏足、興辦女學、新學、庚子退款建設教育事業等。
關於慈禧的負面評價
關於慈禧的負面報道是非常多的,尤其是他的政治手段,讓很多人無法接受,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慈禧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為了能夠將清朝的統治持續下去,慈禧做了很多對不起中華的事情,慈禧作為最高權力責任者,拒絕取消維持了300人之短見議和與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庚子事變後中國面臨辛丑和約的巨額賠款時,其奢靡之風仍未見明顯收斂,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閉。
慈禧陵的葬制簡介
禧陵由裕妃園寢再往西是安葬東、西太后的定東陵。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東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於同治12年興建,形制、規模相仿,但慈禧陵於光緒年間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築之華麗精美冠於東陵。
蓋在慈禧屍身上的是一條織金陀羅尼經被,被子用明黃緞捻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經被上還綴有820粒珍珠,盜墓者拆走珍珠後,就將這條價值連城的經被棄之於地,1979年清理地宮時才被發現。
棺內最珍貴的是座率紋花,煙雲流動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瓏寶塔。其屍體旁邊還放滿了寶石、玉石、紅珊瑚樹、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無。當寶物殮葬完畢,發現棺內尚有孔隙,又倒進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紅蘭寶石、祖母綠寶石2200塊,僅這些填空的珍珠寶石就值223萬兩白銀。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從1879年東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宮最後封閉,其間30餘年中,還陸續向地宮內放置了各種奇瑰珍寶,金玉祭品1000多件。以上的這些都是根據慈禧的跟隨太監描述的,由此可見慈禧墓中陪葬的豐富性。
慈禧墓被盜
1928年6月,在北伐軍的打擊下,馬福田見奉軍大勢已去,便將其人馬拉上山重新為匪,在老家馬蘭峪打家劫舍。這個時候正是奉軍退走而北伐軍還未開來、東陵沒有一兵一卒看護的真空時候,他大喜過望,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好時機,此刻不幹,更待何時?馬福田立即率領匪眾開進東陵,開始實現他的多年願望了。就在馬福田對東陵內帝後的陵寢正要下手之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孫殿英大帥登場了。
據說,慈禧棺木打開後,看到她面色如生,肌膚白皙飽滿,一名盜墓士兵居然動了獸慾,扯下褲子就行奸;不料屍身因見空氣,瞬間萎縮如鬼,讓這個性慾超強的盜墓兵立即敗了興。孫殿英還想盜掘順治的孝陵,因聽說順治帝於生前出家在五台山為僧,該陵里的棺系空棺,沒有寶物,便沒有下手。接著再準備盜康熙的景陵,不料還未挖到地宮,就流出黃水,越流越洶湧,頃刻間地上已積水二尺多深,匪兵們就沒敢再繼續。
慈禧墓的傳奇故事
關於慈禧有很多的傳奇故事,不管是慈禧本人,還是慈禧墓,或者是慈禧住過的地方,都有關於類似的傳說,比如在故宮,慈禧曾經居住過的一個宮殿,相傳有一隊消防隊員在故宮進行消防演練,然後晚上就在那個宮殿中睡覺,結果有一個士兵晚上是在宮殿裡面睡的,結果半夜醒來發現被人抬到了外面,開始他以為是隊友在和他開玩笑,然後又回到了宮殿中,結果早上醒來人又在外面了,後來才發現,不是他的隊友和他開玩笑,後來相傳就是慈禧的鬼魂在搞怪。並且關於慈禧還有很多其他的傳奇,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
慈禧太后為何三次入殮
第一次入殮就是1908年的時候慈禧去世的時候下葬,陵於光緒5年6月完工,耗時6年,耗銀500多萬兩。第二天上午8時5分,在隆裕皇太后和瑾妃的敬視下,慈禧的遺體被殮入了棺內。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巳時,慈禧的梓宮葬入菩陀峪定東陵地宮。慈禧死後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軍閥孫殿英盜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毀棺拋屍,掠走了全部隨葬珍寶。慈禧遺體被拋出棺外,嘴裡的寶珠被摳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體僅剩一條內褲。載澤又將當年得到的慈禧遺物—一件黃緞袍、一件坎肩蓋在被上,蓋上棺蓋,用漆封上棺口,重殮完畢。1979年2月17日,清東陵文物保管所對慈禧地宮進行了清理。因為要趕在五一節開放慈禧地宮和慈安陵地面建築,保管所領導決定將慈禧內棺留到旅遊淡季再清理。如今,慈禧的遺體仍完整地躺在棺木內,保留著1928年第二次入殮時的原樣。
相傳慈禧太后被孫殿英辱屍
最令人瞠目的傳說,可能不是墓內寶物的神奇,而是慈禧太后被奸屍!據傳說,剛炸開墓室時,士兵們發現葉赫那拉氏的屍體栩栩如生,遂懼之,一個曾經的仵工(以收拾屍體為營生的人)憤而曰:「我,活人也,奈何懼一死婦」,當眾淫那拉氏之屍。不過這個說法非常的不可信,畢竟是下葬了那麼多年的人,並且是一個年紀那麼大的人,因此這個傳說更加的不可信。
慈禧墓被盜的那些珍寶哪裡去了
慈禧是歷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死後其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高達億兩白銀。 其中的那顆夜明珠最為珍貴,夜明珠是世界若干傑出古老文明中同時存在的一個自然、歷史和文化之謎,但是相傳慈禧墓中就有一顆夜明珠,相傳被孫殿英送給了宋慶齡,資料顯示,翡翠西瓜,屬於「番邦」進貢的寶貝。慈禧太后不但迷戀權力,還喜歡古董、珍寶,她對「翡翠西瓜」愛到了心眼兒里。難怪登天之後,還要攔著這件寶貝隨葬哩。很可惜,流氓軍閥孫殿英,隨後公開地搶走了。至今,下落不明。翡翠白菜慈禧太后最喜歡它的形色,其形呈嫩芽,綠葉白心,青梗上落著一隻鼓眼伸頸、振翅鳴叫的綠色蟈蟈,此外,還陪伴著兩隻紅黃相間的馬蜂。還有很多很多的寶物至今下落不明,相傳在台北故宮院裡面的很多寶物就是來自慈禧墓中的,都是當時那些軍閥為了賄賂送給國民軍的。
慈禧墓現在還是安靜的在那裡,裡面的珍寶已經流失在世界各地了,孫殿英也因為盜掘慈禧墓而出名,不過是臭名昭著的名聲,最為可惜的就是那些珍寶的下落,現在已經無法知道慈禧墓的規模,陪葬品等的具體內容,但是根據當時慈禧的歷史記錄來說,其規模肯定非常的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9227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